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陳潔 實習生張星雨 廣州、重慶報道
從7月中旬開始,多省份陸續公布本科普通批投檔線,高校錄取工作逐步推進。
然而,還有一批人,他們或者剛剛參加完高考,或者已經通過高考就讀國內高校,但仍然想就讀更好的學校。在這樣的情況下,留學成為了他們的選擇。
今年大二的冉麗就是如此。“我認為留學是高考失利之后的第二項選擇。”冉麗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她之前并沒有“高考不成就留學”的想法,但現在已經為留學做準備,“因為沒有考上國內心儀的學校,我會選擇去國外讀書。”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高考失利,然后選擇出國留學,這當然是一個可選項。“但這需要自身積極主動去規劃,包括留學目的地、學業安排、職業發展等都需要思考的。不能只是因為國內考不上好學校,然后想出國‘鍍金’,這實際上還是混文憑的心態。”
從留學的“圈層”上來看,赴美留學頗受歡迎,冉麗也想去美國留學,但她發現赴美留學之路變得越發不確定起來。“周圍一些朋友的簽證都還沒有過,現在赴美留學簽證變得比以前麻煩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赴美留學逐漸“褪色”。記者采訪多家中介和計劃赴美留學人員,認為一年學費、生活費加起來至少需要60萬人民幣,甚至更高。不少中介和留學生開始主動尋求“平替”,推薦去英國或者其他國家地區。
學費“漲價潮”
要問留學去哪里最貴?留學圈里公認赴美留學最為昂貴。記者采訪多家中介和多位留學生(或計劃留學的學子),他們普遍表示,即使能夠就讀一些學費偏低的美國大學,一年的學費加上生活費也基本上在60萬元人民幣以上。
“赴美留學是需要評估家庭的經濟狀況的。”一家連鎖留學機構的陳老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去英國和美國留學是最貴的,“赴美留學一年底線在60萬元左右,赴英留學一年40到50萬元左右。”
“學費和生活費加起來,現在去美國留學一年至少是70萬元起。”一家一站式出國留學服務大型中介機構老師麥克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了一位美國加州的國內留學生楊鵬,他的留學歷程是先在國內讀完高中,然后申請美國社區大學,完成了兩年基礎課程后,成功轉學到了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圣何塞州立大學),本科主修航空專業。據楊鵬介紹,在不考慮學費的情況下,僅僅房租、生活費、保險費等,每月就需要接近5000美元。
近年來,赴美留學遭遇到學費的“漲價潮”,包括哈佛、耶魯在內,大批名校每年本科學費突破9萬美元。而一些相對便宜的學校學費也很少低于4萬美元,疊加生活費、保險費、住宿費等,在不考慮來回機票等情況下,即使就讀這些學費相對便宜的大學,60萬元人民幣幾乎就是一年開銷的底線了。
盡管如此,赴美留學仍然是很多學子所期待的。冉麗表示,美國高校知名度高,有很多世界范圍內認可的名校,整體上看教育資源、行業發展環境都比較強。
不少留學中介也表示,赴美留學的認可度一般公認是留學圈最高的。
陳老師表示,在留學圈里的認可度也是有等級的,一般來說是英美第一,歐洲大陸第二,然后是新加坡、日韓等地。
事實上,赴美留學不僅僅需要足夠的費用,據中介介紹,如果是想去美國讀研,需要看本科的排名。“美國的大學有一個名單,把國內的大學劃分為不同層次。一些在名單上的名牌大學,同樣的專業,要求的績點就低,就容易申請上。相對來說,英國研究生的申請就簡單多了。”麥克老師表示。
“鍍金”成“鍍銀”?
出國留學并非一條坦途,高考成績對留學也有重要影響。目前,2025年高考錄取工作正在推進,廣東、江蘇、山東等地公布了本科普通批投檔線情況。
比如,7月18日,廣東省普通高考本科批次正式投檔,共投出考生317135人,其中,普通類(歷史)投出66013人,普通類(物理)投出218024人,藝體類統考投出考生33098人。根據日程安排,本科批次錄取工作預計7月24日結束,屆時將對有缺額計劃的院校專業組進行征集志愿。
對于一些學子來說,出國留學是他們沒能考上國內好大學的一條出路。
和冉麗一樣,韓琳也沒能考上心儀的國內高校。她此前的高考成績為480分,考上重慶一所大學,但上大學之后她就在努力考雅思并提高績點,以提升自己外出留學的錄取概率。“我的高考成績并不足以讓我在國內讀到一個好大學,所以想出國留學再回國,這樣更受國內人才市場的青睞。”
擁有這樣想法的學生并不少,使得國內留學市場頗為龐大。但是,目前留學市場正在發生變化。
近日,由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與全球化智庫(CCG)編寫的《中國出國留學藍皮書2025》(以下簡稱《藍皮書》)正式出版發布。
根據《藍皮書》,28個國家留學環境綜合評估得分排序中,美國排名第4位,低于英國、新加坡、加拿大。從更為細節的評價上看,就質量與就業指標而言,美國仍然排名第1位,但在安全與成本指標上,美國排名第26位。
這一數據可以解讀赴美留學遇到的問題:“卡”住赴美留學的不僅僅是錢,還有安全問題。
韓琳表示,目前美國的局勢對于她赴美留學的計劃,增加了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因此我已經在尋找替代的目的地,包括澳大利亞、瑞士等等。”
“我了解到的情況是,赴美留學的簽證不好下來,所以我會同時申請英國或者澳大利亞的大學。”冉麗表示。
陳老師表示,特朗普政府的相關政策對赴美留學是有一定影響的,預估未來更多人會選擇去其他國家和地區。
麥克老師則建議學生不要只盯著美國,要多關注替代選項。隨著美國時局變化,他關注到很多計劃留學的國內學生,尤其是女學生更多開始選擇英聯邦國家留學,“澳洲、英國等地申請的人越來越多”。
《藍皮書》提出,目前英國、美國等依然是最主要的留學目的國,但亞洲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吸引力逐步增強。
熊丙奇指出,出國留學的目的地已經多樣化,赴美留學的人數在過去一段時間內有明顯的下降,很多學生會去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地,甚至東南亞留學也紅火起來。“其實家長和學子都要有心理準備,如果高考失利也不容易申請進入美國的好學校,另外即使申請到了,很多美國學校是寬進嚴出,大學的淘汰率還是相當高的。”
除了目的地的改變,留學市場的另外一個變化是回國求職的人員越來越多,這可以從多個報告中得到佐證。比如,智聯招聘在今年2月發布的《2024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顯示,2024年留學生回國求職人數同比增2成,8成求職留學生為碩博學歷,商科、計算機專業人才多。
《藍皮書》也指出,留學回國普遍化,留學回國人員數量增長速度超過了國內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中留學回國人員占比不斷提高。
熊丙奇認為,隨著出國留學變得大眾化,海歸的價值也不再像原來一樣高,如果僅僅拿到一個文憑,那么價值并不大,重要的還是能力提升。
熊丙奇建議,出國留學需要家長和學生評估自身能力來選擇。“有條件的家庭可以選擇讓孩子出國留學,但關鍵是要做好出國留學的學業規劃和畢業后的職業規劃,不能想當然的認為這條路很輕松。”
(應采訪者要求,冉麗、楊鵬、韓琳均為化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