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政府對華加征關稅的背景下,中國潮玩巨頭泡泡瑪特卻逆勢而上,其最新推出的LABUBU 3.0系列在全球引發搶購狂潮。
4月25日發售當天,從洛杉磯到倫敦,從米蘭到東京原宿,各大城市的泡泡瑪特門店前都排起了蜿蜒的長隊。
如今,出國旅行順便買一只Labubu回國,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從東南亞海島到歐洲藝術圣殿,從北美購物中心到新加坡地標景點,泡泡瑪特正將潮玩文化深度嵌入全球旅游生態——
01
現象級增長
海外營收占比躍升至38.9%
根據最新財報,2024年泡泡瑪特海外及港澳臺業務營收達50.7億元,同比激增375.2%,收入占比從2023年的18%躍升至38.9%。
這一數據背后,是東南亞市場619.1%的爆發式增長(營收24億元)、北美市場556.9%的增速(營收7.2億元)以及歐洲市場310.7%的擴張。2025年一季度,海外營收延續475%-480%的爆發態勢,印證了其全球化戰略的強勁動能。
在巴黎盧浮宮,泡泡瑪特成為首個入駐該藝術殿堂的中國潮玩品牌,單店銷售額屢創新高;在越南巴拿山樂園,主題門店與游樂設施形成深度聯動,吸引游客將潮玩納入必購清單;英國牛津街旗艦店開業首月客流量突破20萬人次,相當于倫敦地標景點年均客流的1/10。這些數據表明,泡泡瑪特已從商品零售商進化為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剛在盧浮宮泡泡瑪特商店“搶”到限定版labubu的小曾告訴旅業鏈接編輯,這次歐洲之旅,自己專門把盧浮宮的泡泡瑪特列為必選項,為了搶到本次上新做足攻略,“甚至盧浮宮可以不逛,labubu限定必須搶上”。
02
場景革命
用體驗構建文旅新形式
泡泡瑪特在海外的創新在于將零售空間轉化為文化體驗場景。
2023年9月,泡泡瑪特在北京朝陽公園開設了國內首個沉浸式IP主題樂園——泡泡瑪特城市樂園。該樂園占地4萬平方米,融合MOLLY城堡、LABUBU精靈部落等IP場景,開業首月游客量與營收即“可圈可點”。
其定位對標日本吉卜力三鷹美術館,成為粉絲朝圣的“文化包裹感”空間。游客可與等身大IP人偶互動、參與精靈勇士訓練營演出,甚至帶動親子客群“入坑”消費。這一模式不僅填補了中國原創IP主題樂園的空白,更成為北京入境游熱門目的地,海外游客占比近10%,顯著提升亮馬河文旅經濟帶吸引力。
2025年北京-新加坡“雙城計劃”中,泡泡瑪特將北京坊、明城墻遺址等文化地標與新加坡魚尾獅公園、濱海灣金沙結合,打造沉浸式打卡路線。游客在歷史建筑前與LABUBU雕塑合影,在購物中心參與PTS潮玩展,這種“文化IP+地標場景”的融合模式,使潮玩成為城市旅游的新敘事語言。
在東南亞,泡泡瑪特與越南峴港會安古城、印尼巴厘島庫塔海灘等景點合作,推出限量版地域主題產品。數據顯示,2024年東南亞游客購買潮玩的人均消費達127美元,較普通游客高出40%。這種“到此一游”的消費升級,印證了潮玩作為旅游紀念品的情感價值重構能力。
互聯網上,不少人交換著自己去海外購買泡泡瑪特城市限定產品的心得體會,像小曾一樣將泡泡瑪特門店列為旅游目的地的人并不少見。足以見得,泡泡瑪特門店的全球布局,實質是“以IP為錨點的文化目的地網絡”,推動著更多年輕人的旅游動機從“觀光”向“IP朝圣”蛻變。
03
文化出海
從“做產品”到“講故事”
THE MONSTERS、MOLLY等原創IP的全球化突破,標志著中國潮玩從“產品出海”到“文化出海”的質變。
2024年,LABUBU系列在北美市場營收占比達14.3%,其搪膠毛絨產品海外售價較國內翻倍仍供不應求。在TikTok平臺,#LABUBU話題播放量超15億次,衍生出大量用戶創作內容,形成獨特的數字文化景觀。
更值得關注的是,泡泡瑪特通過簽約國際藝術家、開展本地化聯名,構建起跨文化IP矩陣。
北美藝術家Libby創作的Peach Riot系列,2024年貢獻海外營收的8.6%;與日本橫山宏合作的Ma.K機甲系列,在東京秋葉原引發排隊搶購。這種“全球創意+中國制造”的模式,打破了文化壁壘,讓潮玩成為跨文化對話的媒介。
泡泡瑪特的崛起,同樣也在重塑全球文旅產業鏈。在供應端,其AI預測系統將庫存周轉率提升40%,使旅游零售擺脫“高庫存、低周轉”困境;在需求端,會員體系與跨境支付打通,實現“線上種草-線下體驗-社交分享”的消費閉環。
而依托Shopee等平臺消費數據,泡泡瑪特精準定位旅游城市拓店。例如由于Lisa的帶貨,泰國2024年4月流量激增3倍,泡泡瑪特隨即加碼曼谷快閃店;菲律賓2024年10月流量翻倍后,泡泡瑪特也迅速簽約當地明星推廣。這種“快閃店試水→數據分析→重投入”模式,成為文旅商業融合新范式。
對旅游目的地而言,泡泡瑪特的進駐直接拉動客單價。新加坡濱海灣金沙數據顯示,潮玩店周邊商鋪銷售額增長23%,游客停留時間延長1.5小時。在巴黎,盧浮宮店帶動周邊文創產品銷量增長35%,形成“藝術+潮玩”的消費集群效應。
展望2025年,泡泡瑪特計劃新增100家海外門店,重點布局中東、歐洲市場,并推出高端藝術系列(單價500元+)和元宇宙數字潮玩。摩根大通預測,其海外銷售額2025年將增長152%,2027年占總收入比重達65%。這意味著,中國潮玩將從旅游消費的“點綴品”進化為“必需品”。
當Z世代游客在羅馬西班牙臺階手捧MOLLY手辦打卡,在曼谷湄南河畔收集SKULLPANDA盲盒,潮玩已超越商品屬性,成為記錄旅行記憶的文化符號。這場由中國人發起的潮玩革命,或許正在書寫世界文旅的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