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歌手走的太匆忙,因為太可惜。
6月2日,江西網紅歌手段煜家人在社交平臺發布訃告稱,段煜于6月1日晚病逝,終年48歲。
其家人此前發布的信息顯示,5月8日下午,段煜突發腦溢血,被送至當地人民醫院,后因病情嚴重又轉送至南昌救治。
得知段煜離世消息后,許多網友留言悼念:愿天堂沒有病痛,一路走好。
段煜與恩師李鳳娥的師徒情深
6月3日,記者采訪了段煜的恩師、知名音樂人李鳳娥,確認了段煜去世的悲痛消息。
李鳳娥回憶道,今年初段煜因翻唱《斷了聯系忘了我》與她結緣,隨后正式拜師學藝,師徒二人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系。
在段煜突發腦溢血住院期間,李鳳娥不顧路途遙遠,不到一個月內三次專程趕往南昌探望愛徒。
6月2日,李鳳娥剛剛前往段煜家中吊唁,并表示將參加次日的遺體告別儀式,送弟子最后一程。
談及弟子的生活狀況,李鳳娥難掩心痛。
她透露段煜生前是一位單親媽媽,獨自撫養三個孩子,其中大女兒即將參加高考,小女兒還在上小學。為了維持家計,段煜專職從事網絡直播工作,每天堅持上午、下午兩場直播。"
她真的太拼了,"李鳳娥感慨道,"去年上半年甚至一天要播三場。"
據李鳳娥回憶,悲劇發生在5月8日下午3點左右。
當時段煜正準備開播,突然感到頭部劇烈疼痛。她的兒子立即撥打120將其送往當地醫院,后因病情危重轉至南昌救治。
令人痛心的是,從發病到6月1日離世,段煜始終處于昏迷狀態,未能給家人留下只言片語。
6月3日晚,記者向段煜家屬核實確認,其遺體將于次日火化。
這個突如其來的噩耗,讓原本即將迎來高考的女兒承受著巨大的悲痛。
看到這個新聞,突然想起之前的一個同事。
一位正值當打之年的一名外科醫生,他平時瀟灑自在,人緣極好。
也是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之下,當天下午喝了一些酒,回家之后便倒頭就睡。
剛開始覺得有一絲頭痛,也沒有太在意,隨著頭疼逐漸加重,他才意識到問題不對。
然而一切都晚了,隨著一聲倒地的聲音,他之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再之后就是出現在了醫院里,雖然最大程度的搶救、轉院,但是畢竟病情太重,最終無力回天。
為什么急性腦出血如此危險
一、發病急驟:毫無征兆腦內爆炸
急性腦出血常突然發作,多數患者在活動或情緒激動時(如用力排便、劇烈爭吵)突然起病。
腦血管如同老化的水管,因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原因突然破裂,血液在顱內短時間內急劇聚集,形成血腫。
這種“突發性”導致患者及家屬難以預判,常錯過最佳急救時機。
例如,約70%的患者在發病后1小時內血腫仍在擴大,每延遲1分鐘救治,神經功能損傷風險就增加1.8%。
二、顱內高壓:腦組織的“致命擠壓
顱內空間固定,當血液在腦實質內迅速積聚(哪怕僅10毫升血腫),會瞬間升高顱內壓。這種壓力如同“顱內爆炸”,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
腦疝形成:血腫擠壓周圍腦組織,導致顳葉鉤回、小腦扁桃體等結構移位,壓迫腦干(人體生命中樞),可在數分鐘內引發呼吸、心跳驟停。
神經細胞壞死:血腫周圍的腦組織因缺血、缺氧發生水腫,48小時內水腫達到高峰,進一步加劇壓迫,且神經細胞一旦壞死便無法再生,可導致偏癱、失語、昏迷等永久損傷。
三、高致死率:臨床數據的警示 急性腦出血的急性期(發病24小時內)病死率高達30%~40%,且出血部位越關鍵、出血量越大,死亡率越高:
腦干出血:腦干是呼吸、心跳的控制中樞,即使5毫升以下的出血也可能致命,患者常迅速陷入深昏迷,死亡率超80%。
大量出血:幕上血腫(如基底節區)超過30毫升、幕下血腫(如小腦)超過10毫升,若不及時手術清除,患者多在48小時內因腦疝死亡。
四、并發癥兇險:
二次打擊”雪上加霜 即使患者度過急性期,并發癥仍可能致命:
肺部感染:昏迷患者吞咽反射減弱,痰液或嘔吐物易誤吸入肺,引發吸入性肺炎,嚴重時導致呼吸衰竭。
應激性潰瘍:腦出血刺激下丘腦,可引發胃黏膜糜爛、出血,嘔血或黑便可能加重休克。
深靜脈血栓:長期臥床導致血流緩慢,下肢靜脈血栓一旦脫落,可隨血流堵塞肺動脈(肺栓塞),瞬間危及生命。
五、后遺癥嚴重:
僥幸存活的患者中,約70%會遺留永久性神經功能障礙:
運動障礙:一側肢體癱瘓、行走困難,甚至終身臥床。
認知與語言障礙:記憶力衰退、反應遲鈍,或無法說話、理解障礙(失語癥)。
心理創傷:患者可能因殘疾產生抑郁、焦慮,家庭護理負擔沉重,部分患者甚至喪失自主生活能力。
五、如何診斷腦出血?
記住這幾個“不對勁”!
突然炸鍋似的頭疼:腦袋像被重錘砸了一樣,疼得受不了,還可能一直吐,吐的時候像噴水一樣(噴射性嘔吐);
半邊身子不聽使喚:突然胳膊腿兒發麻、使不上勁兒,拿東西會掉地上,說話含糊不清,甚至說不出話;
眼睛突然看不清:一只眼或兩只眼突然發黑、模糊,走路像踩棉花一樣晃悠、站不穩;
人變糊涂甚至昏迷:大白天也昏昏欲睡,叫不醒,或者直接暈過去,大小便失禁。
發現不對勁,必須馬上做這件事!
一旦碰到上面這些情況,別猶豫,立刻打120!
千萬別想著“歇會兒看看”“吃點藥試試”,腦出血就像家里水管爆了,水在屋里越積越多,耽誤一分鐘,腦子就多受一分傷。
去醫院后,醫生會讓做腦部CT——就像給腦子拍“照片”,能清楚看到哪里在出血、出了多少。
這一步特別關鍵,就像修水管得先找到漏點一樣,只有知道出血位置和量,才能開始搶救。
為什么腦出血要住重癥監護室(ICU)?
如果出血量大或者情況嚴重,醫生會讓患者住進ICU,因為這里能24小時“盯著”身體變化:
盯著生命體征:比如血壓太高容易再次出血,得趕緊控制;
盯著腦子的反應:通過看瞳孔大小、叫患者名字等,判斷腦子受傷的程度;
盯著血管和并發癥:有時候出血是因為血管本身有問題(比如動脈瘤),需要進一步檢查,同時預防肺炎、血栓等麻煩。
腦出血后的前兩天最危險,腦子周圍會腫起來(腦水腫),就像受傷的地方會發炎一樣,這時候更需要專業團隊隨時調整治療方案。
記住:腦出血是“時間賽跑”!
簡單說,腦出血就是腦子里面“鬧水災”,血管破了血到處流,壓著神經。從發病到送醫的時間越短,腦子保住的希望就越大。
所以再強調一遍:看到有人突然頭疼、昏迷、半邊身子動不了,別慌,但一定要立刻打120,去最近能看腦卒中的醫院,千萬別耽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