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公辦國際部,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哇,一群學霸中的學霸!
里面隨便一個學生站出來,周圍立刻就會響起一片贊嘆:“牛啊!”“肯定是學霸沒跑了!”“這不得上藤校啊!”
在很多人眼中,公辦國際部的學生似乎都自帶光環,他們不僅成績拔尖,還多才多藝,前途一片光明,基本已經提前鎖定了世界名校的入場券。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那些被捧上天的公辦國際部“學霸”們,難道就真的沒有煩惱嗎?
那可不一定,下面我們就來聽聽公辦國際部學生的吐槽。了解更多,可以私聊阿Mo,一對一咨詢。(可加V:Amo-zexiao)
公立國際部有哪些優勢?
大家都知道,想進公辦學校的國際部可不容易,門檻特別高。首先必須中考成績達標,分數不夠的話連報名資格都沒有,而且越是重點中學的國際部,錄取要求就越嚴格。
像深圳中學、上海中學這些名校的國際班,錄取條件可能比深國交還要高出一截。簡單來說,想進公辦國際部走國際路線,不僅要有錢,更得是學霸才行。
當然,門檻高自然有它的道理。公辦國際部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公立”這兩個字——它們背靠公辦普高的優質資源,各方面條件都相當實惠并且有保障。
最明顯的優勢就是學費了。以深圳為例,公辦國際部的學費和公立高中完全一樣,每學期只要1131元,這個價格在動輒二三十萬的私立國際學校面前,說是“白菜價”也不為過。對普通家庭來說,這相當于用公立學校的費用,就能享受到國際化的教育資源,性價比自然不用多說!
師資這塊也可以放心,因為是教育局直接管理的公立編制教師,公辦國際部的教師團隊不僅教學經驗豐富、專業能力強,而且穩定性特別好,不會像私立學校那樣頻繁更換老師。所有課程安排和教學管理也都嚴格遵循教育部門的規定,不用愁教學質量問題。
更重要的是,公辦國際部有政府和公立名校的強力支持。辦學資質正規可靠,學生的學籍和畢業認證都有保障,這些都是私立國際學校比不了的。而且能考進去的學生素質也高、學習氛圍也好,畢竟主要看中考成績,還要通過額外考試選拔,進來的都是尖子生。
種種優勢疊加,也難怪在外人看來,公辦國際部的學生就像“開了掛”一樣。他們既能享受公立名校的優質資源,又能接受國際化教育,家長還不用愁學費問題,確實是容易讓人羨慕。
公辦國際部學生建議:
不要輕易來普高國際部?
就像錢鐘書《圍城》里說的:“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可能多數人都很羨慕公辦國際部的學生,覺得他們既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又不用花大價錢。但身處其中的學生們,真的都這么認為嗎?
前段時間,阿Mo在某社交平臺上看到了一位公辦國際部學生發的吐槽帖。帖子的標題相當扎眼:“上輩子壞事做盡,這輩子念普高國際部”,帖主還鄭重建議學弟學妹們“不要輕易來普高國際部”。
這個觀點很有意思,因為在很多家長看來,可能得上輩子好事做盡,才能讓自己的孩子考進普高國際部。可現實是,在某些考進去了的學生看來,普高國際部卻是個很尷尬的存在,是國內教育體制下的另類。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認知鴻溝?按照帖主的說法就是,公辦國際部就像個“四不像”:說是國際教育吧,又要學國內課程;說是普通高中吧,又要準備出國。這種“既要……又要……”的雙重標準,讓很多學生感到無所適從。
首先必須承認,在公辦國際部讀書絕對不輕松。里面的學生既要完成國內課程,又要適應國際教育體系,學業負擔肯定是比較重的,數理化要學,托福SAT也要準備,這種“雙軌制”的求學之路,注定要比別人付出更多汗水。
更讓他們喘不過氣的是外界的期待。在家長老師眼里,“能考進國際部的都是尖子生”這種刻板印象,無形中給他們套上了緊箍咒;再加上身邊同學個個都是卷王,可能有人凌晨五點起床背單詞,有人周末全泡在圖書館。這種環境下,想不焦慮都難。
其次是活動安排方面。國際學校的活動其實是很豐富的,但是國際部的話,礙于普高年級部的壓力,很多活動都不給開。就連舉辦圣誕晚會都要謹慎報批,母親節等常規活動也經常被叫停。
不過也有例外,比如深圳中學國際部就以“開明”著稱。在這里,學生可以光明正大帶手機,染頭發也不會被教導主任約談,社團活動完全由學生自主組織。這種“類似大學”的管理模式,讓深中國際部好評如潮。
深圳中學的學生社團主要分為八大類,涵蓋學術、體育、藝術等多個
這種差異恰恰反映出公辦國際部的尷尬:既要保持公立學校的紀律性,又想體現國際教育的開放性。結果往往是兩邊不討好——管太松會被家長投訴,管太嚴又違背國際教育初衷。如何在兩者間找到平衡點,成了很多學校頭疼的問題,學生夾在中間也很痛苦。
其實,任何一種教育選擇,都有它的優勢和不足。公辦國際部可能課業不輕松,但它的學費、資源、升學選擇這些都是很有優勢的,相比其他選擇,他們確實站在了更高的起跑線上,擁有了更多優質的教育資源和機會,這點是不可否認的。
像北京的公辦國際部之所以受歡迎,主要得益于兩大優勢:一是背靠重點公立高中,可以共享優質教育資源;二是享受政府補貼,學費比民辦國際學校低很多,但教育質量卻不相上下,甚至更好。
這種“公立名校資源+政府補貼”的組合,讓公辦國際部在教學質量和升學表現上,往往比收費高昂的民辦國際學校更勝一籌。
所以說,各花入各眼,有些家庭可能更看重國際化氛圍和個性化培養,那民辦國際學校或許更合適;而注重學術基礎和性價比的家庭,孩子如果能考上公辦國際部顯然是更明智的選擇。您認為呢?
如果您對國際學校擇校有煩惱,可私聊我一對一咨詢,給您一些專業的幫助,直通名校招生官,匹配灣區最優質的教育資源!
感謝你的閱讀!我是主筆阿Mo,分享最新擇校升學情報,深度解讀學校及教育,為大家輸出最實用、最及時的擇校升學干貨。
關于教育、擇校、升學等,如果你有任何話題想討論,可以小窗私聊,獲取更多一手擇校升學資訊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