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還有可能成為大國嗎?這個東南亞小國近年來經濟增速亮眼,外資瘋狂涌入,甚至被吹捧為"下一個世界工廠"。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越南的"大國夢"面臨著幾道幾乎無法跨越的鴻溝:
1. 先天不足:國土狹長,戰略縱深為零
越南國土像根"瘦竹竿",南北長達1650公里,最窄處僅50公里,一旦爆發沖突,極易被攔腰切斷。
對比中國、美國這樣的真正大國,越南既無廣袤腹地緩沖,也缺乏資源自給能力,完全依賴外部供應鏈。
2. 工業虛胖:永遠逃不出"中國+1"的宿命
雖然三星、蘋果供應鏈紛紛落戶越南,但80%的原材料仍依賴中國1。疫情時中國一停工,越南工廠直接癱瘓。
越南制造業仍集中在低端組裝,缺乏核心技術,外資企業貢獻了73%的出口額,本土企業毫無話語權。
3. 外交走鋼絲:在中美夾縫里討生活
一邊靠中國供應產業鏈,一邊靠美國消化出口,2024年對美順差破1235億美元,隨時可能被特朗普加稅。
想學日本搞"平衡外交"?但越南既無日本的技術底蘊,更無美國的軍事庇護,稍有不慎就會淪為大國博弈的炮灰。
4. 文化撕裂:既想脫亞入歐,又舍不得中華圈紅利
廢除漢字轉向拉丁化,導致年輕一代看不懂古籍,歷史認知混亂。
民間一邊反華情緒高漲,一邊瘋狂山寨中國App、綜藝和商業模式,精神分裂式發展。
5. 終極悖論:想當大國,先得放棄"大國夢"
越南最成功的案例——VinFast電動車、FPT軟件等,恰恰是專注細分市場的結果,而非盲目追求全產業鏈3。
學新加坡做"小國典范"尚有希望,硬要爭當"東南亞中國",只會重蹈上世紀入侵柬埔寨的覆轍。
越南注定是"經濟上的明星,政治上的配角"。它能成為全球供應鏈重要一環,甚至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但想和中美平起平坐?除非能憑空變出10億人口和核武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