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儲能產業正迎來“AI+儲能”深度融合的拐點。
在第十三屆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ESIE 2025)上,以遠景能源、海博思創、天合光能為代表的企業,通過AI技術實現了從電池管理、系統調度到電力交易的全鏈條革新。
當AI不再局限于輔助功能,儲能系統提質增效、安全運營的核心驅動力已浮出水面。
搜索添加芯流微信Andrew_7251,深入交流更多新能源行業新進展。市場與項目咨詢、人才服務、決策研判,添加Aristodemus0403。
以下為正文:
01
AI成為主角
隨著“136號文”的出臺,儲能產業進入市場化轉型的關鍵節點,價值導向成為儲能行業長期競爭的核心。
恰逢人工智能與儲能系統的深度融合愈發成熟,近日舉辦的第13屆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ESIE 2025)上,AI成了當仁不讓的主角。
會上,遠景儲能正式發布全球首款智能體儲能系統EN 8 Pro,海博思創發布“電網、人工智能、感知、芯片”四大技術基因為核心的“智慧儲能解決方案”,天合Elementa金剛3大容量平臺技術實現AI三位一體全方位防護……
中國電氣裝備集團儲能科技公司副總經理于建斌在會上表示,AI對儲能的賦能主要體現在三大維度:提升安全性、優化產品性能以及躍升整體運營價值。
過去,傳統儲能系統的安全防控主要依賴基礎參數監測,誤報率高且滯后性強。
進入智慧儲能時代,AI可以通過多維數據融合與深度學習模型,有效實現熱失控、內短路等風險的精準預判。
與此同時,在電力市場化背景下,AI亦可通過動態策略優化,讓儲能實時響應電價波動與電網需求,顯著提升收益。
遠景儲能總裁田慶軍指出,儲能正在成為新型電力系統、新型能源體系的“智能體”,并作為智慧能源基礎單元,助力實現能源清潔化、智能化轉型。
然而,數據處理能力不足仍是制約AI+儲能發展的一大瓶頸。
安全性是儲能的首要命題。
只有將電芯設計數據、制造數據、工藝數據和制程數據聯合起來,同現場運營數據相匹配,才能有效溯源安全隱患,構建真正的安全防護體系。
當前,儲能AI場景仍存在數據量不足、數據質量不高的問題,這導致大模型難以發揮預期效能。
由此,要想實現儲能安全模型的持續迭代優化,必須構建AI覆蓋全產業鏈的數據閉環,在多場景應用上下功夫。
02
構筑算法生態
圍繞上述目的,展會期間,寧德時代發布其首個智慧儲能管理平臺,其“天恒?智儲”為儲能電站構建了涵蓋智能預警、運行分析、電站體檢和智慧運維在內的全套標準化能力。
陽光電源則把AI大模型帶入了電池管理系統,借助電芯AI智算大模型,讓熱失控預警準確率超過99%。
天合光能則發布了公司儲能產品在山東泰安實證基地運行數據,公司Elementa金剛系列產品電網側實測能量效率高達87.13%。
該系列產品采用了智能AI電芯預警系統、Pack級消防、系統級水消防三位一體全方位防護,可實現毫秒級雙重預警。
而展會中全新發布的Elementa金剛3大容量平臺技術更是在核心數據指標、系統安全可靠、全生命周期收益等方面,相比于前代產品做了全面提升。
各家之所以競相投入,不僅在于AI大模型對安全性的提高,還在于降本增收。
以天合為例,其SuperTrack擁有STA(動態尋優)與SBA(智能回溯)兩大核心算法,其中智能逆跟蹤算法(SBA)可通過地形數據或者逆變器獲取發電量數據實現自學習、自優化,減少復雜地勢下的遮擋發電損失。
與此同時,智合跟蹤算法通過動態追蹤技術精準優化支架角度,將發電曲線向高電價時段偏移。
另一大重心是強化CNN+LSTM(卷積神經網絡+長短期記憶網絡)應用。
此前,天合光能行業首款AI仿生液冷工商業儲能系統Potentia藍海2就著眼市場投資痛點,執行96時點柔性充放運營,有效提升能量轉化效率1.5%。
LSTM作為一種高效處理時間序列數據的深度學習算法,通過與CNN的結合,可捕捉數小時至數周級的復雜時間依賴關系,較傳統RNN提升3-5倍的長期記憶能力。
當前全球TOP10儲能系統集成商中,已有多家企業將LSTM納入核心技術棧,隨著V2G、虛擬電廠等新形態發展,LSTM在源網荷儲協同優化中將發揮更關鍵作用。
在國產廠商的共同努力下,光儲體系已然邁入主動避險、動態增益的2.0時代。
03
回歸交易本質
從此次展會發布的新產品來看,最先受益的還是儲能系統集成商。
隨著儲能行業回歸交易本質,儲能電站投資的參考,已經從單一的成本指標,轉向成本與收益并重。
軟硬協同能力或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成為儲能“更懂交易”的關鍵。
舉例而言,日前遠景儲能為推動儲能與電力市場、電力系統的自主、高效互動,發布了全球首款智能體儲能系統EN 8 Pro。
據悉,該智能體儲能系統基于AI大模型,內置Trade Agent交易智能體和Grid Agent構網智能體,通過大模型矩陣,自動整合氣象數據、市場信息、電價曲線、負荷預測等,可實現峰谷電價精準預測。
除硬件底座能力外,公司產品研發總經理徐中華表示,遠景交易智能體可實現日前/實時節點電價預測準確率達80%-90%,峰谷預測準確率較行業平均水平高出約5%-10%。
另一邊,海博思創在ESIE 2025展會發布了“智慧儲能解決方案”,實現“儲能+X”驅動風電、光伏、火電等多場景能源生態重構。
海博AI云平臺利用物聯網和邊緣計算技術,能夠實現了儲能設備云邊端的無縫互聯、端到端的人機交互,將傳統的硬件儲能設備轉變為智能化的資產運營服務。
與此同時,公司基于AI全景因素測算模型,可以準確進行新能源與儲能配置規模測算,提升新能源電能消納比例,為新能源與儲能提供更高的投資收益,同時為負荷提供最低的綜合用電價格。
綜合各家公司的態勢可以看見,幾乎所有公司的儲能系統都在向平臺化解決方案轉移。
全生命周期價值管理理念已成為實現儲能系統高效運維的必由之路,政策紅利退潮之后,儲能行業正加快市場化轉型,如何形成“交易-盈利”閉環將成為下一階段的核心。
04
尾聲
當前,儲能行業正著重打造服務式的解決方案。
對于遠景、海博思創、天合光能而言, AI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功能插件,而是服務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
短期內,數據閉環的完善與算法專用化仍是待解決的問題,行業生態會愈發緊密,但付出的資源也會更多,頭部預期更加收束。
來不及布局AI的廠商,應該盡早成為產業鏈某一環節的螺絲釘。
搜索添加芯流微信Andrew_7251,深入交流更多新能源行業新進展。市場與項目咨詢、人才服務、決策研判,添加Aristodemus0403。
- XINLIU -
喜歡就獎勵一個“”和“在看”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