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大雨來襲
你可曾好奇
路面雨水混合生活污水
會通過排水管網流向哪里
又會如何“重獲新生”?
值此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
讓我們一起探秘廣州的污水處理技術
看科技如何守護我們的綠水青山
一座“會呼吸”的智慧化除污工廠
在珠江入海口,一座“會呼吸”的環保工廠正悄然運轉,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工業園集群式污水處理廠,四涌西污水處理廠自2024年1月正式運營以來,就以智慧化除污技術守護著碧水藍天。
四涌西污水處理廠于2022年2月動工建設,2024年1月投入運營,總納污服務范圍涉及橫瀝鎮、萬頃沙鎮、珠江街道辦,涵蓋珠江工業園、橫瀝工業園及同興工業園三個工業園區,規劃服務人口達25萬人。
考慮到四涌西污水處理廠未來進水水質水量都在不停地變化,為了讓水廠出水穩定達標,不受高濃度污水的沖擊和突變的水量沖擊,現場打造了生化處理工藝模型,組建團隊進行研學提取實驗數據,使污水處理廠能適應異常水質帶來的沖擊,能最低程度的降低未來管控環保風險。
反硝化深床濾池堪稱“除污獵手”,可攔截小至0.1毫米(相當于頭發絲直徑1/80)的懸浮顆粒,達到深度處理效果;而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統則像“智慧大腦”,實時優化處理工藝。
日均1.5萬噸的污水處理量正通過改良型CASS生物反應池等三重“生態濾網”,高效凈化著相當于25萬居民產生的生活廢水。隨著今年9月全面擴容工程的完成,這座“水立方”的生態價值將實現質的飛躍——通過深度處理工藝升級,預計每年可削減COD排放5840噸,相當于再造20個標準足球場面積的濕地生態系統。
這一生態修復效能的核心指標COD(化學需氧量),恰似水體的“代謝健康值”。如同人體過量飲食會引發消化系統崩潰,當水體中有機污染物濃度(即COD值)超過自凈閾值時,河流將陷入“代謝紊亂”:溶解氧被急速消耗,魚群因窒息成片死亡,藻類瘋長形成"綠色荒漠"。四涌西污水處理廠削減的5840噸COD排放,實質上是在移除有機污染物負荷。
四涌西污水處理廠為城市水循環系統構筑更堅固的生態屏障,成為串聯起生產、生活、生態的綠色紐帶,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清潔動能。
廣州污水處理科技,讓治水變“智水”
廣州擁有多座大型污水處理廠,在污水處理領域積極引入先進工藝與智能化管理,全面提升污水處理效能與節能降碳水平:
1、獵德凈水廠積極探索智慧化、數字化的設備運行模式,以科技力量推動降碳效率最大化;搭建智能加藥控制系統、全流程能耗分析精確控制系統、自來水用量監控管理系統,通過實時監控掌握各項設備運行情況,以能耗數據關聯生產數據,輔助生產運行,實現各設備在節能和高效率的最優狀態下運行;采用智慧電房系統,應用電房智能巡檢機器人,實現24小時自主巡檢、柜面儀表狀態識別和異常報警等功能,提高了運營效率和安全性。
2、番禺區污水處理廠選用短流程脫氮除磷工藝、優化設備和改進生化系統等方式,在不停產、不增加土建情況下進行技改,提升污水處理能力;合理規劃建設污水處理廠,減少污水輸送距離,提升污水收集處理效能;推動新建凈水廠綜合采用尾水源熱泵、光伏直驅新風空調協同發電、微砂高效沉淀等先進技術,依托智慧水廠管理系統開展精細化運營;打造“無廢凈水廠”,引入低溫真空脫水干化一體化技術,使污水處理廠最大限度實現污泥減量化,處理后的污泥運送至熱電廠摻燒,摻燒后的爐渣可作為建材原料,實現對能量和資源的有效循環利用。
3、在農村污水處理上,廣州水投集團遵循因地制宜、生態循環的總體思路,綜合運用多種污水處理工藝。部分地區采取“廠站網河”聯調聯控模式與一體化站閘集中調度策略,將城市排水管網“一張圖”延伸至農村;依托智慧農污平臺,搭建集監測、預警、調度、控制功能于一體的“智慧大腦控制+工藝仿真預測”系統,實時精準掌握關鍵節點的數據信息,運用AI算法深度分析數據并預測設備故障與維護需求,實時靈活調整污水處理工藝參數,提前精確預判水質及水量變化等突發情況,打造無人值守、遠程操作、智能預警、故障診斷的智慧農污運維新模式。
4、未來,南沙污水處理廠項目將結合國際先進污水處理技術,采用改良AAO+深度處理工藝,確保出水水質嚴格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構建“碳—磷—氮”協同去除系統,突破傳統脫氮除磷技術的瓶頸,在污水處理的關鍵環節實現技術革新;魚窩頭污水處理廠項目采用改良CASS工藝(循環式活性污泥法),并結合高效沉淀池與反硝化濾池組合技術,確保了污水的高效脫氮除磷,使水質穩定達標。
兩座廠區還將深度融合IoT物聯、BIM數聯、AI智聯技術,開展智慧化管理,借助5G+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全廠設備的感知互聯;運用BIM技術,貫通“設計—施工—運維”全周期數據,大幅提升建設效率;部署AI智能調度系統,實現工藝參數的動態優化與能耗的精準控制;創新多廠協同管理系統,實現核心區污水處理的智能調度與應急聯動。
聚焦當下
廣州以科技之力書寫著污水治理的綠色答卷
讓每一滴污水經過科技的“洗禮”重歸自然
展望未來
廣州將用創新技術構筑起水清岸綠的生態屏障
奔騰的珠江水將與低碳發展的脈搏同頻共振
參考來源
廣州南沙產業園管理局《這座“水立方”如何日吞1.5萬噸污水,守護灣區碧水?》
https://mp.weixin.qq.com/s/ca84vxEoR4bjPh724UQzdQ
廣州天河發布《優秀!天河一公司入選省級名單!》
https://mp.weixin.qq.com/s/deBZ615vyUqOQMnLAS2Tdw
廣州生態環境《守牢綠色生態本底,番禺區高質量推進污水處理廠綠色發展》
https://mp.weixin.qq.com/s/jVphCBwvzT3BR6ub4a1HVA
廣州南沙發布《不像工廠像公園,惠及41萬人的兩座污水處理廠開工》
https://mp.weixin.qq.com/s/CpZhFX0MdTwe_EUzWhfGzQ
廣州國資《國企要聞 | 廣州水投集團全力推進“百千萬工程” 打造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廣州范例”》
https://mp.weixin.qq.com/s/ey9PoohPaqFQ2kHh03RxCA
圖片來源同上,非商業用途,若構成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