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花旗銀行在其官方號發表了一篇標題為“花旗推進全球簡化工作,重新調整技術部門”的文章。內容涉及到將精簡位于中國上海和大連的技術解決中心,減少約3500名技術人員。
除此之外,據爆料,員工今天參加完10點的全員會議后,陸續收到郵件通知,涉及到接下來的工作和裁員補償問題。
關于工作:
從明天起無需上班或來辦公室離職前工資照常發放。會議結束后可自行決定何時離開辦公室,工作日9點-18點可來辦公室收拾個人物品,公司提供袋子,建議帶走貴重物品。
關于賠償:
賠償按照日期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對應賠償金額減少。
2025年6月25日前,N+6。
2025年6月26日-7月16日,N+3。
2025年7月17日-9月19日,N+1。
N為過去12個月月平均收入乘以花旗服務年限,月平均收入和服務年限均無封頂,加6部分基數為2025年5月基本工資。
花旗2025年預留6億美元遣散費,用于全球裁員。
2025年1月15日花旗發布2024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業績。花旗首席財務官Mark Mason表示,隨著公司繼續裁員和削減開支,計劃在2025年預留6億美元作為遣散費。這個金額比去年(2024年)少了約14%,當時花旗裁員超過1萬人。
去年花旗中國區就有過裁員,當時還有網友曬出了自己的離職賠償,N+6,41萬多。
外資企業在中國的日子應該是越來越不好過,尤其是在制造、金融行業。
隨著國內競爭優勢的加劇,某些外企撤離只是時間問題,特別是在那些中低端產業。銷售策略上,歐美企業的“死板”規則也很難適應國內市場的靈活多變。如果公司業績連續下滑6- 8個月,這就是危險信號!趕緊關注管理層的動態,特別是公司某些財報會議,一旦有撤出中國或者全球裁員的跡象,立刻邊工作邊尋找新機會。最好能拿到裁員賠償無縫入職新公司那就再好不過了。
外企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1990-2000年是初步發展,2000-2010年進入黃金年代,2010-2020年為白銀年代,2020年之后則逐漸走向衰退。如果是70后以及部分85前入職外企的人群,那是真正能享受到時代的紅利。他們恰逢外企在中國處于上升時代,薪資和福利待遇遠超其他行業的工作,很多人借此實現在城市有房有車,過上小康生活。
如今,很多外企在本土企業擠壓下節節敗退,為縮減成本,大量外國高管撤走,留下一些本土70后管理層。他們多奉行國內私企的某些管理手段,名副其實的PUA高手,現如今很多外企在管理方面可視為“披著羊皮的狼”,沒有以往那么輕松了。如果你近兩年去面試外企,會發現薪資待遇已無太大競爭力,甚至低于部分知名大廠。學到的知識和能力有限,工作內容多是處理流程、文檔及部門間扯皮,美其名曰鍛煉能力,但離開平臺后個人價值大減。年輕人加入外企,結局很多成為廉價勞動力或者熬成老混子。
作者:大喇叭;編輯:思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