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來啦,我也蹭蹭熱度,講幾個古代讓人哭笑不得的科舉小故事。
1
因得罪主考官而金榜題名
晚唐舉子包誼去長安趕考,沒考上或者沒趕上,只能暫居在一個有點親戚關系的官員家中當幕僚。
某日,包誼在寺廟時遇到中書舍人劉太真。劉太真見他打扮知是舉人,讓隨從喚來問事。
包誼卻不領情,很是傲氣地說,我包誼是來考進士的不用你費心詢問。
劉太真大為惱火,心想:包誼,我記著你啦?;厝ゾ团扇舜蛱竭@小子的來歷。
次年劉太真主持科考,首場就把包誼貶得一無是處,還讓他別再來考。
轉眼劉太真又覺得自己做得過了,讓包誼回來繼續考試,反正不錄取就行。
考后,劉太真按慣例拿著初定名單給宰相過目。
此前剛有個叫朱泚的節度使造反,震動朝廷??吹矫麊沃杏袀€同姓之人,宰相很不痛快。
也有人說考生也叫朱泚,還有人說只是這名字與“誅之”諧音宰相覺得不吉。
總之朱姓考生慘遭淘汰,宰相讓劉太真趕緊換個人?;艁y之中,劉太真腦中除了包誼再無他名。
登上金榜的包誼意外又感動,趕緊登門道謝。劉太真倒也實在,爽快地說出內情。
2
歐陽修兩次“逮”劉幾
歐陽修與他的書法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發起詩文革新,倡導文字樸實、言之有物,最反感當時在太學中特別盛行的以險怪奇澀為榮的“太學體”,尤其是代表人物劉幾。
宋朝已經實行了彌封制,就是考生信息要用紙條糊住后才能送給考官審批。
歐陽修擔任省試主考官時,看到“天地軋,萬物茁,圣人發”,認定是劉幾所作,批了“秀才剌,試官刷”,再加上“大紕繆”,命人連文帶批帖出示眾。
那一年,賣弄太學體的太學生都被刷下,他們又哭又罵,還氣勢洶洶地圍住歐陽修的宅第討說法,皇上派來御林軍才替他解了圍。
有皇帝撐腰,太學生們沒了轍,為了科舉中第成就仕途,只能放棄花里胡哨的太學體,老老實實寫文章。
兩年后,歐陽修被任命為殿試主考,知道劉幾也來參試,閱卷時特別用心,看到“太上收精藏也下冕旒之下”這樣晦澀怪異的句子,當作劉幾的否掉!
另一篇中的“故得靜而延年,獨高五帝之壽;動而有勇,刑為四罪之誅”,暢達樸實,也很扣《堯舜之性賦》這個試題,他非常欣賞,定為榜首。
其實,刷下的人叫蕭稷,榜首卻是劉幾。不過即使不糊名,歐陽修也可能弄錯,因為劉幾考前剛剛改名為劉輝。
但從另一個角度推想,如果歐陽修知道劉幾的文風已經大改,可能也感到欣慰,未必會為難吧。
3
因彌封躲過一劫的鄭獬
和劉幾差不多時代的鄭獬,也因為彌封躲過一劫。
此人有才但很傲氣。在國子監讀書時,對選拔考生時被排在第五分外不滿。
按慣例,被選中的考生要向祭酒(校長)寫感謝信,別人都是感恩戴德,他卻把祭酒大人比作駑馬和頑石。
后來鄭獬參加殿試,那位祭酒恰是考官。
因為看不到名字,祭酒只能看文筆,在眾多試卷中,終于找到一份文筆極像鄭獬的,咬牙切齒地淘汰掉。
結果鄭獬高中,那個比竇娥還冤的考生則不知結局如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