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在公關】設為“星標?”
第一時間收到公關知識
我是biubiubiu的姚素馨
來自膠原棒還沒用完的啊嘿噠公關
作為醫(yī)美用戶,看到大嘴博士發(fā)布“巨子生物涉嫌嚴重造假?!重組膠原竟然測不到!”后,本來只想吃個瓜,結果越看越好看,這哪是商戰(zhàn)啊,明明就是宮斗。
我一直吹牛逼說自己是公關界化學最好的,試一試能不能把這次的大瓜捋清楚。
01
先把幾位主人公介紹一下。
先動手的“大嘴博士”(郝宇)算是護膚博主吧,全網(wǎng)也好有幾百萬粉絲,更重要的是,他是“科研”出身,正經(jīng)香港大學化學博士,前歐萊雅科學傳播負責人,有19年化妝品研發(fā)和科普經(jīng)驗。
被他錘的巨子生物,身份是“生物科技”公司,主要吃的是美業(yè)的飯。掌握的核心技術是重組膠原蛋白,可復美、可麗金都是他家的。這輪負面影響,市值跌了100多億,還有700多億,似乎依然還是市值最高的“化妝品企業(yè)”。
被迫參賽的華熙生物,A股醫(yī)美龍頭企業(yè),主要靠透明質(zhì)酸(玻尿酸)吃飯,潤百顏是他家的。
02
大嘴博士說巨子“涉嫌嚴重造假”,重組膠原“竟然測不到”,已經(jīng)是第二次開炮。
去年5月19號、6月14號、6月18號,大嘴博士發(fā)布了3篇內(nèi)容,連續(xù)質(zhì)疑重組膠原蛋白的作用。
主要觀點是:
1)重組膠原蛋白的火爆,本質(zhì)是一場營銷產(chǎn)物,而非真正的科研突破。
2)全球頂尖科研機構及國內(nèi)正規(guī)院所、醫(yī)院,都不把這東西當回事,從來不是研究重點。
3)重組膠原蛋白不應該成為我們行業(yè)科研方向的時候。
內(nèi)容都在網(wǎng)上可見,大嘴博士視頻號沒有帶貨內(nèi)容,最容易翻,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看。
大嘴博士的表現(xiàn)方式不走激情路線,說的內(nèi)容也偏行業(yè),雖然在說重組膠原蛋白撒也不是,但在當時并沒有引起很大的關注和輿情量。
03
時隔一年,今年的5月24號中午11點多,大嘴博士決定在世界中心再呼喚一次愛,看看有沒有人聽見。
這次,博士換了角度,從吐槽重組膠原蛋白“沒用”,改成了我們先不說這個東西有沒有用吧,它都“沒加”。
俗稱,吃屎都趕不上熱乎的。
根據(jù)大嘴博士送檢的測試結果:
1)宣稱非微量添加(根據(jù)2022年實施的《化妝品標簽管理辦法》,含量≤0.1%的成分算其他微量成分),重組膠原蛋白含量應該至少有0.1%,實際檢測總含量僅為0.0177%。(不到五分之一)
2)重組膠原蛋白水解后一定會產(chǎn)生的甘氨酸,沒有測到。
更要命的是,大嘴博士測的就是巨子生物旗下當家爆款,2024年賣出24億(巨子生物全年營收55億)的“可復美膠原棒”。
膠原棒里沒有膠原?這么賽博朋克的么。
04
巨子生物反應也是相當迅速。
不到12個小時,當晚11多點,可復美官方微博發(fā)布告消費者書,否認關于“嚴重造假”、“重組膠原測不到”的所有指控。
12小時回復為什么還算快的,因為人家做了個檢驗,并把結果貼了出來。
可復美說,自己對相關產(chǎn)品進行檢測,而且特意做了“多批次”,檢測結果膠原蛋白含量均大于0.1%,意思就是“加了”,而且“量大管飽”。
同時,可復美也明牌說知道“內(nèi)部檢測結果或許無法完全打消消費者的疑慮”,所以已經(jīng)“委托多家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對該相關產(chǎn)品采用多種檢測方法進一步進行檢測”,而且“拿到最新檢測報告后會第一時間公布”。
這種找第三方,都是權威機構,又是找很多家,又是用不同方式檢測的承諾,特別管用。
憑良心說,只要含量沒有問題,這個回復就是一百昏的。
05
但,問題就是,有問題啊。
這個回復,公眾可能看著很硬氣。可是,別說人家化學博士,我一個化工學士,都想問一句:你用什么方式測的?
這個疑問來自哪里?來自大嘴博士公布了完整的檢測方式和檢測結果。
大嘴博士用的測試方式是HPLC 高效液相色譜氨基酸定量法。
名字有點復雜,不知道液相色譜沒什么關系,不知道把蛋白質(zhì)都分解成氨基酸,然后再數(shù)各種氨基酸的量來倒算蛋白質(zhì)的量也沒什么關系。
這個測試方式,你就當吃完一頓飯,我是沒看見你吃了多少,但可以數(shù)骨盤里有多少個蝦頭、雞翅骨,然后說一句,哇,真沒少吃啊。
我們也沒本事討論這個測試方式準不準,然而,大嘴博士使用HPLC這個測量方式,并把檢測方式后續(xù)處理的過程攤開來說。
可復美的回復呢,它說,Emmmm……參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醫(yī)藥行業(yè)標準YY/T1947-2025《重組膠原蛋白敷料》中重組膠原蛋白含量的檢測方法。
你覺得誰敞亮一些?
06
好了,要說個重要的點來嚇嚇你們了。
重組膠原蛋白,目前沒有明確規(guī)定的檢測標準。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有人會說,那么快點搞個標準啊。
在跟辦公室同事溝通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大家對于“檢測”存在一些誤解。其實,不是只有我們公關無能,化學有的時候,同樣無能。
沒有標準,不僅有可能是懶惰、滯后,也很有可能就是,專家們還在掐呢,定不出檢測標準。
原因相當復雜,不詳細說了。一詳細說,你們會發(fā)現(xiàn)我也不會。
記住2點就差不多了:
1)茫茫多的東西,目前還是檢測不出來的。別問,問就是不會。
2)一樣東西有很多種檢測方式,就說明基本上各種檢測方式都不完美,都有誤差。否則,早就某一種方式獨統(tǒng)天下了。
07
果然,5月26號凌晨,大嘴博士開始吐槽可復美回復里,沒有說明檢測方法。
說測了,但不說怎么測的,用什么方式測的,在化學領域的好笑程度相當于諧音梗,就是不用過腦,一聽就想笑的那種。
既然可復美不說,大嘴博士就根據(jù)他們12小時以內(nèi)能做完實驗并得到結果,猜可復美是用了“凱氏定氮法”。
“凱氏定氮法”上一次“破圈”,還是往奶粉里加三聚氰胺那會兒。
奶粉測蛋白質(zhì)含量就用了“凱氏定氮法”,喪良心非法添加三聚氰胺,就是為了將里面的氮,冒充蛋白質(zhì)分解產(chǎn)生的,從而影響蛋白質(zhì)檢測數(shù)據(jù)。
大嘴博士的意思是凱氏定氮法本身沒有問題,但化妝品配方太復雜,用這個方式測特定蛋白質(zhì)(如重組膠原蛋白)的準確含量時,不準確,進而導致結果嚴重偏高。
當然,凱氏定氮法有局限,也不等于大嘴博士用的HPLC就沒沒毛病。只能說是,大嘴博士認為HPLC更加可信,他也愿意把檢測數(shù)據(jù)公出來,接受公開討論。
公關看東西要注意看核心。目前幾種檢測方式,就跟我們換工作一樣,待過的企業(yè),各有各的毛病,沒一個省心的。你根本找不到錢多事少離家近的。
08
更好笑的來了。
過了一天,大嘴博士成為巨子生物員工以外,第一個知道他們用了什么檢測方式的人。
原因就是,巨子生物要舉報大嘴博士,就要向平臺提供相關資料,資料里面寫了檢測方式“雙縮脲法”。平臺又立功了。
5月27號晚上,大嘴博士再發(fā)微博“巨子檢測報告:一場教科書級別的自我爆錘”。
雙縮脲法到底是個什么東西呢,也不用管了。
大嘴博士的意思就是,這破方法鐵定虛高。之前猜你使用“凱氏定氮法”,還是高看你了,居然用的是“雙縮脲法”。
09
同時,即便不用大嘴博士提出,網(wǎng)友也都發(fā)現(xiàn)了另外一個問題,大嘴博士和可復美官方回復,檢測的其實不是同一個產(chǎn)品。
今年4月17號,可復美隆重發(fā)布膠原棒2.0版本。反正就是各種升級,各種更加牛逼。
注意看下名字,1.0叫做可復美Human-like重組膠原蛋白肌御修護次拋精華,2.0叫做可復美重組膠原蛋白肌御修護次拋精華液。看著很像是吧,其實就是去掉了個英文,最后加了一個“液”字。
大嘴博士檢測的是1.0,可復美檢測的是2.0。
可復美稍微看一眼,就能看出大嘴拿的是1.0的。怎么說呢,為了“自證”,直接對齊測試,是最有說服力,最直接打臉的,這個理解沒問題吧。
然而,可復美決定測2.0。
除了大嘴博士,其他成分黨KOL也有提出:2.0里面,另外單獨添加了甜菜堿,而甜菜堿是甘氨酸的衍生物。
以后,再也沒人能夠通過測不出甘氨酸來質(zhì)疑沒有重組膠原蛋白啦。隨便測,必有。
聲明,我經(jīng)常說,公關不能解決產(chǎn)品問題,還要靠產(chǎn)品解決產(chǎn)品問題,不是這個意思。
10
更有意思的是,還有網(wǎng)友發(fā)現(xiàn),膠原棒1.0版本,在各個官方店鋪里不見了。
我們也沒找到直接證據(jù)就是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下掉的,反正現(xiàn)在是沒有1.0了。知道時間點的可以評論留言說說。
當然,就是這個時間點沒的,也不能斷定可復美有壞心思,萬一正好賣完了呢。
11
大嘴博士一連串質(zhì)疑之后,網(wǎng)絡輿情發(fā)酵。
正趕上618大促,買了膠原棒的網(wǎng)友焦慮得不行。
有人表示,這種欺騙消費者的商家直接叉出去。
有人處于觀望狀態(tài),可復美不是送檢了么,那就讓子彈再飛一會。
也有不少網(wǎng)友,堅定支持可復美。
大嘴博士這邊,認為他遇到了水軍。
我們順著大嘴博士說的內(nèi)容,去看了一下小紅書上的內(nèi)容,不需要多少營銷專業(yè)知識,挺容易看出來發(fā)布內(nèi)容時間、IP、話術、貼圖過于統(tǒng)一。
貼出來,留給大家自行判斷。
5月28號,下午1點左右。IP河北的大量賬號開始發(fā)布大嘴博士的公司與華熙生物有關聯(lián),暗示大嘴博士的操作是有競品在幕后操控,把話題往“商戰(zhàn)”上帶。同時,指出大嘴博士帶過華熙生物的潤百顏產(chǎn)品。
5月28號,下午3點左右。IP河北的賬號開始出動,主要集中在說大嘴博士曾經(jīng)推薦過的潤百顏產(chǎn)品。
我跟同事說,痕跡很重,怎么這么蠢啊。
同事翻我一個白眼:你是真不知道,他們就只有這個水平的么?
行吧,是我有不合實際的期待了。
12
但是,除了散號,這么大個事情,幾乎沒有大體量級的KOL發(fā)聲。
翻到一些說話的KOL,也有不少在開頭直接掛了免責聲明,不敢直接提名字,滿臉都是:惹不起啊。
我們大概看了一下帶過可復美產(chǎn)品的博主。怎么說呢,稍微排得上號一些的博主,幾乎全部覆蓋,都是為一年55億的業(yè)績出過力的。
這種有明顯利益關聯(lián)的,自然閉麥。
我平時總說直播帶貨對于塑造品牌沒什么用。我還是太年輕了啊。要能大規(guī)模覆蓋,那就是有用的啊。
媒體方面,財經(jīng)媒體跟得比較多,垂直媒體,大媒體的相關條線,也都閉麥。跟車圈那會兒的狀態(tài),幾乎一致。行吧,要是能大規(guī)模覆蓋,都是有用的啊。
13
可復美5月24號說要送出去檢測。
檢測結果還沒出來,行業(yè)會議先來了一場。
5月30號,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科創(chuàng)中國工作委員會聯(lián)合昌平合成生物制造轉(zhuǎn)化加速中心舉辦了“復雜基質(zhì)中重組膠原蛋白檢測方法”研討會。
看到這個研討主題,我只能說一句,哇,好巧。
這個會議規(guī)格巨高,列在第一位的是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景虹。看清楚,是院士。
其他還有:原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研究員徐麗明,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戈鈞,北京師范大學化學學院教授閆東鵬,北京昌平科技園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謝新秋,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正高級工程師張兵,北京工商大學教授錄馳沖,國家蛋白質(zhì)科學中心研究員賈辰熙,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研究員巢志茂,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理化分析測試中心副研究員劉珊珊,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張貴鋒等。
反正,都老厲害了。
教授們不僅厲害,還很客氣。主要輸出的信息是“對于不同的檢測方法,與會嘉賓紛紛表示,不同的檢測方法各有特點,均有其適配的應用場景,無關新舊。”
我聽懂了,雙縮脲法雖然1883年就有了,雖然高中課本就有了,但不耽誤它依然可以老而彌堅。
張文宏在疫情期間說的話,老百姓能懂,是張文宏厲害;院士跟一群教授討論的應該像天書一樣的專業(yè)閉門研討,我能懂,那只能是我厲害了。
再給你們看下會議室現(xiàn)場。
職業(yè)公關布置一下,怎么也得20分鐘。
再看一下發(fā)布形式。
懂的都懂。
這個方式,對于公關來說不稀奇。但是,你們再去看看上面的名單,調(diào)動能力絕對一流。
哦,有一點我沒太懂,折騰了這么多人,也就出個新華網(wǎng)?是不是有點虧啊。
14
6月1號晚上7點半,一直被說成是“幕后黑手”的華熙生物正式下場,發(fā)布《關于支持郝宇博士維護消費者權益的聲明》。
這里必須要先說一下華熙生物和巨子生物的恩怨情仇了。
其實,兩家做的東西完全不是一回事,一個做重組膠原蛋白,一個做玻尿酸,不是直接競品。
但是,就像菜場里擺了兩個攤位,一個賣魚,一個賣肉,吃魚還是吃肉,你選一個。
我今天又吃魚又吃肉可以么?可以。
那為什么又用重組膠原蛋白又用玻尿酸不可以?
還記得前面我們說化妝品成分、功效復雜嗎?仔細一看某個品的成分,不僅重組膠原蛋白有了,玻尿酸有了,煙酰胺、神經(jīng)酰胺、依克多因也都有了。功能上大家各種互相重疊。
怎么說呢,涂了保濕、修復、抗衰精華,再疊加一個保濕、修復、抗衰精華嗎?我從沒聽過有人用完一支可復美次拋、再用一支潤百顏次拋的。消費者一張臉都快不夠用了。
這就導致,華熙生物和巨子生物被動變成二選一。
15
玻尿酸出現(xiàn)的比較早,技術也比較成熟,原料價格相對便宜。重組膠原蛋白,屬于“正當紅”。
因此,華熙生物最討厭的話,肯定就是“玻尿酸過時了”。
今年5月17號,華熙生物官方微信公眾號發(fā)文《概念總在重演,科技永遠向前》,駁斥透明質(zhì)酸(即“玻尿酸”)“過時論”,并公開點名9家券商研報,認為其言論嚴重誤導市場,并向證監(jiān)會反映。
華熙生物直接列出來了9家券商的10份研報。
我只能說,大小券商的底線還是有差別的。
大券商應該還是不好意思在研報標題上寫“奔赴星辰大海”這種東西,這是什么癖好?
隨后,5月21號,華熙生物再次發(fā)布微信《眼前之巔與群山之險--答媒體及各界朋友》,表態(tài)并非炮轟券商,而是誤導性“結論”伴隨著隨后興起的“玻尿酸過時論”廣泛傳播,形成了資本市場與消費市場的輿論共振,傷害企業(yè)和行業(yè)生態(tài)。
公關行業(yè)當時對于這波操作也有討論,基本覺得華熙生物的操作太老派,動靜不大。
16
結果,隔了3天,大嘴博士出來掀巨子生物了,是不是很容易覺得跟華熙生物關聯(lián)?
明確說下,我不覺得有關。
但是我猜,哪怕不是水軍,就在公眾眼中,這也是有關系的。
華熙生物可能覺得反正都要算我頭上,干脆下場得了。
6月1號晚上7點半, 華熙生物微信公眾號發(fā)布《》,很長,建議認真看完全文。
華熙生物承認與大嘴博士“有關聯(lián)”,大嘴博士(郝宇)擔任法人的柳頁醫(yī)創(chuàng),與華熙生物參與的投資基金有投資關系,屬于華熙生態(tài)的重要成員。
而且,大嘴博士5月26號向他們求助,希望得到檢測技術資源和研究支持。
前幾天為什么沒幫,別問,反正現(xiàn)在明確說了,大嘴博士是自己人,更要保護。
我覺得這個說法挺OK的。不是所有回應都要選擇“摘干凈”的。
17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華熙生物是在說,我手里也捏著一大堆檢測報告呢。
6月1號下午1點多,大嘴博士催更過可復美曬檢測報告。已經(jīng)9天了,其他第三方報告還沒有出來嗎?而且,大嘴博士也說,他自己手里還有其他報告。
檢測報告,就是這個事件的核心之一。
所以,華熙生物和大嘴博士手里明明還有報告,但不首先使用報告是吧,就等巨子生物發(fā)了之后準備打臉?
注意哦,大家檢測出來的結果如果差異很大,這個事件的熱度鐵定會進一步上升。
現(xiàn)在很多人不用相關產(chǎn)品,這事兒還是消費者是不是冤大頭的問題。一旦檢測機構卷入,檢測結果出現(xiàn)重大差異,就是資本只手遮天、“我還能信誰”的問題了,屬于社會公共話題,真正一發(fā)不可收拾。
18
華熙生物還表示:并將向各大行業(yè)協(xié)會、國家藥監(jiān)局、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國家網(wǎng)信管理部門和公安部呈報相關情況,如相關事件處理中涉及公權力濫用,華熙生物將直接向監(jiān)察機構舉報。
這么彪悍,也不多見。
19
6月1號更晚一些,可復美甩出一份《巨子接受“大嘴博士”(郝宇)所用檢測機構道歉,但將追究造謠者法律責任》。
大嘴博士使用的檢測公司是上海東譜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關于這份檢測報告,機構明確了幾個重點:
1)不讓大嘴博士使用報告。這個報告的用途劃分是“對內(nèi)”,不是公開。而且,大嘴博士送檢時候是騙人的“沒有告知真實意圖”。這層意思翻譯一下,要是知道你會公開發(fā),我們就不給你做了。
2)我們是根據(jù)拿來的樣品做的測試,樣品是不是真實的,我們不知道。檢測結果局限性,準確性你們自己心里有數(shù)。
3)對“可復美”品牌及巨子生物公司的聲譽造成了損害,東譜檢測對此深表遺憾。
你用全文搜索,找不到任何“抱歉”、“道歉”、“表示歉意”的字眼,也讀不出這個意思。
猜了半天,應該就是把“深表遺憾”當作道歉了吧。
“曲解”是很常見的手法。不知道其他公關用不用,會不會覺得很聰明,我反正堅決不用。
公關風格代表企業(yè)風格。巨子生物在我心中的形象,很清晰了。
20
有人說,這是檢測機構被策反了,是“反水”。
其實,檢測機構從頭到尾就是很單純地不想蹚渾水,不想被連帶,不想承擔責任。賺你多少錢啊,跟你一起操這個心。
告訴大家一個冷知識,個人不能送檢食品藥品,有媒體做過報道。
不相信的,可以去送送看。
對此,大嘴博士還有一段表述:
重壓之下的檢測機構,依然堅守著科學最后的尊嚴,相信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巨子生物這次對我合作檢測機構施壓的目的,絕不僅僅是針對我個人或某一份報告。他們企圖通過這種赤裸裸的施壓,制造一種寒蟬效應!
讓全國的檢測機構都噤若寒蟬,不敢再對產(chǎn)品真實性發(fā)出任何質(zhì)疑的聲音!
21
鬧到這個程度,監(jiān)管部門是一定要出面的了。
西安市市場監(jiān)管局高新分局相關人士回應媒體表示:事件已經(jīng)開始關注,并對上級部門做了匯報。
陜西省監(jiān)管部門回應表示:已關注到這個事情,目前業(yè)務部門正在核查。
官方,是可以讓檢測機構出結果的。
坐等結果。
特別想看跨省、跨國機構的結果。
22
還記得么,檢測報告只是在說是否含有的問題。
有人說,你管它有沒有呢。即便足量添加,又如何?
如果看完前面的7000字,你還在,那么我們說點更要緊的。
關于重組膠原蛋白,更大的爭議是在,它怎么進入真皮層。
真正富含膠原蛋白的真皮層,藏在0.3mm的深處。是的,0.3mm已經(jīng)是“深處”了。
巨子生物是從醫(yī)美行業(yè)殺回普通化妝品的。
在醫(yī)美醫(yī)療領域,使用重組膠原蛋白沒撒問題,因為處于“破皮”狀態(tài)。別問怎么通過表皮層的,表皮層都破啦,挖了個洞,走隧道進去的!
但是,對于沒有問題的皮膚來說,分子量超過500道爾頓(Dalton)東西,就被擋住了。
結構復雜的重組膠原蛋白,可以達到30W道爾頓,常規(guī)也有個幾萬。
為了回復透皮問題,做重組膠原蛋白的幾家,都有自己的解釋。
創(chuàng)健醫(yī)療是用合成生物學理念構建專屬底盤微生物。
錦波生物是選取人體天然III型膠原蛋白CO3A1基因的關鍵片段區(qū)483aa-512aa進行重復拼接重組,充分發(fā)揮了水溶性強、生物活性高的特點。
巨子生物的做法是通過研制分子量只有217道爾頓的Mini小分子重組膠原蛋白肽段,由三個氨基酸構成,如GAA(甘氨酸-丙氨酸-丙氨酸),進一步復配成C5HA組合后,達到直補和促進內(nèi)源性膠原蛋白的表述。
23
昨天看資料,我就是看到這里徹底懵逼了,也算是明白了為什么大嘴博士追著問“將二肽命名為Mini小分子膠原是否在扭曲科學概念?”
給你們看張圖。
蛋白質(zhì)和肽,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肽有用,本來就是被驗證的。但你賣的是蛋白質(zhì)啊。
這就相當于,你說中藥有用,一看成分里面加了抗生素。抗生素有用我知道的啊。
膠原棒升級后,從4種重組膠原蛋白升級到了5種,我們?nèi)シ斯俜綄?種重組膠原蛋白的注釋,分別是:天然序列重組IV型、天然序列重組I型膠原蛋白、天然序列重組III型膠原蛋白,重復序列重組I型膠原蛋白、Mini小分子重組膠原蛋白肽。
Mini小分子重組膠原蛋白肽,明晃晃的就在5種重組膠原蛋白里。
上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