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升維
作者 | 勝馬財經 馬成
編輯 | 歐陽文
在外部環境不斷變化、行業整體承壓的背景下,2025年一季度,郵儲銀行實現營業收入893.63億元,歸屬凈利潤252.5億元,非息收入、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穩步提升。報告期末,資產總額達17.69萬億元,較年初增長3.54%;客戶貸款余額9.36萬億元,增長4.97%;客戶存款達15.98萬億元,增長4.51%,郵儲銀行交出一份穩中提質的“答卷”。
從資產擴張到盈利結構、從客戶經營到科技賦能,2025年首季,郵儲銀行在多個關鍵維度展現出國有大行的戰略定力與內生張力。尤其是在做厚服務根系、拓展增量空間、升維發展動能等維度,郵儲銀行正步入更加均衡的高質量發展通道。
“五篇大文章”如何提質?
2025年,郵儲銀行迎來特色發展的又一新階段。圍繞“五篇大文章”,持續深化布局普惠、科技、綠色、養老與數字金融等領域,全面構建起一套具有郵儲銀行特色的金融服務圖譜。
在普惠金融方面,郵儲銀行為小微“撐傘”、為三農“賦能”。一季報顯示,郵儲銀行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優勢,涉農貸款余額達2.4萬億元,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67萬億元,占客戶貸款總額比重均居國有大行前列。郵儲銀行金融資源在農業發展與小微主體中的有效傳導,反映其穩定、高效兼具韌性的普惠金融支持體系,以穩固服務根基增強金融供給彈性。
在科技金融方面,2025年一季度,郵儲銀行增量擴面,錨定科技金融生力軍戰略定位,優化科技金融專業機構,推進完善科技型企業評價體系,積極加大對科技型企業支持力度,服務科技型企業近10萬戶,融資余額突破6000億元。科技金融底盤的夯實,強化了郵儲銀行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介入能力,提升了服務前瞻性與客戶黏性,有助于形成穩定增長曲線與特色化競爭優勢。
在綠色金融方面,郵儲銀行2025年一季度綠色貸款余額達9107.1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01%,增速持續多年高于各項貸款平均水平。綠色貸款的持續增長,體現了郵儲銀行在資源配置上的方向一致性與執行節奏的持續性。貸款增量保持穩定,表明綠色項目在信貸結構中的占比正在逐步上升,相關投放已形成內生機制和穩定的增長邏輯。
在養老金融方面,郵儲銀行個人養老金業務快速推廣,個人養老金賬戶累計開戶數超千萬戶。全方位完善適老化渠道建設,持續完善“523”綜合營銷服務體系,推進金融支持養老產業高質量發展。郵儲銀行在養老金融領域的表現,說明其穩健務實的服務策略成效明顯。適老化的持續優化,體現了其對老齡客群服務需求的深度響應,能夠將服務精度、流程效率與客戶適配有效結合,為養老金融業務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在數字金融領域,郵儲銀行則持續推進數字化精細運營能力建設,深化覆蓋客戶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運營體系。這意味著數字化賦能下,郵儲銀行客戶管理與運營流程深度優化,有效提升服務的精準性與效率,推動整體業務體系向高效協同持續進化,也切實提升客戶體驗。“過去貸款要跑好幾趟,現在手機上點一點,錢就到賬了!”烏蘭圖嘎鎮種糧大戶王大哥對郵儲銀行前郭縣支行感慨道。這背后,正是數字金融對郵儲銀行基層服務的有力賦能。
這些階段性成果的取得,既是郵儲銀行系統化生態建設的轉型成效,也為其后續進一步圍繞“五篇大文章”進行跨場景、跨周期推進,夯實了戰略底座。
全場景金融怎樣領跑?
2025年一季度,郵儲銀行持續發力全場景金融體系建設和服務供給,良好開局進一步彰顯出良好發展勢頭。
公司金融方面,郵儲銀行在一季度全面推進“1+N”經營與服務新體系、“GBC聯動”體系、公司財富管理體系和數智化體系的深度融合,構建起覆蓋表內外業務、大中小各類客戶、上下游鏈條及采購銷售全環節的場景化產品體系,推動金融產品創新。截至報告期末,郵儲銀行公司客戶總量達到185.26萬戶,季度新增8.04萬戶,公司客戶融資總量達5.95萬億元。
城市金融方面,郵儲銀行聚焦重點任務,加快構建“城鄉雙輪驅動”的業務格局。特色金融領域持續發力,圍繞資金資管條線提升資產配置和交易的精細化管理能力。報告期內,票據業務帶來非息收入同比增長163.70%;托管業務手續費收入同比增長18.03%。“郵你同贏”同業生態平臺客戶活躍度持續提升,平臺注冊客戶累計交易額突破6萬億元。
同時,郵儲銀行加快綜合金融布局,積極推進“商行+投行”“債權+股權”的綜合服務架構落地,推動中收產品多元整合與疊加,提升產品覆蓋廣度,擴大中收規模。郵儲銀行通過強化“敢貸、愿貸、能貸”長效機制建設,還為民營企業提供精準金融服務支持。
2024年1月,南雄市珠璣工業園區的某省級“專精特新”制造業企業正全力沖刺一季度“進度條”。生產車間內,員工有序包裝,涂料產品不斷從反應釜流入包裝桶。該企業研究院院長表示,年底資金緊張,郵儲銀行提供了支持。郵儲銀行韶關市分行運用科技型企業創新能力評價體系,以企業技術關鍵指標為授信依據,3個工作日內為企業提供1500萬元純信用、低利率“科創信用貸”。
不僅如此,郵儲銀行還與全國工商聯合作“五力賦能”專項行動,圍繞“經營發展、科技創新、數智轉型、現代化治理、生態建設”五大方向系統推進,賦能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零售金融方面,報告期末,郵儲銀行零售(管理個人客戶資產)規模17.47萬億元,較年初增加7785.67億元,高凈值與核心客戶群體同步增長,反映該行在客戶價值挖掘與資產沉淀方面能力持續提升。
一季度,郵儲銀行還在縣域金融這一強項上持續釋放新能量。其不僅提出爭做服務鄉村振興主力軍,而且堅定不移把服務鄉村振興擺在突出位置,加快模式創新和重點突圍,啟動“服務強縣富鎮行動”,持續推動涉農信貸業務發展。
整體來看,郵儲銀行在全場景驅動下,完成了系統性增長引擎的打造,更通過客戶結構優化、場景精細運營和產品體系迭代,打通了從金融服務新供給到用戶價值滿足感的全鏈路閉環。
高質量發展何以升維?
站在2025年的新起點,郵儲銀行積極推動業務結構、服務能力與組織形態的系統性升維,構建起更具穿透力的高質量發展路徑。
在資本管理與風險緩沖機制方面,郵儲銀行延續其一貫穩健的風格,核心指標保持良好表現。截至報告期末,資本充足率為13.34%,撥備覆蓋率達到266.13%,為未來發展預留出充足安全邊界。
在智能風控與場景金融雙線并進的技術路徑上,郵儲銀行持續構建具有前瞻視角與實戰能力的數智化支撐體系。通過完善“看未來”技術與“技術流”評價體系,主動授信業務逐步形成穩定模型化機制。2025年一季度,依托“看未來”模型,郵儲銀行批復客戶超5000戶,批復金額超1萬億元。截至報告期末,主動授信貸款余額超3000億元,風險水平保持穩定。
在服務體系端,郵儲銀行持續整合開放平臺與移動端核心功能,打造集訂單管理、商品管理、轉賬支付、信貸融資、數據分析于一體的“助農云”,以一攬子綜合化解決方案支撐鄉村金融多樣場景,實現從支付觸點到資金供給的全鏈條連接,有效覆蓋鄉村振興中日益增長的金融服務需求。
在核心引擎層面,郵儲銀行加快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部署與本地化升級。“郵智”大模型成功引入DeepSeek能力,完成全系列模型私有化國產硬件適配部署及性能調優,推動銀行在內外部業務流程中的服務質效顯著提升。
與此同時,報告期內,“小郵助手”智能問答能力升級,新增邏輯推理功能,在營銷、運營、風控等關鍵場景中為基層員工提供更高精度的智能輔助,切實增強一線服務執行力。此外,交易系統智能化也在加速推進。新推出的債券包銷交易機器人實現與外匯交易中心的對接,完成交易自動化改造,單筆交易時間壓縮至3分鐘內,效率提升95%以上。
2025年一季度,郵儲銀行從規模驅動邁向數智驅動,這不是簡單地疊加技術工具或提升業務指標,而是系統性能力的提升。正如中國郵儲銀行行長劉建軍在2024年度業績發布會上所言:“面對行業生態演變,郵儲銀行深知內生能力的高低決定著未來發展的差異,我們以刀刃向內的自我革新,加快構建新質生產力,提升全要素生產率。”
結 語
一季度的穩健開局,為郵儲銀行2025年全年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也為進一步提升資源配置效率與服務覆蓋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撐。沿著創新路徑持續深化、穩步推進,郵儲銀行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有望為高質量發展與金融服務格局注入更多確定性力量。
展望2025年,恰如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董事長鄭國雨在2024年度業績發布會上所說,“為確保戰略落地見效,我們正在加快推進各項工作,實施服務強縣富鎮、公司業務提升、手機銀行趕超、網點效能躍升、城市業務攻堅‘五大行動’,推行組織架構、網點經營、市場服務、激勵機制、數智化轉型、運營管理、風險管理‘七大改革’,寫好高質量發展的‘郵儲篇章’,持續為全體股東創造更大價值,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END
勝馬財經誠意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