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政策松綁與技術突破,中國無人物流車行業正經歷爆發式增長。5月30日,無人車視界發布《2025年中國無人車企業排名榜》。報告顯示,新石器無人車、九識智能、毫末智行排行前三,頭部企業通過全棧自研、場景深耕與成本控制構建競爭壁壘,行業加速分化。
基于技術實力、商業化進展、創新能力等多維度,綜合排行榜如下:
No.1新石器
作為全球首個實現L4級自動駕駛物流車規模化量產的企業,新石器憑借全棧自研技術覆蓋物流、零售、安防等超100個場景,自研模塊占比達90%。其最新一代X6車型搭載12個攝像頭與1顆激光雷達,實現360°環視120米感知能力,可在-30℃至55℃極端環境穩定運行。目前新石器已累計交付超4000輛無人車,2025年計劃交付超1萬臺無人車。近期完成的10億元C+輪融資將進一步支持其“萬輛軍團”全球部署計劃。
No.2九識智能
九識智能以高精度感知與全棧自研技術著稱,其Z2車型搭載4顆禾賽AT128激光雷達。2025年一季度,九識智能完成1億美元B3輪融資,用于下一代產品研發與全球市場拓展。在無錫、昆明等地的城配場景中,其無人車通過“車柜分離”模式實現驛站自動裝卸,配送效率提升1倍以上。
No.3毫末智行
毫末智行的“小魔駝”無人車以低成本解決方案見長,L4級技術適配24小時配送,成本降至10萬元以下。其成都智能工廠支撐萬臺級量產,通過與長城汽車的協同研發,實現線控制動系統與自動駕駛算法的深度整合。在成都龍泉驛區的測試中,“小魔駝”夜間配送占比達40%,單日最高處理量突破1000件。
No.4京東無人車
京東物流第六代智能配送車搭載感知大模型,覆蓋30城社區與商圈,通過輕地圖技術降低對高精地圖的依賴,路徑規劃效率提升40%。其“無人車+快遞員”混合配送體系在杭州試點中,快遞員日均派單量提升30%,單件成本下降0.05元。
No.5菜鳥小蠻驢
達摩院AI技術驅動的“小蠻驢”具備類人認知智能,反應速度達人類7倍,覆蓋200+高校與社區。其獨特的“原子柜”方案實現快遞精準匹配驛站,消除錯拿現象,車隊規模超500輛。在浙江德清的測試中,“小蠻驢”通過5G-A網絡實現隧道內精準定位,配送時效提升20%。
No.6美團無人車
美團無人車在北京順義區累計配送超百萬單,服務100+社區,政策驅動下實現合規化運營。其與星網宇達合作開發的慣性導航系統,使無人車在復雜路況下的定位精度達厘米級。2025年,美團計劃在上海、深圳等超一線城市擴展無人配送網絡,覆蓋更多即時零售場景。
No.7行深智能
行深智能的末端物流車與廠區物流車全棧自研,覆蓋L4級多場景。其“換熊+原子柜”方案通過模塊化設計降低30%成本,在湖北仙桃的郵政試點中,市占率超70%。行深智能還與云內動力合作開發新能源動力系統,適配礦區、園區等復雜環境。
No.8白犀牛
白犀牛第二代無人車在北上廣深等超一線城市常態化運營,綜合解決方案成熟,覆蓋商超、生鮮即時配送。在三亞的測試中,其無人車單次充電續航120公里,日均配送300-500件,幫助快遞員節省50%的運輸時間。白犀牛還與順豐合作,在無錫試點“人機接駁”模式,配送效率提升1倍以上。
No.9馭勢科技
馭勢科技的U-DriveR平臺支持L3-L4級多場景部署,賦能出行與物流生態,2025年訂單覆蓋機場、港口等場景。其與廈門金龍合作開發的自動駕駛物流車,可實現自動巡航、變道超車及精準停靠,在贛州、蘇州等地常態化運營。馭勢科技還通過車路協同技術,在重慶落地全國首個L4+I4級智能調度系統。
No.10智梭科技
智梭科技以靈活場景適配與模塊化設計見長,L4級低速終端定制化能力強。其無人車在快遞接駁與封閉園區場景中表現突出,通過IDV通用底盤降低跨領域擴展成本,合作項目超50個。
展望未來,具備規模化量產能力與全鏈條技術整合優勢的企業將主導市場重構。我們預測,2025年中國無人物流車市場規模將突破490億元,2030年達2634億元,年均增速超40%。隨著技術迭代與生態完善,無人車有望成為智慧城市的基礎設施,重塑全球物流產業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