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 年,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 購買了艾薩克·牛頓 (Isaac Newton) 一些未發表的筆記手稿,其中包括超過10萬字的秘密煉金術實驗記錄。凱恩斯對此感到震驚和敬畏,稱它們“非常神奇,也完全沒有科學價值”。凱恩斯總結說,這一意外發現,再加上牛頓癡迷于在圣經的大衛書中尋找加密信息等例子,表明與其說牛頓“是開啟理性時代的第一人,不如說他是最后一位魔法師。”
圖源:Yulia Serova / Shutterstock
說到對神秘學的迷戀,牛頓并不孤單。許多當代科學家可能會對咒語、神話故事和占卜能力進行嗤之以鼻,但是對于許多奠定現代科學基礎的早期思想家來說,情況并非如此。對他們來說,當時的世界充滿了不可思議的東西:女巫、獨角獸、美人魚、占星術、狗頭金和長生藥等等。
這些“不科學”的信念在文盲和受過教育的精英階層中都被廣泛接受,包括當代科學的許多前輩,如化學家羅伯特·波義耳(Robert Boyle),他為我們提供了現代化學和波義耳定律,以及生物學家卡爾·林奈(Carl Linnaeus),他開發了當今科學家對物種進行分類的分類系統。而他們對神秘主義的信仰并沒有阻礙他們的作出真正的發現,反而可能促使他們和其他科學家在煉金術實驗室的深處忍受煙熏火燎、汗流浹背的日子,或者在天文塔的陽臺上度過漫長而寒冷的夜晚。
要了解魔法在推動科學進步中的作用,有必要了解一下當時歐洲對知識和教育的基本態度。在整個中世紀(一般指從5世紀后期到15世紀中期),許多學者都堅持認為知識只能從古代文獻中獲得,大學使用不完整的、通常翻譯混亂的亞里士多德、托勒密(古希臘數學家、天文學家)和蓋倫(古希臘醫學先驅)的經典文本進行教學。質疑“圣賢”是一種犯罪:在14世紀的牛津大學,學者如果質疑亞里士多德,會被罰款5先令。好奇心被認為是與情欲同等的罪惡。這與現代人對創新抱有宗教般的熱情迥然不同,而所有生活在那個時代的科學前輩面臨的就是那樣一種氛圍。
最早出來打破這種抱殘守缺局面的思想家之一是16世紀的瑞士-德國醫生帕拉塞爾蘇斯。帕拉塞爾蘇斯是毒理學之父,以其在醫學中率先使用化學品而聞名,他是那個時代最早倡導實驗和觀察重要性的人之一——這一哲學理念為科學方法奠定了基礎。帕拉塞爾蘇斯通過公開焚燒蓋倫和 伊本·西那(十一世紀中亞學者,號稱世界醫學之父)的著作,向學者們展示了他對過時知識的看法。
但是,是什么導致他采用這種實驗優先的方法呢?也許是因為,對帕拉塞爾蘇斯來說,實驗是一種魔法。他的工作將科學觀察與神秘學融為一體,對他來說,醫學、占星術和煉金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只是以不同的方式揭開上帝隱藏在自然界中的神圣真理。帕拉塞爾蘇斯認為自己是一種魔法師,因為他相信摩西和所羅門曾經是這樣,就像牛頓在 150 年后看待自己的那樣。不過,帕拉塞爾蘇斯相信,神圣的知識不僅可以通過研究圣經獲得,還可以通過研究自然來獲得,煉金術實驗或是觀察夜空,這些方法比任何塵封的舊教科書都更加可靠。
帕拉塞爾蘇斯認為實驗是一種魔法,可以揭示世界的秘密。
圖源:German Vizulis / Shutterstock
帕拉塞爾蘇斯的準科學、準魔法世界觀將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里深刻地影響著其他科學家。正如歷史學家維奧萊特·穆勒 (Violet Moller) 在她的新書《觀星者宮殿內》中所說,“在我們理性、有序的 21 世紀頭腦中,16世紀的知識地圖似乎是混亂的,一個自相矛盾且令人困惑的地方,魔法與幾何學一起研究,人們癡迷地尋找賢者之石,占星術是生活許多領域的基礎。但在這個魔法與自然的大亂燉中,真正的科學被鍛造出來了。
以天文學家和丹麥貴族第谷·布拉赫 (Tycho Brahe) 為例。當他在一場決斗中失去了鼻子并差點死掉后,他對帕拉塞爾蘇斯的醫學和占星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時,研究天文學的標準方法是在被稱為星歷學的書籍中查找星星而不是觀察夜空。但是,與帕拉塞爾蘇斯一樣重視既定科學規范的布拉赫意識到這些星歷學書籍是不準確的。他畢生致力于記錄和制作他那個時代在歐洲最準確、最全面的星表之一,并在此過程中開發了新的觀測技術和儀器,包括用于測量天體高度和角距離的六分儀。
第谷使用墻式六分儀觀測天體
和帕拉塞爾蘇斯一樣,布拉赫的動力來自于一種信念,即研究宇宙可以使他更接近上帝。他是占星術和煉金術的狂熱信徒。在他的著作De Nova Stella中,布拉赫記錄了他對使他成名的超新星的觀察——不僅是這顆恒星的位置和屬性,還有他認為這顆新星預示的動蕩和不幸。五年后,他觀察到一顆令人不安的彗星,這促使他向丹麥國王和王后發送了一份秘密報告,警告說:“萬物永恒的安息日近了。
國王和王后非常重視占星術的預測,他們那個時代的許多統治者也是如此,他們無法抗拒利用占星術預知未來的強烈誘惑,也無法分辨各種長生藥劑提供的健康保證是否有效,但是他們有錢,因此在政府的科學基金產生之前,科學是由富有的贊助人資助的,占星家和煉金術士是中世紀宮廷的標準配置。
也許有史以來最慷慨的科學贊助人是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魯道夫二世。從 1570 年代開始,魯道夫在布拉格的宮殿中聘請了數學家、占星家、儀器制造商和多達200名煉金術士。他幾乎放棄了自己的政治職責,喜歡把時間都花在自己的煉金術工作臺上或與他雇用的自然哲學家在一起談話。他宮殿里的作坊是最先進的。他的“珍奇柜”里有來自全世界的稀有物品,包括獨角獸的角(后來發現是獨角鯨的角)。他也贊助布拉赫和德國天文學家兼數學家約翰內斯·開普勒 ,為他們提供了大量財富和資源,讓他們持續研究天文學,同時也是占星術,直到他1612年去世。
魯道夫二世(1576年-1612年在位)
這些長期而慷慨的資助,無論出資者的最初動機是什么,客觀上都帶來了真正的科學進步:煉金術引起了人們對采礦和礦物研究、蒸餾工藝的改進、熔爐設計、通風系統以及玻璃和陶瓷制造技術的興趣。對占星術的興趣帶來了更好的鏡頭、玻璃、天文設備,甚至用于為恒星運動計時的時鐘。
即使到了17世紀,隨著皇家學會等知名科學機構的出現,現代意義上的自然科學已經初現曙光,但是神秘學依然讓科學家們為之著迷:
- 皇家學會會長牛頓私下從事煉金術,并試圖破譯圣經的隱藏預言;
- 皇家學會創始會員之一、自然科學家肯內爾姆·迪格比爵士發明了“武器藥膏”——將藥膏涂抹在造成傷口的武器上,可以治愈人體的傷口;
- 化學家羅伯特·波義耳花了大量時間研究第二視覺,即一些蘇格蘭高地人預見未來的不可思議的能力;
- 數學宗師勒內·笛卡爾為刑偵技術提出了“科學解釋”:當時人們認為謀殺受害者的尸體會在兇手面前自發地噴出鮮血;
- 威廉·哈維 (William Harvey) 以發現體內血液循環而聞名,他曾經解剖過一只他認為是女巫傭獸的蟾蜍;
- 直到1749年,現代物種分類學開山鼻祖林奈還在寫信敦促瑞典皇家科學院發起對美人魚的狩獵——就是那個頒發諾貝爾獎的機構。
卡爾·馮·林奈(1707年5月23日–1778年1月10日)
在我們當代人看來,這一切聽起來可能相當荒謬。但正如愛德華·唐利克 (Edward Donlick) 在《發條宇宙》中所說:“世界充滿了奇跡,真正的科學方法是暫時保留猜想,然后去觀察和實驗。”對于這位17世紀的科學家來說,只要可以通過實驗研究,任何事情都可以。
今天,我們知道故事的結局:在經驗主義和懷疑主義成為科學基石的地方,對占星術、煉金術和巫術的信仰衰落了。但也許早期科學家對神秘學的迷戀可以帶給我們正面的遺產:開放的思想和好奇心。女巫、美人魚和魔法石可能沒能經受住現代人的審查,但正是對這些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推動了真正的進步,讓早期思想家跳出了守舊思想的桎梏。從這個意義上說,好奇心是一種真正的魔法。
參考文獻:
https://nautil.us/how-the-occult-gave-birth-to-science-10411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