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人口數據在繼續跌落深淵,最可怕的是社保系統的崩潰,意味著窮了一輩子,可能會窮到死。
作者:李捷(抱樸財經評論員)
日本人民這幾天心情復雜,因為新的人口信息又給了他們一記重錘。
日本官方數據顯示:
日本2024年的總和生育率(顯示一名女性一生生育孩子的數量)為1.15。較上年(1.20)下降0.05個百分點,連續3年創歷史最低,遠遠低于維持人口所需的“約2.07”。
2024年在日本出生的日本兒童人數同比減少5.7%,降至68萬6061人,自有統計數據以來首次跌破70萬人。
從理論上來說,未來遙遠的某一天日本人口減半不是問題。
日本政府也在采取種種措施,但趨勢真的很悲觀。
01日本年輕人正在躺平中
日本是怎么走到這一步的?原因之一就是太卷了,不給年輕人出路。
眾所周知,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經濟崩了,然后年輕人經歷了十年的“就業冰河期”,很多年輕人找不到正式工作,只能打零工,沒有很好的社會保障。
現在這批人逐漸老了,但還不能退休,因為退休金不夠用,只能活到老,干到老。
作為世界上老齡化程度最深的國家,日本早在1970年代就著手提高退休年齡,迄今日本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已從上世紀70年代的60歲提高到65歲。
從90年代初到后面的三十年,日本實際上經歷了“失去的三十年”,存款利率極低甚至某個階段為負值(但在實際操作中仍有微息),即使如此,日本人依然瘋狂存錢。
▲日本的1年期存款利息變化
他們為什么存錢?為內心的安全感存錢。他們知道未來的養老要靠自己。果然,如今的日本把退休年齡延遲到了65歲,有的人甚至70歲都不能退休。
日本幾代年輕人經歷了這樣的“失去年代”,被社會教育、毒打,他們又長期生活在等級社會中,所以,他們用消極、沉默來反抗、逃避。
眾所周知,在日本要讀好大學是很不容易的,一定要卷成績。
日本教育的內卷程度呈現出兩極分化態勢:富裕階層通過高投入參與激烈競爭,而普通家庭則因階級固化逐漸退出賽道。這種分層源于歷史政策影響、經濟結構變化及外來移民的沖擊,共同加劇了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衡性。
富裕家庭投入巨資用于私塾、補習班,從保育園階段開始拼名校。而越來越多的家庭,包括中產家庭在教育上已經躺平。
日本教育內卷并非全民參與,而是集中在重視教育的階層,疊加歷史政策遺留問題和社會結構矛盾,形成獨特的"折疊式內卷"生態。
即使進入職場,年輕人也面臨“年功序列制”的碾壓,年齡大的同事的收入、資歷甚至年終獎都比年輕人高。
房子、存款大部分都在中老年人手中,所以,年輕人在職場上也躺平,世界是中老年人的,我就不奮斗了:下班后就是看漫畫、打游戲,或者去居酒屋喝得酩酊大醉。
年輕人早上醒來繼續去上班,繼續去當韭菜,繼續去對領導、老同志點頭哈腰,這樣的人生慘無人道。
所以,他們不談戀愛、不結婚、不生娃、不存錢、不買房,百年之后,一把灰撒入大海,也是快活過一生的普通人結局。
為什么要生個孩子來做韭菜,自己掙錢自己花不香嗎?
日本的年輕人沒有大局觀,覺悟不行,直接體現在結婚數據上:
2024年日本的結婚登記數比上一年增加2.2%,達到48萬5063對。結婚登記數連續兩年低于50萬對,處于戰后第二低水平。
在日本,未婚生育的人很少,非婚生子的比例僅為2.5%(2023年)。未婚和事實婚姻難以生育和育兒的社會規范根深蒂固,婚姻數的減少將直接導致出生人數下降。
少子化,其實是不可逆的。
02多行業崩潰正在進行中
本來,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于2023年4月發布的未來人口推算(中位推算)認為,2024年的出生人數為75.5萬人,出生率為1.27。出生人數跌破70萬人本應是14年后的2038年。
現實是:2024年的出生人口就跌破了70萬。
而死亡人口越來越多:
2024年日本的死亡人數增加1.9%,增至160萬5298人,人口自然減少(出生人數與死亡人數之差)為91萬9237人,均創出歷史新高。
1年內減少了與香川縣人口(91萬6000人)相同的規模。
誠如本文標題所示:《崩潰中:一年消失一個縣的人口》。
這不是標題黨,是殘酷的日本現實。
多個行業的崩潰正在進行中,因為勞動人口越來越少了:
日本媒體的報道顯示:日本的勞動力人口2023年為6925萬人,從2035年開始進入減少階段,2050年將降至6287萬人,等于少了638萬人。
日本的老齡化有多嚴重?
日本目前已步入超高齡社會,2024年7月總務省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月1日,65歲及以上老年人占總人口的比例接近30%,人口總數為1.2156億,較2023年減少86萬人,連續15年呈下降趨勢。
也就是說在日本遇到三個人,就有一個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
這意味著醫療系統的壓力很大,老年人一多,醫療支出就多,還需要更多醫生,但是勞動力在快速消失,包括醫生。
還有護理的人手也嚴重不足,這也是個大麻煩。
至于交通領域,你會看到越來越多的老司機,白胡子白頭發,可能開著開著就沒啥精神了。
但是,你敢上自動駕駛的車嗎?至少在目前,很多人是不敢的。
日本想了很多辦法,包括發各種補貼刺激生育,但是沒啥用。
2025年,日本1~3月的出生人數(包括外國人的速報值)比去年同期減少4.6%。
日本政府呼吁“進入2030年代之前是逆轉少子化的最后機會”,沒人聽,大多數人都做壁上觀。
其實大家都知道,沒有可能逆轉,日本的人口數據在繼續跌落深淵。
03最可怕的是社保系統崩潰
對于日本普通人來說,最可怕的是社保系統的崩潰,意味著窮了一輩子,可能會窮到死。
日本當然也在想辦法,但其實都是大家知道的三板斧:
第一,呼吁更多人加入繳納養老金。為了減輕養老金支付壓力,將臨時工、兼職人員等靈活就業群體納入繳納厚生年金保險人員范圍。
第二,鼓勵老年人活到老,干到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日本鼓勵老年人延長工作年限,推遲領取年金,領取年齡最大可延遲到75歲。2013年,修訂《高齡者雇傭安定法》,將法定退休年齡提高至65歲,這是法定退休年齡。
但是還沒完,還在鼓勵企業雇傭高齡員工,比如,2021年4月,再次修訂《高齡者雇傭安定法》,推動企業為員工提供工作機會至70歲。
2024年,修改的《高齡社會對策大綱》推動企業將退休年齡從65歲延長至70歲,并通過稅收優惠等措施支持企業予以實施。
結果就是:65歲以上勞動人口比率有所提升,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加,達到914萬人。
65歲還要工作,你開心嗎?不開心!還不是因為窮。
第三,日本的政府養老投資基金(Government Pension Investment Fund,簡稱 GPIF)資金主要源自公共養老金(國民年金與厚生年金)中當下無需用于支付的款項。
面對老齡化帶來的養老金支付壓力,GPIF涉足國內外股票、債券、房地產、基礎設施及另類投資等多元資產領域,借助股票、外國債券等多樣化投資手段,力求提升養老金資產收益。
但是,它要是收益不理想,甚至某些年度是負收益呢?千萬不要說不可能。
作為公共養老金的補充,日本還設有iDeCo和NISA等個人養老金。
所以,日本人民的命運是:上班的和未來沒上班的,可能會繼續被迫繳納更高的養老金,而且繳納的時間會越來越長,年齡大了,可能還會一再被延遲領取退休金的時間。
日本法定退休年齡目前是65歲,以后直接干到70歲也不是不可能。
2024年5月2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2024年版《世界衛生統計》顯示,平均壽命最長的國家是日本,為84.5歲,連續兩年在世界奪冠。
理論上,70歲退休,還可以領14年退休金。
人口越來越少,消費就會面臨危機,與消費品相關的工廠、貿易渠道、教育機構就麻煩大了,比如玩具廠、童車廠、奶粉廠、中小學、幼兒園其實命運早就注定。
你以為只有日本是這樣,韓國也一樣。
韓國2024年的出生率僅為0.75,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中唯一低于1的國家,處于全球最低水平。
《韓國時報》援引相關數據報道,韓國6175所小學里,2023年有1424所在校生數量低于60人,占比約23%,這一比例比2003年大約翻了一番。2003年,韓國5463所小學里在校生數量不足60人的小學有610所,占比約11%。
在互聯網上,韓國網友們關于韓國“滅亡”的討論從沒斷過——“最后一位韓國人將在2750年消失”“韓國很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一個因為人口減少而滅亡的國家”等相關言論屢屢被熱議,但韓國年輕人還是不愿意生孩子。
日本一年消失一個縣的人口,2022年韓國人口自然減少超12萬人,其實也是消失了一個小縣的人口。
怎么辦?地球依舊運轉,沒有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