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性是評估瓶、罐等容器安全性和密封性能的重要參數,特別是在食品、藥品和化工行業中。為確保容器在運輸和使用過程中具備良好的密封性能,國家標準GB/T 15171《容器密封性能的檢測方法——負壓法》為密封性測試提供了科學、統一的技術依據。本文將圍繞該標準,介紹負壓法密封性測試儀在實際檢測中的應用與操作流程。
一、標準概述
GB/T 15171對負壓法密封性測試儀的設計要求、測試流程、評判標準等做出了明確規定,旨在確保密封性能的檢測具有一致性和準確性。
主要內容包括:
- 測試設備的結構和性能指標
- 測試環境條件
- 試驗步驟:真空抽取、保持壓力、觀察檢測
- 評判標準:漏氣量限值和檢測結果判定
二、負壓法密封性測試儀的檢測應用
該檢測儀廣泛應用于對各類密封容器的密封性進行檢驗,確保其符合國家和行業的質量標準。
關鍵應用場景:
- 生產檢驗:生產線上快速檢測新生產的容器,篩查密封不良品,提升成品合格率。
- 入廠檢驗:對原材料或半成品容器進行抽檢,確保采購的容器滿足密封性能要求。
- 成品測試:檢測出廠成品是否在運輸、儲存等環節中依然保持良好的密封性。
- 研發驗證:在新材料、新設計或新工藝開發時,用于驗證密封性能的提升或一致性。
操作流程示例:
- 樣品準備:確保容器表面無污跡、裂紋和缺陷。
- 設備調試:按照標準設定真空壓力和檢測時間,確保測試條件一致。
- 測試步驟
- 密封容器,將其連接到負壓測試儀的接口。
- 啟動抽真空裝置,降低容器內部壓力。
- 在規定的壓力下保持一定時間,觀察是否出現壓力變化或氣體泄漏。
- 檢測記錄:記錄壓力變化值或漏氣量,判斷是否超出標準限值。
三、技術要點與規范要求
- 密封容器的處理:樣品應清潔干燥,確保未有明顯缺陷。
- 測試環境:在穩定、無振動、適宜溫濕度環境中進行。
- 儀器校準:定期檢定,確保測量的精確性和重復性。
- 數據判定:根據標準規定的漏氣量限值,判斷密封性合格與否。
四、檢測應用效果
通過應用負壓法密封性測試儀,在多家企業成功實現了:
- 密封不良品的早期篩查,大幅降低后續的召回成本。
- 產品一致性的提升,增強市場競爭力。
- 新材料和新設計方案的有效驗證,縮短研發周期。
五、總結
GB/T 15171標準中的負壓法密封性測試儀,為容器密封性能的科學檢測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規范的檢測流程和科學的判定標準,不僅保障了產品的安全性,也幫助企業提升質量管理水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