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長安汽車公告稱,經國務院批準,母公司兵裝集團將實施分立——汽車業務獨立為國資委直屬央企,軍工資產注入兵器工業集團。這意味著長安汽車間接控股股東變更為新設立的汽車央企,成為了第99家央企,繼一汽、東風后的第三家央級車企。
經過116天的等待和爭議后,長安與東風重組喧囂塵上的傳聞算是告一段落。
東風系重組暫緩,長安邁入一級央企行列。
重組細節透視:
新設立的央企將承接兵裝集團原有整車及零部件業務,長安汽車控股股東變更為該新主體。
剩余軍工資產將通過股權劃轉并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形成“軍工歸軍工,汽車歸汽車”的專業化格局。
先解決權屬問題,再進入平臺級整合階段,最終根據市場表現與政策窗口決定是否推進和如何推進實質性合并。
在汽車領域,一汽和東風是央企汽車集團的兩大頭牌,長安在行政級別上與它們存在明顯的不對等,在之前傳出的重組消息后引來的熱議頗多。
兵裝集團分立汽車業務并獨立為新央企與此前外界猜測的方案并不一樣。作為此前傳聞的被重組者,長安的股價表現并不理想,但就企業發展層面,長安汽車的發展態勢比東風集團顯然更好。
單飛后,整合思路會更加明朗化,從原有“集團+子公司”的控股式管理,向專業化、平臺化、市場化獨立運行轉型。
新央企將擁有長安系(阿維塔+深藍等新能源品牌)、建設機電等核心資產,年產能突破300萬輛,與東風汽車潛在重組形成呼應。
站在資本角度,分立后企業可靈活運用科創板、REITs工具,更易獲得專項融資支持,擴充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核心資本投入。
站在全球市場角度,單獨運營有利于聚焦海外市場開拓,規避貿易壁壘。
長安升級為獨立央企是大合并的一個重要時間節點,最終結局導向仍是雙方合并。合并是大勢所趨,但在這四個月的時間里,長安和東風都受到了合并輿論的中傷,涉及到員工、產業鏈上下游、各地資源,這也對兩者的經營業績造成不同影響。
同時這也是央企改革提速的縮影,更是一次“同類業務專業化整合”的標桿案例。未來或許有更多類似的央企內部的汽車業務和其他業務可以采取這樣的方式進行結構化的調整,給自主品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借鑒的參考。
顯然這是一次大手筆,但僅僅是開始,好戲還在后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