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腫瘤醫院菏澤分院重癥醫學科成功為一名肝衰竭患者實施人工肝支持系統(ALSS)治療,這一成果標志著該科室在重癥肝病救治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此次人工肝技術的成功開展,不僅填補了醫院在人工肝治療領域的空白,更為急慢性肝衰竭、重癥肝炎、肝移植圍術期等患者帶來了更先進的生命支持手段,為他們的生命健康筑牢了堅實的防線。
病例回顧
一名 45 歲女性急性肝衰竭患者,在傳統治療手段均告無效后,生命垂危。重癥醫學科團隊迅速集結,對該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后,果斷決定采用雙重血漿分子吸附 + 血漿置換聯合治療方案。在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憑借精湛的技術和嚴謹的態度,精心操作、密切監測。治療結束后,患者總膽紅素水平顯著下降了 55%,凝血功能也得到了顯著改善。隨后,患者病情好轉,順利轉入普通病房繼續接受后續治療,目前恢復情況良好。
技術亮點
(一)多模式精準治療
山東省腫瘤醫院菏澤分院重癥醫學科在人工肝技術應用上,采用了血液灌流(HP)、雙重血漿分子吸附(DPMAS)、血漿置換(PE)等多種組合式人工肝技術。這些技術相互配合、協同作用,能夠針對性地清除患者體內的毒素、炎癥介質以及膽紅素等有害物質,從而有效緩解肝衰竭患者的病情,為肝臟功能的恢復創造有利條件。這種多模式精準治療方案,充分體現了現代醫學技術在重癥肝病治療中的優勢,為患者提供了更為個性化、精準化的治療選擇。
(二)多學科協作(MDT)
在此次人工肝治療過程中,山東省腫瘤醫院菏澤分院充分發揮了多學科協作的優勢,組建了一支由重癥醫學科、肝病科、腫瘤科、輸血科、檢驗科等多科室專家組成的強大團隊。各科室專家緊密配合、各司其職,全程優化治療流程。從患者的病情評估、治療方案的制定,到治療過程中的實時監測以及后續的康復指導,每一個環節都凝聚了多學科團隊的智慧與心血。輸血科及時提供優質的血漿,確保了治療的安全性;檢驗科快速準確地完成各項檢驗工作,為臨床治療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持。這種多學科協作模式,打破了傳統醫療模式的局限,實現了醫療資源的優化整合,極大地提高了重癥肝病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三)智能化監測
依托重癥醫學科先進的高級生命支持設備以及化驗室的專業檢測能力,醫護人員能夠實時監測患者血流動力學及肝功能指標。通過對這些關鍵指標的動態監測,醫護人員可以及時、準確地掌握患者病情的變化情況,從而在第一時間調整治療方案,確保治療的精準性和有效性。智能化監測系統的應用,不僅提高了治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還為患者的康復提供了更為科學、有力的保障。
山東省腫瘤醫院菏澤分院重癥醫學科此次成功開展人工肝支持系統治療,是醫院在重癥醫學領域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這不僅彰顯了醫院在醫療技術創新方面的強大實力,更是醫院踐行“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服務理念的生動體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