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師范大學的一則人事調動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曾經因猥褻女生而被開除黨籍并建議行政處分的教師朱某某,竟出現在學校保衛處的工作人員名單中,擔任聯系人。這一安排讓不少人感到驚訝和擔憂,公眾的質疑聲此起彼伏。
據了解,2019年,安徽師大紀發〔2019〕1號文件明確指出,朱某某利用師生關系和外出調研的機會,對個別女生多次實施猥褻、性騷擾行為,致使學生心理遭受嚴重創傷。基于此,學校給予朱某某開除黨籍的處分,并建議行政上進行相應處罰。然而,在2023年一份關于保衛工作的文件里,朱某某的名字卻再度出現,成為了學校保衛處的聯系人。
面對輿論的質疑,安徽師大紀委辦公室工作人員回應稱,朱某某的工作安排已經向相關部門報告,目前他僅僅在保衛處從事文字材料工作,其人事關系實際上掛靠在人才交流中心。工作人員還特別提到,學校此前已經對朱某某進行了處分,開除黨籍并降了職務,此次安排是因為他原本是老師,文字功底不錯,保衛處便將他借調過來,做一些基本的文字材料整理、協助送材料等工作,“等于學校就給他留了一口飯吃” 。
這一回應不僅未能平息公眾的質疑,反而引發了更多的爭議。部分網友堅決反對這一安排,他們認為,一個曾經對學生實施猥褻行為的教師,根本不應該被聘用,尤其是在校園環境中。有網友舉例說,曾經有一名強奸犯刑滿釋放后,因生活困難被老板好心安排到魚塘工作,結果老板請他幫忙送女兒上學時,他竟再次犯下惡行,將女孩強奸并殺害,正所謂 “吃屎的狗難改惡習”。讓有猥褻前科的教師留在校園,哪怕只是從事文字工作,也可能對學生的安全構成潛在威脅,一旦再次犯錯,后果不堪設想。
當然,也有網友持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覺得人都會犯錯,應該給予犯錯者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讓朱某某在校園內從事不直接接觸學生的工作,或許能幫助他重新回歸正軌,這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在現實生活中,人性復雜且多變,一個小小的善念或者惡念,都可能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就像這次事件,是給朱某某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還是埋下一顆危害學生安全的定時炸彈,誰也無法提前知曉。我們一直倡導 “人之初,性本善”,但后天的行為和選擇卻難以捉摸,關鍵在于個人的自省和社會的監督。
從學校的角度來看,其或許確實有出于人道主義的考量,想給朱某某一條生路,讓他不至于失去生活來源。然而,學校更應該清楚自己肩負的責任,保障學生的安全和權益才是首要任務。保衛處作為維護校園安全的重要部門,哪怕朱某某只是從事文字工作,他的存在也可能讓學生,尤其是曾經的受害者感到不安,甚至造成二次傷害。這種安排,無疑會讓學生對學校的信任大打折扣,也損害了學校的聲譽和形象。
從法律層面而言,雖然大學生多數已成年,但他們仍然屬于自我保護能力相對較弱的群體。我國相關法律明確規定,對性侵害未成年人的教職人員應終身禁止從事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工作。盡管大學生與未成年人在法律界定上有所不同,但在校園環境中,學生和教師之間存在著權力不對等的關系,學生更容易成為性侵害的目標。學校讓有猥褻前科的教師留在校園工作,顯然違背了法律的初衷和精神。
此次事件也反映出高校在師德師風建設和問題教師處理機制方面存在不足。對于師德紅線問題,處罰絕不能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高校應該建立更加完善的監督和處罰機制,一旦發現教師存在師德問題,必須嚴肅處理,絕不姑息。同時,在對問題人員進行安置時,要充分權衡 “治病救人” 與 “校園安全” 的關系,不能以犧牲學生的安全和權益為代價。
這起事件不僅僅是一個關于人事安排的爭議,更是對學校管理、社會價值觀以及法律尊嚴的一次深刻考驗。我們希望學校能夠認真對待公眾的質疑,重新審視這一安排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也希望每個人都能時刻自省,共同營造一個和諧、安全、公正的社會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