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海/素材,伊河生活/整理,故事情節合理虛構】
事情雖然過去18年了,但07年夏天我和4位戰友回到闊別二十多年的老部隊,當團長的戰友江長春在熱情接待我們之后,竟然當著那么多的人面教訓我們,而我
們卻笑呵呵地一點也不生氣,至今想來仍覺得有意思。
2007年8月的一天,我和我們連一起退伍的4位戰友一起,相約回到闊別二十年的老部隊。
去之前我,我們就已經知道當年的戰友江長春,不僅還在這個團里,而且如今已經是這個團的團長了。
令人欣慰的是,當江長春聽說我們幾個戰友想回老部隊營區看看時,他爽快地說,歡迎老戰友們隨時回來……
說起江團長,我和他認識于新兵分配到三連。
那是1987年11月,我們參軍來到豫西周山上的一個步兵團,新訓結束我分到三連當戰士。
當時和我們潢川縣這批兵一起到三連的,還有陜北一個從沒聽到過名字的縣---子長縣的十幾個戰士,由于是同一批兵,因此到三連后,無形中我們就進入了競爭中,盡管我們語言不太通,但無論是軍事訓練,還是打掃衛生、出公差等具體工作,競爭得厲害,看誰表現得更突出……
時間一長,我和子長縣的江長春成了兩個地方新兵訓練成績和各方面表現都最突出的兵,有意思的是,連隊竟然同時讓我們兩個人在第二年都擔任了副班長。
沒想到,到了1989年老兵退伍后,我和江長春同時擔任班長工作。
從此,我和江長春分別帶領各自所在的班暗中比拼起來,看哪個班軍事訓練成績更好,哪個班管理得更好。一番比較下來,我帶的班軍事訓練成績稍好一些。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1990年在全師軍事比武中,我們班一名戰士在訓練中扭傷了腳,拖了全班的后腿,江長春所在的班贏得了第一名的成績。
實際上,包括連隊干部在內,在比武前對我們班寄予很大希望,因為在三個項目
中,我們比江長春他們班有優勢,但意外出現后,我們班的成績一下子下來了,而江長春他們班竟獲得理想的名次。
令人意外的是,軍首長也觀摩了這次比武……看到部隊生龍活虎的樣子,軍首長十分高興,比賽結束上級通知,獲得第一名的先進班班長直接由士兵提干,對于這樣的結果,團首長都感到意外,因為歷屆比武很少出現這樣情況的,但上級命令已經下達,江長春直接成了我們的排長。
比武結束后,連隊和班里的同志們為我叫屈,說如果班里戰士腳不扭傷,那也許提干的就是我了……
對于戰友們的安慰我很感謝,但我知道,出現這樣的結果,雖然帶有偶然性,但我對江長春這個人也比較佩服,他為人仗義,而且不僅在班里,就是在連隊也頗得大家的好評。我們倆彼此都有好感。
這一年是我服役的第三年,作為一名城鎮兵,我退伍回去能安排工作,不提干也沒關系,但在退伍前,連隊領導看我這個優秀班長確實為連隊做出了貢獻,于是沒有經基層推薦,連長和指導員在支委會上直接點名給我立三等功,算是對我當班長一年多取得成績的彌補。
年底,我退伍離開了部隊,而江長春留在部隊。我退伍那天,江排長提著我的行李箱,一直把我送到火車上……
退伍后,我被安排到縣城一所中學后勤辦公室工作,雖然工資不高,但環境好,整天面對著老師和孩子,工作也相對輕松一些,后來,在學校老師的介紹下,我和一位老師處上了對象,一年后我們成了親。
學校一年有兩個假期,但學校后勤辦老師卻在同學們放假休息的時候最忙,我們忙著整修學校的教室,器械場,包括修路和更換電燈電扇,治理屋頂漏雨……
清閑下來的時候,我時常想到在部隊的經歷,想起戰友,周末的時候和縣城里的退伍戰友小聚,一起回味難忘的部隊生活,都幻想著啥時候能回老部隊看看……
2007年8月,學校正值假期,維修任務不重,我便和戰友們約好重新回到部隊看看。這個事情大家已經說了很久,如今各方面條件都具備,我們終于能回老部隊了。
早在兩年前,我們就已經知道江長春已經是我們老部隊的團長了。得知他當團長后,我和他打過一個電話,說了戰友們十分想念龍麟路旁邊那個部隊大院,開玩笑說,晚上做夢經常夢到營區里的道路、營房……
盡管二十多年沒有見面,但電話中的江長春仍舊是往日爽朗的笑聲,他熱情地說,歡迎各位老戰友方便時重回部隊,老部隊有大門始終對戰友們敞開!
我們一行5人開著車,下午5點多到達營區門口時,已經有一個中尉在等著,中尉說團長已經安排好了,說完直接把我們往部隊的招待所領……
汽車進了營區,馬上就感覺濃烈的軍營氣息,一切是那么熟悉,但又感到陌生。營區格外整潔,過去的營房幾乎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整齊的樓房,就連樓后的涼衣廠也成了制式不銹鋼的那種。
看著路邊匆匆而過和孩子年齡一樣大的戰士,我們都感嘆到,老了……
我們剛進入房間不久,走廊上就傳來一個洪亮的聲音:大海啊,歡迎你們過來看
看,緊接著一位佩戴上校軍銜的魁梧軍官大步流星走進我的房間,兩雙大手緊緊握在一起。
二十多年沒見面,江長春完全變了一個人,變得更加開朗、自信而威嚴。
戰友相見,分外高興,我所在的房間成了大家敘舊的場所……長春看了看表,一揮手說:走,咱們邊吃邊說……于是,我們一起走進旁邊的餐廳。
為了讓我們吃好喝好,江長春還安排了4個團領導和機關同志陪同,看到一桌子的菜,我們倍感溫暖……
吃到中間,我給同來的一位戰友示了個眼色,他說出去方便一下,隨即就離開了餐桌……來的路上,我們已經商量好,到部隊來住的費用江團長負責算了,但飯錢我們得結,不能給老戰友添麻煩。
我的這位戰友悄悄出去把飯錢結了。
第二天中午,我們也是這樣操作的。
但是,吃過中午飯江長春卻站在飯店外面,對我們幾個教訓起來:你們幾個來老部隊看看,還偷偷出去把飯錢給結了,這不是打我的臉嗎?我和戰友們卻笑呵呵地說,我們能進來看看就很滿意了,再麻煩你出錢,多不夠意思……
正說著話,我的手機響了,原來是我的老連長打來了電話,他如今是附近一個市里的科長,已經退休了,他聽說我們幾個回來了,就想請我們過去坐坐……
江團長接過電話,大聲說:老連長,劉大海他們幾個有個很大的毛病,就是吃飯中間會搶著付飯錢,說完,他和電話那頭的老連長哈哈大笑。
老連長說,我請他們吃飯,他們敢付錢!
前些年,老連長和夫人曾到我們這家玩過兩天,我和戰友們給他們一家安排吃住行,臨走還給他準備了禮品。老連長非常感動!
令人感動的是,當天下午老連長的兒子開著車來接我們。到了他安排的飯店后,老連長直接說:劉大海,收銀臺在那邊,你去結賬吧!
老連長上來就弄得我們哭笑不得,我們再也不敢提結賬的事情,一切只能聽從老連長的安排了……
事情過去了二十多年,但這件事情一直溫暖著我,縱然時空隔絕,但戰友情誼真
摯而濃烈,如一壇美酒滋潤著我們漸漸老去的歲月。
【素材來源于提供者。根據真實事件和人物采寫,部分情節合理虛構,主人公化名,圖片源自網絡,聯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