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不住了!”
只見小孩姐站在桌子上來了兩個大跳,桌子悶悶兩聲,映襯著周圍孩子的沉默不語。
來源:視頻號 伱個die
背景音里,傳來老師的若無其事,她親切地問其他孩子們:“再拿幾個?”有的孩子配合回答:“再拿兩個。”
從畫面上配的文字:“軟硬不吃的咋弄?”可以看出,老師不是故意無視。
看到自己沒有被關注,小孩姐繼續在桌子上踱步,一副全世界能奈我何的架勢。
來源:視頻號 伱個die
如果老師解決不了“問題”,最終很可能解決“制造問題”的人。
小孩姐的“結局”,可能是被勸退。這也是想要走融合之路的譜系家長能預想的最壞的處境。
“我的孩子到底能不能適應集體?”
“要不要緩讀?”
“什么樣的譜系孩子可以上小學?”
離開學還有三個月,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判斷孩子能不能上小學,特別要關注的3樣能力。
如果沒有,可以抓緊時間練起來了。
1.
互動中,
孩子在意你的反應嗎?
老秦為家長實操分析時,看到了這樣一位媽媽的疑問:
“孩子沒有主動且有意義的語言,仿說和火星語比較多,很多幼兒園說孩子不能上學,很著急。”
但看完她的視頻,老秦和其他家長們覺得,這個孩子完全能適應集體。
因為——
當媽媽和她說話時,她一定會回應。 當自己說完火星語之后,她還會等待一會兒,“故意”留一個間隙,等待媽媽回應自己。
語義層面雖然還沒建立連接,但是行為層面已經能連接了。
而且她對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很感興趣。當媽媽問:“老虎怎么叫?啊哦~小貓怎么叫?喵~”她都會積極地模仿和回應媽媽。這時候看著媽媽,眼神特別好。
這個孩子是能夠適應集體的。
因為在沒有指令的情況下,她能夠和人穩定地互動。
如果在一對一互動中,都需要大量提醒才能維持,在集體環境中更易脫節。
2.
不看“識字多少”
而看孩子會不會角色扮演
視頻中,上大班的譜系女孩在和媽媽玩醫生和病人的游戲。
她非常理解醫生的職責:
看病的時候她會問媽媽:“這里疼嗎?那里疼了嗎。”還會安撫病人:“我會輕輕的(打針),你自己要做好心理準備。”
這個孩子也能進入融合環境。
因為,雖然她玩的游戲還很“幼稚”,但她有了底層的能力——假想能力。
這代表著她能扮演醫生,也能扮演老師、學生,也能理解各個角色的職責。
“入戲”越深,她越能做符合情境的行為,自發地遵守規則,比如能理解學生的角色就是要安坐、聽講,而不會以自我為中心,隨意走動。
有假想能力,代表孩子處在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的第二或第三階段。再往上就是擁有抽象邏輯推理能力的第四階段了。
假想能力可以用在語文課時——想象老師說的故事情節,理解內容;
在此基礎上往上發展,能在數學課上理解符號的含義,進行邏輯推理。否則極易走神。
假想能力并不是單純靠認字識數就能“補上”的。而是要從感知覺階段到心理表征階段,一步步完成認知上的進階而“達到”的。
3.
“維護關系”的能力
判斷孩子能不能上小學,還要看孩子能不能維護同伴關系。
比如,表達自己的需求,或做出一些妥協。
從簡單的生理需求的溝通,到主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到分享對同一個話題的看法;
從對同伴沒興趣,到穩定互動的時間越來越長,到能解決分歧......
每個維度,也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管孩子處于哪個階段:
提高孩子互動意識、假想能力、維持關系的能力,都是ASD社交干預的重點。
在即將開營的起步營里,這三方面我們都有具體內容的講授。
9.9元的公益價,一頓飯都不到的錢,或許就是一次思路上的豁然開朗。
從底層邏輯到實操指導,“一條龍服務”~
想改善孩子社交核心障礙的家長,開學還有三個月,趕緊練起來吧~
最新一期,6.9-6.12日開課,每天晚上9點上課,每次約1.5個小時(暖星創始人老秦主講)。
5000+家長學過,數千家長的好評,30%的家長/老師反復參加學習。
(本期還將贈送暖星獨家研發的ASD兒童能力快捷評估表(新版)。家長通過客觀評分,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孩子當前各項能力所處的水平,判斷孩子適不適合上學,適合上中班還是大班......報名成功后,添加客服領取哦)
↓評估表部分展示↓
期待您的報名
“暖星之家”機構服務,掃碼咨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