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英疏淡,冰澌溶泄,東風暗換年華。
金谷俊游,銅駝巷陌,新晴細履平沙。
長記誤隨車。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亂分春色到人家。
西園夜飲鳴笳。有華燈礙月,飛蓋妨花。
蘭苑未空,行人漸老,重來是事堪嗟。
煙暝酒旗斜。但倚樓極目,時見棲鴉。
無奈歸心,暗隨流水到天涯。
——《望海潮·洛陽懷古》
宋哲宗紹圣元年(1094),秦觀被貶為杭州通判,即將離開西京洛陽之前,他重游西園,撫今追昔,人世滄桑給他以深深的觸動,因此寫下了這首詞。
梅花漸漸稀疏,結冰的水流已經溶解,在和煦的東風吹拂之下,春天悄悄地來了。
眼前的自然景物暗換年華,詞人也面臨著人事滄桑、政局變化。回想當年,適值新晴,詞人恣意游賞名都佳園,漫步在繁華的街道,緩踏平沙,那是多么快樂。
還有青年時的狂放行為,詞人也長遠地保持著美好的記憶。春意正濃,處處柳絮飄飛、蝴蝶翩翩起舞,柳樹下兩邊種著桃花的小路蜿蜒到人家門口,正值萬紫千紅。
詞人在這美好的環境中,心中也充滿了青春的歡樂。
白天在外游玩之后,晚上詞人又到西園中飲酒歡會、聽胡笳取樂。西園里各種花燈都點亮了,使得明月也失去了光輝:許多車子在園中飛馳,也不管車蓋擦損了路旁的花枝。
那燈燭輝煌、車水馬龍的盛大場面至今仍歷歷在目。如今西園仍在,但詞人已日漸衰老,故地重游,美好的過去愈襯出現在的凄涼寂寞,往事讓他哀嘆不已。
他獨自倚樓極目遠望,只見昏暗的暮煙中一簾酒旗斜挑,這冷落的景象正與當日西園盛況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既無飛蓋而來的俊侶,也無鳴笳夜飲的豪情,蒼茫暮色中,只能時時看見晚鴉歸巢而已。
這時,想到宦海風波將使自己不得不離開汴京,思歸之情頓時涌上他的心頭,并且將隨著流水伴他到天涯。四顧蒼茫,令人悵惘無家。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盡還生。
念柳外青驄別后,水邊紅袂分時,愴然暗驚。
無端天與娉婷。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
怎奈向、歡娛漸隨流水,素弦聲斷,翠綃香減,那堪片片飛花弄晚,蒙蒙殘雨籠晴。
正銷凝。黃鸝又啼數聲。
——《八六子·倚危亭》
元豐三年(1080),秦觀為懷念曾經相愛的一個歌女所作了這首詞。
獨倚高亭,極目遠眺,萋萋芳草綿延到天邊,而詞人的離恨也如這芳草一樣無窮無盡、除之不絕。
想起當初與佳人分手時,詞人騎著青聰馬,在水邊與身穿紅衣的情人話別,他不由心生悲愴,無限凄楚。
老天爺平白無故給予了她姣好的容貌和身段,讓詞人為她傾心。他永遠難以忘記兩人在夜月下相依相悅的一簾幽夢,還有她如同春風一般的無限柔情。
可是,兩人卻無可奈何地離別了,舊日的歡娛都隨流水而去,她彈奏的素弦清音再也聽不到了,她贈予自己的綠絲巾香味日減。
詞人滿心傷感,他面對著落花片片、濠漾殘雨的凄迷暮色,只覺得不堪忍受。他正暗自傷神、悲傷萬分的時候,又聽到黃鸝的幾聲啼鳴,更是增添了他心中的凄楚。
山抹微云,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
暫停征棹,聊共引離尊。
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
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
謾贏得、青樓薄幸名存。
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滿庭芳·山抹微云》
山頭上籠罩著一抹淡淡的云彩,遠處的枯草綿延到天邊,城樓上傳來的畫角聲在空中回蕩著,又漸漸消失了。
詞人暫時停下遠行的船,與餞行的情人舉杯同飲離別之酒。回想往日,有多少令人銷魂的歡情往事,卻已是渺茫如煙、只成追憶,就像眼前的茫茫暮靄一樣縹緲迷離。
舉目望去,夕陽余暉之中,幾點寒鴉飛過,一灣流水環繞著冷落孤寂的村舍。這蕭瑟凄涼的景象令人感傷萬分,與離人心境非常一致,更增添了詞人心中的孤寒之感。
詞人解下香囊送給他的情人,這將要離別的時刻,實在令人黯然神傷。
詞人嘆息,這迫不得已的離別之后,大概會使他在風月場上白白留下個薄情寡義的名聲,誰又會知道他心里深深的眷戀不舍呢?
這一去不知何時才能相見,今后也只能徒然相思,衣袖上空留下斑斑淚痕。回首看看離去的地方,那高高的城樓越來越遠,已隱沒在萬家燈火的黃昏之中,這是多么讓人傷懷!
詞人把凄迷的晚秋暮景與愁腸百轉的離愁別恨結合起來,情景交融,令人有凄涼沉郁之感,意境深邃,情韻和婉。
【04】
天涯舊恨。獨自凄涼人不問。
欲見回腸。斷盡金爐小篆香。
黛蛾長斂。任是春風吹不展。
困倚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
——《減字木蘭花·天涯舊恨》
這首詞用思婦自訴的口吻,抒寫了閨中人念遠懷人的憂郁愁情。
思婦與愛人遠隔天涯分離已久,她滿懷離愁別恨,然而卻沒有一個可以傾訴的人,只能獨自忍受凄涼。
她看著金爐上篆文形狀的盤香,不由想到:自己的愁腸只怕就像這盤香一樣環曲纏繞?這一奇特的比喻,表現出她的思愁之深。
她深蹙蛾眉,即便是和煦的春風也吹不展她的愁眉,無論春光多么美好,遠人不歸來,她始終難解離愁。
她日日獨倚高樓,極目眺望只見大雁飛過,卻不見行人歸來,甚至連封書信也沒有見到,自然更是愁不可抑了。
【05】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踏莎行·郴州旅舍》
彌漫的大霧隱去了樓臺,月色朦朧中,渡口顯得迷茫難辨,在這凄楚迷茫的環境中,詞人站在旅舍極目眺望,可是他一直望到天邊也找不到世外桃源般理想的去處,他的心情失望而痛苦。
桃源無覓,又遠離家鄉,獨自謫居在凄清孤寂的驛館里,本自容易滋生思鄉之情,讓人不堪忍受,更何況日落時分杜鵑又一聲聲凄厲地啼鳴起來,就更加勾起了詞人的愁思,觸動了他一腔身世凄涼之感。
遠方的親友殷勤致意,寄來書信關懷失意的詞人,但每一封安慰的書信都觸動了詞人對往昔生活的追憶和對如今困苦處境的痛省,因此非但沒能安慰他孤寂悲傷的心靈,反而增添了他心中的綿綿愁恨。
郴江本來是圍繞著郴山流淌的,為什么卻要老遠流到瀟水湘江去呢?
詞人借此山水來慨嘆自己身世:自己好好一個讀書人,本可以隱居鄉野,自得其樂,卻為什么偏偏要躋身仕途呢?他對于自己被卷入政治斗爭的漩渦中,遠謫異鄉感到深深的悔恨。
【06】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清晨時分,無邊無際的輕寒襲來,彌漫在安靜的小樓中,陰沉沉竟像深秋一樣。
畫屏上淡淡的煙霧繚繞,流水蜿蜒,顯得清幽而迷離。這凄清的景致,正表現了閨中人孤獨寂寞的心情。
百無聊賴之時,她卷起珠簾掛上精巧的銀鉤,此時她望見室外的風景:飛花悠然自得地隨風飄飛,好像春夢一樣倏忽縹緲:無邊無際的如絲細雨,如同難遣的春愁一樣纏綿悠長。
這首詞雖然未從正面寫人,但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對氣氛的渲染表現出閨中人百無聊賴的寂莫和淡淡的哀愁,使情與景完美地統一起來。
【07】
枝上流鶯和淚聞,新啼痕間舊啼痕。
一春魚鳥無消息,千里關山勞夢魂。
無一語,對芳尊。安排腸斷到黃昏。
甫能炙得燈兒了,雨打梨花深閉門。
——《鷓鴣天·枝上流鶯和淚聞》
詞人流著眼淚,聽著枝頭黃鶯啼鳴,這新的淚痕加在舊的淚痕之上。
他之所以這樣悲傷,是因為他與所懷之人遠隔關山。整個春天都沒有收到她的書信,他魂牽夢縈,深切地思念讓他常在夢中與愛人相見,夢魂奔波于千里關山分外辛勞。
詞人已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心中的離愁,只能默默地對著酒杯,想借飲酒來排遣心中的愁悶,他就這樣無可奈何、滿懷哀怨地坐到了黃昏時分。
天黑時他剛剛把燈點著,屋外卻傳來風雨之聲,盛開的梨花大約在風詞人連忙把房門緊閉,只怕雨中飄零了吧,見到這凄涼的景象會更增添了自己的愁苦。
【08】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鵲橋仙·纖云弄巧》
天上纖薄的云彩不時變換,似乎在展示織女的靈巧:流星穿過浩瀚的星空,好像在傳達織女和牛郎的離恨。
經過一年的離別,終于等到了七夕相見之日,織女悄無聲息地渡過遙遠寬闊的銀河,與牛郎相見。在這秋風送爽、白露如玉的夜晚,僅僅一次的甜蜜相會,便勝過人間無數的幽會。
詞人想象織女與牛郎的相會,他們的脈脈柔情就像水一樣溫柔,相會的佳期美妙如夢。
但美好而難得的相會是短暫的,此時此刻,他們怎么忍心回頭去看鵲橋歸路呢?其實,兩人的感情如果能天長地久,又何必一定要朝朝暮暮廝守在一起呢。
詞人否定了人間庸俗的男歡女愛,表達了自己對忠貞愛情的歌頌。
【09】
小樓連遠橫空,下窺繡轂雕鞍驟。
朱簾半卷,單衣初試,清明時候。
破暖輕風,弄晴微雨,欲無還有。
賣花聲過盡,斜是院落,紅成陣、飛鴛甃。
玉佩丁東別后,悵佳期、參差難又。
名韁利鎖,天還知道,和天也瘦。
花下重門,柳邊深巷,不堪回首。
念多情,但有當時皓月,向人依舊。
——《水龍吟·小樓連苑橫空》
清明時節,微風細雨,佳人身著薄薄的春衫獨上小樓,纖纖素手卷起簾幕向外望去,只見她的心上人跨上雕鞍,策馬遠去。
夕陽西下,離情萬種,那清脆的賣花聲從窗外傳來,由遠及近再慢慢消失不可聞,剩下的唯有陣陣落花,緩緩落向井邊。
那告別時叮咚作響的玉佩聲依然地在耳際徘徊,那天的一切都歷歷在目。凡夫俗子無論如何也掙脫不了名利的枷鎖,天若懂得,也該如我般憔悴。
遭遇的越是冷漠就越是懷念那溫存的昨日,花下重門,柳邊深巷,這樣的美好怎么經得起在這般凄苦的日子里回想。月圓思鄉,物是人非,只有那夜空的一輪皓月,依然照著相隔相思的你我。
【10】
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
柳外畫樓獨上,憑闌手捻花枝。
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
——《畫堂春·落紅鋪徑水平池》
飄零凋落的花瓣鋪滿了園間的小路,池中的水已經上漲到與岸齊平。天氣時晴時雨,小雨似在逗弄晴天一樣。
杏園已失去了“紅杏枝頭春意鬧”的活力,它像一個青春不再的女子,容顏憔悴,失去了光澤。窗外枝頭上的杜鵑鳥兒,聲聲啼著“不如歸去”。
她獨自一人登上柳樹枝頭旁的畫樓,斜倚欄桿,手捻花枝,似有所思。她隨干捻著花枝兒,一會兒又將花枝放下,默默無語仰望天空,此時天空放晴,小雨也不知躲到哪里去了,一道殘陽遠遠地從云縫露出來,霞輝酒在她滿是憂愁的清秀臉龐上。她心中的“恨”有誰能理解呢?
【11】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
花影亂,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
人不見,碧云暮合空相對。
憶昔西池會。鹓鷺同飛蓋。
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里朱顏改。
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千秋歲·水邊沙外》
淡淡的春寒,仿佛一夜之間就從溪水邊、城郭旁悄悄褪去了。忽如一夜春風,枝葉繁茂,花隨風動,黃鶯輕啼,聲聲縈繞。
這一切如此美,只是我遠謫他鄉,無心飲酒,遠離家人,日益憔悴。所等之人,久久未見。
回想當年西池盛會,同僚成行,車輛列隊。可如今,大家流散于四面八方,又有誰在?
歲月流逝,紅顏改,白發生,歸期無期。春光將逝,那紛紛落花,引出我的憂愁似海。
本詞以“春”貫穿全篇,“今春”和“昔春”,“盛春”到“暮春”,以時間的跨度,將不同的時空和昔盛今衰等感受,個人的命運融合為一,創造出完整的意境。
【12】
妙手寫徽真。水翦雙眸點絳唇。
疑是昔年窺宋玉,東鄰。只露墻頭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誰記當年翠黛顰。
盡道有些堪恨處,無情。任是無情也動人。
——《南鄉子·妙手寫徽真》
眼前這幅畫像,是畫師高明的繪畫手法畫出的崔徽像,畫中的崔徽眼睛水汪汪的,嘴唇紅艷艷的,一切都恰到好處,勝似真人。
崔徽固然是極漂亮的,她的容貌就像宋玉描述的東鄰女一樣美妙:“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國:楚國之麗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東家之子。
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墻窺臣三年,至今未許也。”看到這畫像是半身不免想到鄰女偷窺宋玉,墻頭半掩玉體的形象。
崔徽畫像上的神態雖不如宋玉東鄰女那樣的巧笑迷人,而是眉黛含顰。
這是因為崔徽畫像之時正滿懷愁苦的心事。但是面對如此美艷絕倫的人物,領路如此高妙的畫工,觀賞之后還有什么可遺憾的呢?縱然無情也是動人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內容引用、借鑒于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聯系我立即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