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易
編輯 重點君
近日,互聯網女皇、傳奇投資者Mary Meeker(瑪麗·米克),時隔五年,再度發布《互聯網趨勢報告》。
報告全文340頁,詳細分析了與人工智能相關的8大趨勢,核心內容是:這場AI驅動的變革已經不可逆轉,將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加速變革時期,變化速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快。
報告51次用了“前所未有”一詞,涵蓋了人工智能各個方面,包括用戶和使用量的增長、資本支出、技術復合、性能改進、不同行業的采用率、貨幣化機會和威脅、競爭格局以及對勞動力和全球市場不斷演變的影響。
我們第一時間劃出重點,相信無論是無論AI創業者還是普通人,都能從中看見未來方向。
趨勢一:人工智能用戶、使用量和資本支出(CapEx) 的增長前所未有
1、AI用戶及使用量增長:
ChatGPT用戶:到 2025 年 4 月,ChatGPT每周活躍用戶 (WAU) 達到 8 億。這意味著從 2023 年到 2024 年將增長200%。ChatGPT 應用于2023 年 5 月推出,僅 23 個月后,截至 2025 年 4 月,月活躍用戶 (MAU) 已達 5.3 億。
采用速度:ChatGPT 的用戶增長速度顯著快于以往的基礎技術。ChatGPT 僅用了5 天就達到了 100 萬用戶,而 iPhone(2007 年)則用了 74 天,TiVo(1999 年)則用了約 1,680 天,福特 T 型車(1908 年)則用了約 2,500 天。與福特 T 型車(2024 年售價 29,330 美元)、TiVo(2024 年售價 945 美元)或 iPhone(2024 年售價 756 美元)不同,ChatGPT 的快速普及意味著其購買價格為零。
家庭普及率:人工智能時代預計將在約 3 年內在美國達到 50% 的家庭普及率,這大約是移動互聯網時代(6 年)、桌面互聯網時代(12 年)、PC 時代(20 年)和第二次工業革命(42 年)時間的一半。
全球傳播:到 2025 年 4 月,ChatGPT 三年后 90% 的用戶位于北美以外,而互聯網 23 年后 90% 的用戶位于非北美地區。2025 年 4 月,ChatGPT 移動應用的主要用戶國家包括印度(13.5%)、美國(8.9%)、印度尼西亞(5.7%)、巴西(5.4%)和墨西哥(3.5%)。
參與度與留存率:2023 年 7 月至 2025 年 4 月,美國 ChatGPT 應用的每位用戶平均每日會話次數增長了106% ,同期平均會話時長增長了47%。ChatGPT 的 27 個月留存率為80% ,而其他技術的留存率為 58%。
2、資本支出(CapEx)增長:
美國科技公司:隨著人工智能的興起,美國“六大”科技公司(蘋果、NVIDIA、微軟、Alphabet、亞馬遜 和 Meta)的資本支出加速增長。2024年,六家公司的總資本支出同比增長63%。資本支出目前占其收入的 15% ,高于十年前的 8%,年增長率為 21%。
與數據生成的關系:全球數據生成的增長(每年增長 28%)需要增加資本支出以構建更多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更快的網絡基礎設施和更多的計算能力(資本支出每年增長 21%)
超大規模云收入:2014 年至 2024 年,全球超大規模云收入每年增長37%。
NVIDIA 是技術資本支出的主要受益者,其數據中心收入將增長25%,并且2022 年至 2024 年期間全球數據中心資本支出也將增長。
數據中心建設:從 2014 年 1 月到 2024 年 12 月,美國數據中心的年度私人建設價值每年增長49% ,其中美國主要市場的現有容量在四年內(2020-2024 年)增長5 倍,預租或在建容量增長16 倍。
數據中心能源消耗:全球數據中心電力消耗在 19 年內(2005-2024 年)增長了兩倍,美國是區域消耗量最大的國家。
六大科技公司的現金流:“六大”科技公司正在產生大量現金,其自由現金流 (FCF)十年內增長 263%,達到3890 億美元,現金儲備十年內增長103% ,達到4430 億美元。這為人工智能投資提供了大量資金。
趨勢二:人工智能技術加速發展,提高性能、加快開發、降低成本,推動更廣泛使用和更多應用出現。
1、人工智能資源呈指數級增長:
訓練數據集大小:用于訓練人工智能模型的數據規模在十五年內每年增長260%。以token衡量,人工智能模型訓練數據集規模從 2010 年 6 月到 2025 年 5 月年增長率高達 250%
用于訓練模型的計算:用于訓練 AI 模型的計算 (FLOP*)在過去十五年中每年增長360%。浮點運算 (FLOP) 是衡量處理能力的基本計算單位,對于估算 AI 模型計算成本至關重要。
超級計算機的性能:領先的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的性能(FLOP/s)從 2019 年到 2025 年每年增長 150% ,這得益于每個集群的芯片數量每年增長 1.6 倍,每個芯片的性能每年增長 1.6 倍。
強大AI 模型的數量:四年內(2017-2024 年),新型大規模 AI 模型(大于 10^23 FLOP*)的數量每年增長 167%。
2、計算周期和基礎設施演進:
計算周期已從 1960 年代的大型機(約 100 萬臺)發展到 2020 年代的人工智能時代(數百億臺)。這一進程包括小型計算機(約 1000 萬臺以上)、個人電腦(約 3 億臺以上)、桌面互聯網(約 10 億臺以上/用戶)和移動互聯網(約 40 億臺以上),這里的“數百億臺”指的是可能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的潛在設備和用戶群,包括智能手機、物聯網設備和機器人。
支持基礎設施已從 CPU 發展到大數據/云和 GPU。
趨勢三:人工智能性能不斷提高,帶來更現實的產出和顯著的成本效率。
1、現實對話:
圖靈測試:2025 年 3 月,在與 GPT-4.5 的圖靈測試對話中,相當一部分測試人員將 AI 的回答誤認為是人類生成的,這表明 AI 能夠表現出與人類難以區分的智能行為。人工智能系統性能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提高。
逼真的音頻翻譯/生成:
ElevenLabs :在短短兩年內(截至 2025 年 1 月),ElevenLabs 的數百萬用戶創造了1000 年的音頻內容,其工具被超過 60% 的《財富》500 強企業的員工采用。從 2023 年 1 月到 2025 年 4 月,他們的每月全球網站訪問量顯著增加。
Spotify 人工智能音頻翻譯:Spotify 設想將人工智能作為一種工具,為創作者消除語言障礙,讓他們無論母語如何都能登上世界舞臺。Spotify 的 AI DJ 功能(于2023 年 2 月推出)在定量和定性指標上都顯示出“驚人的效果”。
2、成本效益收益:
人工智能推理成本:每個token的推理成本正在下降。NVIDIA GPU 數據顯示,十年內(2014-2024 年)生成token所需的能量下降了 105000 倍,這意味著 2024 年 Blackwell GPU生成token所需的能量比 2014 年 Kepler 前身少 105000 倍。
服務模型成本:兩年內(2022 年 11 月至 2024 年 12 月),客戶的 AI 推理價格(每 100 萬個token)降低了 99.7%。
與先前技術相比:與電力和計算機內存等先前技術相比,人工智能成本效率的提升速度更快,與早期階段的電力和計算機內存成本相比,75 字 ChatGPT 響應的相對成本在最初幾年下降幅度更大。
成本下降和性能提升帶來采用率上升:由于相對 IT 成本下降,美國互聯網用戶大幅增加。同樣,人工智能模型訓練計算每年增長360% ,而相對 IT 成本卻下降。
人工智能模型計算成本:2024 年 6 月,前沿人工智能模型的訓練成本估計約為 1 億美元,預計訓練中的模型成本將達到10 億美元,到 2025-2027 年可能達到100-1000 億美元。盡管訓練成本很高,但推理成本正在下降,從而導致性能趨同和開發人員使用率上升。
趨勢四:人工智能應用被加速采用,包括技術生態系統、傳統企業、教育、政府和研究機構等各個領域。
1、技術生態系統采用:
NVIDIA AI 生態系統:四年間(2021-2025 年),NVIDIA 的計算生態系統經歷了:開發者數量增長 2.4 倍,達到 600 萬。人工智能初創企業數量增長 3.9 倍,達到 27000 家。使用 GPU 的應用程序數量增長 2.4 倍,達到 4000 個。
Google 生態系統:Google 生態系統中的全球開發者數量同比增長 5 倍,達到 700 萬(2024 年 5 月至 2025 年 5 月),到 2025 年 5 月,谷歌每月通過其產品處理超過 480 萬億個API,比上一年的 9.7 萬億個API增加了 50 倍。
Microsoft Azure AI Foundry :Microsoft Azure AI Foundry 處理的季度token數量同比增長5倍,在 2025 年第一季度超過 100 萬億個token,僅 2025 年 4 月就達到了創紀錄的 50 萬億個token。超過 70,000 家企業的開發人員使用它。
2、企業采用進展:
優先級不斷上升:標普 500 指數公司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提到“人工智能”,表明50% 及以上公司正在“談論”人工智能。
關注增長和收入:全球企業將 GenAI 改進主要瞄準以收入為中心的成果,例如增加收入、提高銷售效率和提供客戶服務,而不僅僅是降低成本(例如降低招聘成本、增加員工人數)。
CMO 采用率:全球 75% 的 CMO正在使用或測試 AI 工具,其中許多計劃在 1-2 年內實施或開始測試二十七。
3、企業采用案例:
美國銀行- Erica 虛擬助理:從 2018 年 6 月到 2025 年 2 月,移動應用程序中的對話式人工智能 Erica 累計處理了20 億次客戶互動。它充當個人禮賓和任務控制中心,自推出以來已對其性能進行了超過 50000 次更新。
Anysphere Cursor AI(專業軟件 - 產品開發):Anysphere Cursor AI 是一個無代碼產品構建平臺,到 2025 年 1 月,其年經常性收入 (ARR) 將超過 1 億美元。
Lovable(無代碼產品構建):Lovable 的 ARR在五個月內(2024 年 12 月至 2025 年 5 月)增長了13 倍,達到 5000 萬美元。
4、教育/政府/研究機構采用案例:
美國FDA :獲批AI醫療設備數量大幅增加,2023年將達223種,美國FDA于2025年5月推出新的AI政策。
政府研發資金:政府研發資金是人工智能發展預算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醫療保健領域。2021-2025財年美國聯邦人工智能預算為147億美元,其中34%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申請。
研究影響:人工智能將使醫療研發時間縮短 30%-80%。
趨勢五:人工智能對勞動力市場影響深遠,導致職位發布、技能要求、勞動生產率與就業增長發生變化。
IT 職位發布:截至 2018 年 1 月,美國 IT 職位發布的變化表明,到 2025 年 4 月,人工智能 IT 職位數量將大幅超過非人工智能 IT 職位數量。
勞動生產率與就業增長:在過去的 77 年里(1947-2023 年),美國非農勞動生產率隨著非農就業的增長而增長,這表明技術周期(小型機/PC 時代、桌面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工智能時代)歷來伴隨著就業增長。
NVIDIA黃仁勛觀點:他在 2025 年 5 月表示,雖然每一份工作都會受到影響,但人們不會因為人工智能而失去工作,而是會因為使用人工智能的人而失去工作。他認為人工智能是縮小技術鴻溝的“最大機遇”,讓絕大多數不懂編程的人也能利用技術。
生成式人工智能職位空缺:2025 年 5 月,蘋果有超過 600 個生成式人工智能職位空缺。
趨勢六:人工智能領域收入增長迅速,但同時消耗大量現金,估值也很高,再加上競爭加劇、開源模型的勢頭以及中國的崛起,新的全球格局正在塑造。
1、基礎模型的競爭格局:
私人人工智能模型公司:截至 2025 年 5 月 13 日,部分私人人工智能模型公司年化收入較高,且籌集的資金較多69。
OpenAI :預計年收入92 億美元(2025 年 4 月),迄今融資總額639.2 億美元。
Anthropic :預計年收入20 億美元(2025 年 3 月),迄今已籌集180 億美元。
Perplexity:預計年收入1.2 億美元(2025 年 5 月),迄今已籌集14.1 億美元。
xAI :預計年收入“大幅超過 1 億美元”(2025 年 4 月)。
高估值與收入倍數:這些公司表現出高估值與收入倍數70例如,OpenAI 的企業價值/未來 12 個月收入倍數估計與 Duolingo、Meta、Spotify、Alphabet 和 Pinterest 等其他主要科技公司相比“看起來很昂貴”。然而,OpenAI 的每用戶收入倍數“在范圍內”。
商業模式不斷變化:人工智能商業模式不斷變化,培訓成本高昂,但服務(推理)成本卻越來越低,定價權也在下滑。一刀切的 LLM 方法引發了新的問題,針對定制用例進行訓練的更小、更便宜的模型正在出現,傳統的商業護城河正在被打破,正如谷歌的 AI Overviews 所見,截至 2025 年 4 月,其月活躍用戶已達 15 億。
2、開源模型勢頭:
性能融合:封閉式模型和開源模型之間的性能差距正在縮小,中國在這一領域正在崛起。例如,DeepSeek R1(2025 年 1 月,開源)在數學 5 級測試中得分為 93%,接近 o3-mini的 95%。
開發者活動:從 2022 年 3 月到 2024 年 11 月,Hugging Face 上可用的 AI 模型數量增加了33 倍,達到 116 萬個模型123截至 2025 年 3 月,僅 Meta Llama 就已生產了10 萬個衍生模型。
Meta Llama 下載量:Meta Llama 下載量激增,預計 2025 年 4 月將達到12 億次。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預測,2025 年開源將成為人們開發的最大模型類型。
3、中國人工智能崛起:
中國的人工智能生態系統正在快速崛起:阿里巴巴 Qwen 2.5 型號(2024 年 9 月發布)是開源的,性能與西方競爭對手相當。
百度文心4.5 Turbo (2025 年 4 月發布)被描述為多模態,在文本、圖像和視頻方面表現出色。它性價比高,每百萬token輸入價格為 0.8 元人民幣,輸出價格為 3.2 元人民幣,比上一代產品便宜 80%,僅為領先競爭對手成本的一小部分(例如,僅為 GPT-4.5 的 0.2%)。它在基準測試中與 GPT-4.1 相當,并優于 GPT-4o。
DeepSeek R1(2025 年 1 月)是另一個開源推理模型。
工業機器人安裝基數:中國工業機器人安裝基數明顯高于世界其他地區。2014年至2023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安裝量較美國和世界其他地區大幅增長。
公民樂觀度:與美國公民相比,中國公民對人工智能產品和服務的益處更加樂觀,超過 90% 的中國公民認為,到 2024 年,人工智能產品的好處大于壞處,而美國這一比例不到 60%。
本地人工智能平臺使用情況:中國人工智能用戶主要使用豆包、文心一言和 DeepSeek 等本地人工智能平臺,這些平臺在中國擁有較高的月活躍用戶。例如,DeepSeek 的移動應用在 2025 年 4 月擁有 5400 萬月活躍用戶,增長主要集中在中國(33.9% 的用戶)。
趨勢七:人工智能貨幣化正在通過各種途徑實現,包括專用芯片、基礎設施以及新進入者和老牌科技公司推出的各種產品。
1、硬件和基礎設施領域:
芯片:
英偉達GPU:截至 2025 年 1 月,NVIDIA 的季度收入同比增長 78%,達到 390 億美元。十年間,NVIDIA 的收入增長了 28 倍。
谷歌TPU(張量處理單元) :預計2024年年銷售額將達100億美元。
亞馬遜AWS Trainium :預計2024 年至 2025 年年銷售額將增長216%,達到 36 億美元。AWS Trainium 芯片專為 AI 訓練和推理而設計,性能比第一代芯片高出 4 倍,性價比比當前基于 GPU 的實例高出 30-40%。
基礎設施連接:基礎設施連接公司 Astera Labs 2024 年的收入同比增長242%,達到 3.96 億美元,預計 2025 年將成為四大產品系列推動的突破之年。
數據收集和超級計算:特斯拉的 Dojo 定制超級計算機旨在進行 AI 訓練,從 2021 年 6 月到 2024 年 9 月,其 AI 訓練能力提高了8.5 倍。特斯拉認為 Dojo 有潛力大幅降低培訓成本,并可能成為一項可銷售的服務。甲骨文還至少有 40 個超過 10 億美元的新 AI 訂單尚未上線。
2、軟件和服務領域:
基礎模型:OpenAI 的收入年均增長 1050%,到 2024 年將達到 37 億美元。他們的付費用戶每年增加153%。
潛在的橫向企業平臺(OpenAI ChatGPT):ChatGPT 正在被探索為一個潛在的一體化企業平臺。
到 2023 年 8 月,超過 80% 的《財富》500 強企業的團隊已經采用了 ChatGPT。
ChatGPT Enterprise 于 2023 年 8 月推出,提供無限使用、高達兩倍的性能提升以及無限制訪問高級數據分析。
ChatGPT 商業用戶(包括企業/團隊/教育)數量從近 0 增長到2025 年 3 月的200 多萬。與微軟 Office Suite 34 年來 4 億付費用戶相比,這是一個快速的增長。
3、專業軟件機會:
Anysphere Cursor AI :到 2025 年 1 月實現超過 1 億美元的經常性收入。
Lovable(無代碼產品構建) :ARR在五個月內(2024 年 12 月至 2025 年 5 月)增長了 13 倍,達到5000 萬美元。
Abridge(醫療保健 - 臨床對話):CARR 從 2024 年 10 月的 5000 萬美元增長到2025 年 3 月的 1.17 億美元。
哈維(法律):ARR 從 2023 年 12 月的近 0 美元增長到2025 年 3 月的7500 萬美元以上。
4、科技巨頭推出AI 產品/功能:各大科技公司正在廣泛、穩步地推出AI 產品和功能,優化產品分布。
Spotify – AI DJ :于 2023 年 2 月推出,預計 2025 年 5 月在全球 60 多個市場推出。Spotify 將人工智能視為超越機器學習的“下一步進化”,實現實時交互和推理。
微軟– Copilot :微軟人工智能業務年營收預計超過130 億美元,到 2025 年 1 月將同比增長175%。
Microsoft 365 Copilot :2023 年 3 月發布,并于 2023 年 11 月面向企業全面上市93到 2025 年 1 月,使用強度將環比增長 60% 以上,并且很大比例的 CIO 預計會在未來 12 個月內使用它。
GitHub Copilot :廣泛采用的 AI 驅動開發者工具。截至 2024 年 7 月,已有超過 77000 家組織采用 Copilot,同比增長 180%。GitHub 現已擁有 1.5 億開發者,過去兩年增長了 50%. 2022 年至 2024 年其收入將顯著增長。
Meta AI :到 2025 年 4 月,Meta 應用的月活躍用戶數將達到近 10 億(Q1:25 財報電話會議披露)。
X – Grok :Grok 于 2023 年 11 月推出,其全球桌面訪問量從 2024 年 12 月到 2025 年 4 月顯著增加。xAI 的目標是“最大程度地尋求真相的人工智能”。Grok 3 在推理、數學、編碼和世界知識方面表現出顯著的進步。
Alphabet – Gemini 和 AI 概覽:Gemini 聊天機器人全球 MAU 和 AI 概覽 MAU 顯示采用率不斷提高. Gemini 被公認為“業內最佳車型”。
亞馬遜– Rufus :Rufus 將于 2024 年 2 月發布,幫助客戶做出購物決策并實現個性化。
TikTok – Symphony AI Assistant :Symphony Assistant 于 2024 年 6 月推出,幫助品牌專門為該平臺創建內容。TikTok.com 的全球網站訪問量顯示出強勁的參與度。
Apple – Apple Intelligence :Apple Intelligence 于 2024 年 10 月推出,集成到 iPhone 15 Pro、Pro Max 和 iPhone 16 設備中。
Salesforce – Agentforce :Agentforce 于 2024 年 9 月宣布,上線僅 90 天,截至 2025 年 2 月,就擁有3000 名付費客戶。數據云是 Agentforce 的燃料,記錄數量超過 50 萬億條,同比增長一倍。
趨勢八:人工智能的潛在應用范圍覆蓋廣泛,模型類型和能力不斷創新。在人工智能和衛星等技術推動下,互聯網接入擴大推動全球新用戶增長。
1、物理世界的AI應用:
全自動駕駛汽車(Waymo) :Waymo 在舊金山的拼車份額在 20 個月內從 0% 增長到27% (2023 年 8 月至 2025 年 4 月)。Waymo 已證明自動駕駛技術在市場規模上是可行的,并且可以成為可行的商業產品。
農業現代化(Carbon Robotics):Carbon Robotics 的 AI 驅動 LaserWeeder 已除草超過 230,000 英畝,并防止了超過 100,000 加侖的草甘膦147. Halter 的人工智能牲畜項圈在 2023 年至 2025 年期間增加了凈新增項圈數量,從而改善了牧場管理和可持續性148。
采礦業(KoBold Metals):人工智能驅動的礦產勘探在單位勘探成本的發現量方面顯著優于行業平均水平。
2、模型軍備競賽:
多模態模型:從 2017 年到 2025 年 5 月,每年發布的大規模多模態模型數量增加了1150%。
語言模型:大規模語言模型的發布數量在兩年內(2022-2024 年)增長了 420%。
視覺模型:大型圖像模型同比增長109%。
語音/音頻模型:發布的模型數量同比增長 367%。
視頻模特:發布量同比增長 120%。
3、大語言模型平臺:
網站訪問量:OpenAI ChatGPT 在 2024 年 5 月至 2025 年 4 月期間的全球網站訪問量達到 51 億次,位居榜首。DeepSeek 和 xAI Grok 等其他 LLM 的訪問量也呈上升趨勢(分別為 1.96 億至 4.8 億次),其中 xAI Grok 的訪問量截至 2025 年 3 月增長迅速。
用戶份額(桌面月活躍用戶):2025 年 4 月,OpenAI ChatGPT 在六大領先的 LLM 中,擁有全球月活躍桌面用戶份額最高,其次是 Google Gemini。
用戶份額(移動應用月活躍用戶):OpenAI ChatGPT 在 2025 年 4 月的全球月活躍移動應用用戶份額中也處于領先地位,其中 DeepSeek 和 Grok 呈現快速增長。
移動應用下載量用戶:2025 年 2 月至 4 月,ChatGPT 的下載量從 5600 萬次增長至 1.24 億次,月活躍用戶數從 3.78 億增長至 5.3 億次。DeepSeek、Grok 和 Gemini 的下載量和月活躍用戶數也均有所增長。
查詢量:OpenAI ChatGPT 在全球每日查詢量(MM)方面領先,其次是 Meta AI 和 Google Gemini。
產品發布:2025 年 5 月 19 日當周,谷歌(Gemini Live、Project Mariner、更新的 Gemini 模型、Project Astra)、微軟、Anthropic 和 OpenAI 發布了眾多 AI 產品,表明競爭和創新十分激烈。
4、全球互聯網普及率
到 2024 年,全球互聯網普及率將達到68% ,高于 2005 年的 16%。到 2023 年,除南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外,所有地區的互聯網普及率都將超過 70%。2024年全球互聯網用戶將達到近60億。
Starlink 正在 AI 時代解鎖以前無法訪問的互聯網接入。截至 2025 年 2 月,SpaceX Starlink 在全球擁有超過 500 萬用戶,3.2 年間年增長率達 202%。Starlink 的全球覆蓋范圍正在擴大,不同地區的用例也多種多樣。
結語
世界正在經歷由人工智能驅動的前所未有的變革,其特點是用戶和使用量的快速增長、巨額資本支出、技術進步的復合增長、性能的顯著提升以及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雖然這為新進入者和科技巨頭提供了巨大的盈利機會,但同時,競爭加劇、開源模型的勢頭以及中國的崛起,新的全球格局正在塑造。人工智能與衛星技術的融合也推動了全球互聯網用戶的增長。
讀完瑪麗·米克的《互聯網趨勢報告》,最大的感受是世界的變與不變。變化的是AI從聚光燈下的“明星技術”,一躍成為整個信息世界的基礎。它不再是互聯網趨勢的一部分,而是定義了下一代互聯網乃至整個社會形態的核心驅動力。不變的是底層邏輯,算法、算力和數據的重要性、技術驅動是變革的核心力量、以及人類對未來的探索,依然貫穿始終。
你也可以一鍵傳送報告原文: https://www.bondcap.com/reports/tai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