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給人推薦專業的專家。關于如何選大學,如何選專業,網上有很多經驗分享和報考指南,雖然這類分享或指南中的“大實話”有時過于現實,甚至有點功利,但是有一些還是有參考價值的。
在多數情況下,家長給孩子推薦專業傾向于現實:哪個專業好找工作?找到的工作最好是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同學們自己則可能更加理想:根據自己喜歡學的科目選專業,可能沒想太多別的。
我覺得,選專業首先還是看特長和興趣愛好。特長比較好找:高中的時候學哪科最省力,高考之后看看大學課程,是不是也不太難。不過興趣愛好,我建議大家要仔細想一想。其實一個人的興趣愛好范圍可能比他自己意識到的廣泛得多,未必非一科不學。不妨多了解一些方向,比如多看一些專業方向,進一步了解自己是不是其實對很多方向都感興趣。如果興趣多,選擇也就廣。
那就業現實如何呢?
在選大學專業的時候,想要準確預估未來就業時的情況是非常困難的。本科四年,各個專業的熱度可能出現巨大變化。如果再花兩三年讀碩士,又花三四年讀博士,十年之后的就業市場,當下沒人能夠準確預測。所以,選特別熱門的專業時,請再三考慮。如果這個專業可能只是一時的熱門之選,是否有必要頂著巨大的競爭壓力堅持選它。
另外,咨詢選專業專家時,同學有時可能聽不到“大實話”,這也是選專業的難點之一。如果你去問大學中的老師,哪個專業好找工作?這個老師會傾向于告訴你,自己的專業就很好找工作(如果你問的是來中學招生的大學老師,那就更是這樣了)。這也未必是“忽悠”你,畢竟這個老師自己找到工作了,存在幸存者偏差。
再有,中學喜歡或擅長學習某一科,和大學還喜歡或擅長學習這科,未來就業喜歡或擅長從事專業對口工作,是完全不同的。某個專業的對口工作可能在實驗室里、工廠車間里、深山老林里,但是學習的時候,全都被投射在書本和習題里,兩者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選擇專業時除了考慮興趣和特長,還需對未來進行預判。
當然,選專業并非不可知論。從現在,也能看到未來的趨勢。如果你是某行業中的資深從業者,判斷力非凡,那么對該行業及相關專業的判斷肯定是相對準確的。不過,如果你對某個行業并不了解,我有以下兩個建議。
第一,和大家分享我的“找工作難易分析”[注]:打開一個主流大學官方主頁,找到你感興趣的專業的頁面,一般能查到該專業的教授名單。看其中助理教授的履歷(他們的入職時間較短,所以能反映較新的情況),看他們在博士畢業后,是不是可以直接獲得教職工作,還是要做博士后才能當教師。多看一些人,因為這樣隨機誤差較小。這些人做博士后工作的平均年限,就體現了這個專業找工作的難易程度。需要做博士后工作的時間越長,說明博士畢業后需要“排隊”等待穩定工作的時間越長。那么,這個專業可能越難找工作。
第二,我個人對未來的膚淺判斷:未來,隨著中國越來越多的企業從“跟隨”走向“引領”,研發崗位會大幅增加。大家可以看看,目前僅是華為和幾個互聯網“大廠”,就提供了大量的研發崗位。我相信,未來在各個領域會有越來越多這樣的企業提供相應的研發崗位。
不過無論如何,我覺得在盡量拓展興趣的基礎上,選專業應先考慮興趣,再考慮和現實做平衡。因為如果去學一個自己不感興趣的專業,很難學好,也很難發揮自己的潛力。這樣一來,再好的專業,對自己也未必就好。大學,畢竟還是追求夢想的地方。
(本文摘編自《大學之道: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第一章第二節“讀大學,選什么專業?”,有刪節,標題為編者所加)
注:看上去這個“找工作難易分析”只體現了找大學教職工作的難易程度。但其實它對畢業生找專業對口的工作的難易程度也有所體現。這是因為,如果一個專業的大量優秀畢業生都能找到不錯的工作,那么這個專業找教職工作的難度也會隨之下降,于是做博士后工作的年限也會降低。
書名:大學之道: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
?♂? 作者:王一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結合自己多年來在高等教育第一線工作的親身經歷和教學經驗,向讀者介紹提高大學學習效率和生活質量的理念和方法。本書旨在為即將步入大學的高中生和處于迷茫階段的大學生提供客觀有益的指引和建議,幫助他們度過充實且有意義的大學生活。本書從學習、能力、社會、科研四個維度介紹大學生應該如何規劃大學生涯,包括建立中學與大學的課程銜接,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路徑,有效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鍛煉自己的多方面能力,充分認識科研與其他行業的工作等。本書不僅是大學生的生活指南,更是大學生個人成長和未來發展的寶貴指南,非常適合即將步入大學的高中生、在校的大學生及想要好好規劃人生的讀者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