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車圈,沒有粽葉飄香,只有火藥味彌漫
粵港澳大灣區車展上,余承東站在聚光燈下,語帶鋒芒:“按華為的質量標準,有的車廠一臺車都不能發貨。”話音未落,全場嘩然。雖然沒有點名,但“跨界”、“流量”、“賣爆”等關鍵詞,直指缺席的雷軍和他的小米汽車。
幾小時后,雷軍在微博引用“莫言名言”:“詆毀,本身就是一種仰望。”配文小米SU7五月交付量突破2.8萬臺的喜報。戲劇性的是,他隨后悄然刪除“詆毀”一句,只留下冰冷的銷量數據。
華為與小米的戰火,從手機燒到汽車,正演變為中國科技產業最激烈的“華米二戰”。這場戰爭背后,是兩條路線、兩種思維的生死博弈。
一、十年恩怨:從惺惺相惜到刀兵相見
2012年3月,北京小米辦公室,雷軍主動約見余承東。“都是中國廠家,別互相打。”雷軍對牽線人宋濤這樣說。彼時小米手機剛起步,華為還是通信巨頭,兩人第一次見面竟是為了“避免內戰”。
那時的微博上,余承東真誠表示:“在互聯網方面還需要向雷軍學習互聯網營銷。”雷軍也回應:“華為一直都是小米學習的榜樣。”兩家關系堪稱“蜜月期”。
轉折點在2015年降臨。華為憑借Mate系列站穩高端市場,小米卻因驍龍處理器斷供陷入危機。余承東一條秒刪微博點燃戰火:“一個屌絲品牌,不甘心只做屌絲,轉去高大上品牌,恐怕是行不通的。”
雷軍則在發布會上打出“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標語,直接對比紅米Note 7和榮耀機型。火藥味最濃時,他甚至在發布會喊出“干翻華為”的口號。
手機行業的“華米一戰”,以華為遭制裁、小米印度受挫暫告段落。但兩人都清楚:戰場轉移了,戰爭還未結束。
二、汽車對決:技術信仰與流量王者的碰撞
2023年底,華為智界S7與小米SU7相繼登場,戰火正式燒到新能源汽車領域。
華為智界S7搭載頂級智駕技術,卻被交付問題拖垮:上市五個月,月銷量始終未能破千。而小米SU7上市首周就交付1093輛,迅速搶占20萬以上純電轎車市場。
余承東坐不住了。在智界S7二次發布會上,他暗諷小米:“我真搞不明白為什么很多汽車要用手機支架,后來我明白了,原來他們車導航性能不行!”
雷軍巧妙回應,在微博發起投票:“你支持車上有原裝手機支架嗎?”
最終,27萬人參與,23萬票投給支持。最高贊評論道出用戶心聲:“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
最新的交鋒更具戲劇性。余承東在車展直言鴻蒙智行“賣不過一個零頭”,盧偉冰則用“十倍投入做一輛好車”回擊。數據印證了殘酷現實:小米SU7五月單月交付2.8萬臺,而鴻蒙智行五款車型二月總銷量僅2.15萬輛。
三、思維對決:工程師頭腦與消費者思維的終極較量
余承東和雷軍代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商業思維。
余承東是技術原教旨主義者。他堅持華為的米缸理論:必須跳出舒適區,攻克核心技術。從自研麒麟芯片到乾崑智駕系統,華為每年千億研發投入筑起技術護城河。
“我們要鼓勵真牛逼,打擊吹牛逼。”余承東在演講中強調。在他眼中,汽車安全不容妥協,這也是他炮轟“某些車企”的底氣。
雷軍則是流量轉化大師。小米SU7的三層鍍銀防曬玻璃,精準擊中女性用戶,原裝手機支架解決用戶痛點。雷軍更將個人IP運營到極致:抖音粉絲超董宇輝,評論區成用戶“許愿池”。
“雷軍的營銷水平不是大師級了,而是神一樣的存在。”連老對手周鴻祎都如此評價。但雷軍清醒回應:“營銷之神的稱號受之有愧”,堅持產品是根本。
耐人尋味的是,余承東也開始學習雷軍。2024年底他入駐抖音,也開啟了營銷。
四、小米YU7發布
5月22日,雷軍迎來一個“大日子”。在小米集團15周年戰略新品發布會上,小米發布了多款新品,其中自研芯片玄戒O1、旗下首款SUV車型—小米YU7備受關注。
雷軍說,小米YU7的中文名為“小米御7”,寓意“陸地戰車,御風而行”。“小米YU7將在7月正式上市。”在發布會現場,小米YU7未公布價格,雷軍稱,“YU7價格不可能是23萬”。
火土認為,YU7的定價本質是小米“技術高端化”與“盈利生存戰”的平衡點。雷軍否定23萬絕非煙霧彈,而是向市場傳遞堅定信號——小米汽車已告別性價比時代。
火土猜想,25.5萬-32萬是技術尊嚴與商業現實的共生解。若6月上市后月銷破萬,將驗證此定價的成功。
火土認為,YU7的合理定價區間及依據如下:
- 標準版(后驅長續航):25.59萬左右
依據:電池成本對標Model Y(價差±3萬)+ 激光雷達溢價(約1萬),較SU7溢價15%符合SUV定位。
- Pro版(智駕增強):27.99萬-28.59萬
依據:參考智界R7(25.98萬)疊加小米智駕溢價,卡位30萬內主力市場。
- Max版(四驅性能):31.59萬-32.59萬
依據:雙電機+空懸成本增加約4萬,對標Model Y性能版(36.39萬)形成價格差
余承東的焦慮寫在臉上。
主要是因為小米推出的YU7大型SUV跑車,在速度和價格上與華為支持的鴻蒙智行品牌形成了直接競爭。當他宣稱“我們做的產品比他還好,你還賣不過他”時,臺下響起稀稀拉拉的“遙遙領先”呼聲。
雷軍的刪文動作同樣微妙。那句被瘋傳的“詆毀即仰望”,最終被證明并非莫言所言。流量大師也有失手時。
當余承東堅守技術信仰,雷軍玩轉流量法則,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已進入深水區。消費者用訂單投票,市場用銷量說話——小米SU7五月交付2.8萬臺的數字,比任何高管金句都更有力。
這場戰爭沒有輸家。華為的技術沉淀與小米的流量運營,恰是中國汽車產業升級的雙翼。當炮火漸息,留下的將是更成熟的市場與更強大的中國智造。
一位保安目睹了余承東用享界S9自動泊入狹窄車位的全過程。
他瞪大眼睛喃喃道:“這車真神了。”余承東笑著回應:“絕對對得起那四個字。”
臺下觀眾齊聲高喊:“遙遙領先!”
而在小米展廳,年輕情侶正在SU7前自拍。女孩興奮地對男友說:“防曬玻璃太適合我了,下單吧!”
技術信徒與流量大師的終極對決中,消費者早已用錢包投出決定性一票。
寫文不易,點擊關注,點個“贊”和“評論”唄,感謝,致敬每一個為生活奔跑的人!
析商戰,探AI,觀創業,解項目,聊八卦,有謀有略;成王敗寇,興衰浮沉,皆由己造。商海里見真章,浪潮中見未來。關注【火土輕創業】,不錯過每一篇更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