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貨之光白象因“多半”商標登上熱搜,隨即發布致歉聲明引爆全網!
一邊是“拒絕日資”“聘用殘疾員工”的良心企業形象,一邊是“商標文字游戲”的爭議操作,這場信任危機背后,“心機商標”的行業潛規則正被撕開——消費者究竟該如何避坑?
一、白象的“至誠”理念,為何栽在商標上?
1、白象的故事:用一碗適合中國人的好面,講一個屬于國貨的真誠故事
在中國,白象的存在有著特殊的涵義,它是國貨自強的標桿性品牌。
白象的故事始于1997年。當時的白象只是河南省糧食廳下屬的一家連年虧損的糧油食品公司,因為無法適應國企改革與重組,眼看著要面臨那唯一的一個結局。
姚忠良不忍其消失于歷史舞臺,主動接下這個“燙手的山芋”,因河南省簡稱為豫,字里帶“象”,新公司便起名,“白象”。
正式成立之后的白象面對的是其他品牌已經占據市場很大份額的情況。競爭就在眼前,如何才能讓自己活下去?白象的解決方案是快速調整產品定位與定價,通過“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來打開突破口。事實證明,這一策略不僅有效,同時還夯實了白象的市場基礎,為其高速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10年后的2007年,白象取得了年產量74億包、年銷售額52億元的成績。2018年,方便面市場銷量暴跌,白象則逆勢推出“湯好喝”系列,成功占領市場,其中的老母雞湯面還連續五年實現了全國銷量第一。
自強不息、奮力前行,在27年的成長過程里,白象始終本本分分、實實在在,專心致志地為每一位消費者研發屬于中國人口味的中國好面,真心實意地讓中國好面,走進千家萬戶,讓家的味道飄散在每一個餐桌之上。
白象的成功,不僅證明了踏實做好每一件產品的國貨品牌一定會被看見的事實,更是國貨品牌開始贏得消費者信任、真正崛起的信號。
2、企業初心的高光時刻
- 公益擔當:河南水災捐贈500萬、搬空庫存援助受災群眾,26年堅持設立助學基金、建設希望小學,被網友稱為“國貨底線守護者”。
- 品質堅守:首創骨湯方便面品類,用高湯包替代粉醬包,獲145項專利;2022年研發72個新品,業績增長80%。
- 體育精神:簽約中國女足、女籃、女排三大國家隊,成立“鏗鏘玫瑰綻放基金”,以“冠軍之志”綁定品牌精神。
3、商標爭議的信任裂痕
此次注冊“多半”桶面、“多半”袋面等商標,白象雖致歉,卻被質疑刻意制造份量暗示。
據《瀟湘晨報》報道,對比了在某線上購物平臺上白象的“多半袋面紅燒牛肉面”、“多半桶面紅油爆椒牛肉面”等產品后發現,“多半袋/桶面”在凈含量上并沒有多一半,僅多了1/5到1/4。
即便真是像白象聲明中說的,“多半”商標申請注冊的初心是為了與常規份量產品做區分,便于消費者選購,消費者也難免會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畢竟,消費者購買商品,不僅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欲,更是基于對產品宣傳的信任。這種信任一旦被打破,品牌形象在消費者心中也會大打折扣。
網友痛心:“良心企業何必玩文字游戲?”
法律灰色地帶:商標法允許描述性詞匯注冊,但若導致消費者對產品特性(如份量、成分)產生誤判,則涉嫌“欺騙性使用”。
二、“掛羊頭賣狗肉”的商標陷阱,還有多少品牌在玩火?
1、食品行業:健康噱頭成重災區
- “0添加”文字游戲:某醬油品牌注冊“千禾0”商標,包裝突出“0”字,實際含添加劑。
- 土特產誤導:
“壹號土豬”,【壹號土】實為商標名,非養殖方式;
“供港壹號”純牛奶,【供港壹號】實為商標,與品質無直接關聯。
- 鹽類產品亂象:部分品牌宣稱“礦物質營養”,實際微量元素可忽略不計;甚至有品牌用碘化鉀冒充“海藻碘鹽”。
2、日化家電:功能暗示收割智商稅
- 洗發水“奇跡”陷阱:“去屑三分鐘奇跡”是商標名而非功效,消費者投訴“毫無奇跡”。
- 充電器功率造假:“120W”充電器實際功率僅12W,利用商標規避廣告法監管。
3、電商平臺:返現騙局套牢消費者
- 龐氏騙局包裝:云聯惠、金牛商城等以“消費返現”為誘餌,實則靠拉人頭抽傭,資金鏈斷裂后卷款跑路。
- 山寨品牌寄生:“小天才酷x”“小天才特x”等商標蹭正品熱度,低價售賣劣質產品。
三、消費者避坑指南:三招識破“心機商標”
1、警惕“描述性詞匯+小字TM、R”組合
- 若包裝突出“0添加”“土豬”“礦物質”等詞匯,且旁標“TM”(未注冊成功)或“R”(已注冊),大概率是商標而非產品特性描述。
- 行動建議:手指遮蓋商標看成分表!如“多半桶”方便面,直接核對凈含量克數。
2、活用官方工具一鍵驗真
- 商標查詢:登錄【中國商標網】,輸入商品名查注冊類別及狀態。
- 投訴通道:發現誤導性商標,可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舉報,申請商標無效宣告。
3、拒絕“文字游戲”的消費正義
- 不迷信“網紅標簽”:所謂“供港”“樹上熟”等概念多為營銷包裝,選購生鮮認準“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如五常大米、陽澄湖大閘蟹)。
- 支持硬核國貨:選擇白象等品牌時,聚焦其專利產品(如高湯面)、公益實踐,而非營銷話術。
當商標回歸“誠”字本色
商標是品牌的外衣,但誠信才是產品的脊梁。
- 企業啟示:老牌煥新靠的不是“心機商標”,而是如白象營銷中“春運送面”“聯動周杰倫”的真誠共情。
- 行業變革:國家正推動商標注冊信用承諾制,對欺騙性商標申請人納入失信名單,違法成本將大幅提升。
- 消費者覺醒:Z世代用“放大鏡購物”抵制文字游戲,倒逼品牌用真材實料說話。
在市場競爭中,食品企業唯有堅守誠信底線,以品質為核心,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才能行穩致遠,實現可持續發展。
從白象“多半”商標的翻車,到全網聲討“掛羊頭賣狗肉”,這場風波終將推動商業世界回歸質樸真理:
“誠”字拆開,是“言”出必行的承諾,更是“成”就品牌的基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