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黃石市下陸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創新服務,以“無感續證”“快檢護航”等舉措,規范市場流通秩序。圖為該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在商場檢查食品。 李 航攝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在商超開展日常監督檢查,核對速凍食品信息,查驗相關資質,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王永鋼攝
市場環境好不好,配套支持政策是否完善,直接影響消費者的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持續優化消費環境、完善支持政策,助力釋放消費增長潛能。
有了“放心消費地圖”,消費維權更便捷
本報記者 李 蕊
“我在小區附近報了舞蹈課,花了600多元。可上了一節課,發現強度不適合自己,想退費,但找不到人,你們能管嗎?”在山東青島嶗山區秦嶺路商圈消費維權服務站,杜女士問。
“聯系上課的地方了嗎?”服務站站長喬常青回復說。
“上課的地方說場地是無償提供的,學費不是他們收的,我也不知道要找誰。”退費無門,杜女士犯了難。
“您放心,我馬上聯系屬地市場監管所。”喬常青立刻聯系杜女士上課地點所屬的石老人市場監管所。
石老人市場監管所的執法人員迅速介入了解具體情況,找到收費機構為杜女士辦理了剩余課程的退款。
今年以來,青島市市場監管局積極拓展消費維權服務站覆蓋面,全市已建成228個消費維權服務站,培育104家放心消費餐飲店、98家放心消費攤位。今年1至5月份,全市市場監管領域投訴數量同比下降21.37%,其中游客投訴同比下降66.11%,消費環境持續改善。
為讓維權更便捷,青島市創新推出“放心消費地圖”。消費者只需打開常用導航軟件,一鍵進入“放心消費地圖”模塊,即可快速查找附近的消費維權服務站點。近期,首批商家已經上線,后續將全面覆蓋所有商家。
“當消費的后顧之憂被高效化解,消費信心自然增強,市場的活力也隨之釋放。”青島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青島將“打造放心消費集聚區”作為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首批試點任務。下一步,青島將加大放心消費示范標桿培育力度,持續營造“政府有力、商家有信、消費放心”的消費環境。
在改善提升消費環境的同時,山東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消費活力。
今年初,國家發布電子產品購新補貼政策,但經營主體必須是企業才有申報資格,這成了擋在個體工商戶面前的一道“門檻”。
在聊城高唐縣,經營手機店的個體戶閆曰偉特別著急:“如果在我的店不能享受‘國補’,顧客肯定流失呀!”
高唐縣行政審批局得知全縣不少個體工商戶普遍面臨同樣的困境,積極運用市場準入領域“個轉企”改革政策,開設“個轉企”專窗,集中為全縣有需求的個體工商戶辦理“個轉企”登記,幫助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享受同樣的政策優惠。
“在審批部門的幫助下,我的手機店趕在‘國補’落地前獲得了2025年‘國補’資格,交易量也比去年同期翻了兩番。”閆曰偉說。
今年以來,高唐縣行政審批局幫助80余家經營家電、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成功獲得申報補貼的“入場券”,自2月8日全縣家電(十二類)“國補”活動正式開始以來,累計帶動家電、數碼產品銷售量近2.5萬臺,補貼近1500萬元。
“消費作為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其潛力釋放離不開健康有序的消費環境和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山東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步曉寧說,“維權便捷化增強消費者信心,準入便捷化減輕企業負擔,完善信用體系降低交易成本,智慧監管提升治理效能,這些都將為提振消費注入持久動力。”
快速響應,“靶向治理”化解消費糾紛
本報記者 林麗鸝
“咱們的菜市場是否存在缺斤短兩的問題呀?”“我覺得農貿市場的秤有問題。”
收到消費者投訴舉報,湖北武漢市東湖高新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循著預警線索直接來到某農貿市場,現場暫扣封存13臺電子計量秤,并在公安部門協作下順藤摸瓜、快速出擊,跨轄區搗毀一個改裝“鬼秤”的窩點,查獲2臺“鬼秤”、132個電路板、近百個無線遙控器等作案工具。
“老百姓心中有疑慮,我們就要明確目標,精準解決問題。”湖北省市場監管局局長王世榮說,全局通過歸集12315、消委“3·15和解”平臺的消費者投訴舉報數據,以及市場監管各業務條線的數據,重點分析“一人多次”“一事多人”等消費訴求,再借助人工智能技術,發現“鬼秤”、老幼用品、燃氣安全等是民生消費的投訴熱點,通過開展“靶向治理”更好守護民生。
湖北市場監管系統通過深化數智賦能與訴源治理,推動消費糾紛化解從“末端響應”向“源頭預防”轉型,切實收到了“消怨氣、樹信心、增活力、贏口碑”的效果。不斷優化消費環境,增強消費信心,為提振消費、促進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大數據分析不僅能幫助監管部門對民生熱點“靶向治理”,還能對企業進行“靶向診療”。
“企業一下子收到好多投訴,我當時焦頭爛額,害怕受到處罰,更害怕產品下架,生意就沒得做了。”鄂州市東塔食品工貿有限公司負責人洪斌說,一年多以前,有消費者投訴該企業的武昌魚配料表標注錯誤——“雞精”未按新規標注為“雞精調味料”。
湖北鄂州市市場監管局通過智慧消保平臺的大數據分析發現,這些投訴均指向標簽瑕疵,與產品質量無關。市場監管部門對商家不是一罰了之,而是為企業量身定制“挑刺報告”,指導企業召回全部涉案產品,并對新包裝進行“靶向診療”,逐一核查10余處標簽細節。
“監管人員帶著放大鏡來檢查,連配料表字體大小都不放過。不是為了處罰,而是為了幫助企業。服務式監管讓產品標簽徹底合規,投訴量驟降80%。”洪斌懸著的心放下了。
這種“既查問題又開良方”的模式,正是湖北市場監管部門為700余家企業定制“挑刺報告”的縮影。通過幫助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能進一步激發消費潛能,推動企業提質增效。
在提升監管效能和優化服務企業方面,市場監管總局指導浙江、湖北、湖南等地開展大數據分析治理機制試點,借助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構建市場監管大數據分析治理體系,不斷增強發現問題的能力。創新性地為企業量身定制“挑刺報告”,精準發現識別問題,主動上門指導,督促企業自查整改,打造監管服務良性互動,精準服務企業,提升服務質量,助力企業實現品質飛躍。
據介紹,大數據分析治理機制試點工作有效實現了“三個轉化”:將治理痛點轉化為制度創新點,將群眾訴求轉化為服務提升點,將市場壓力轉化為發展動力。這一探索為全國優化消費環境、激發消費活力注入了新動能。
簡化流程,信貸支持增強消費意愿
本報記者 游 儀
買車,對于四川省宜賓市市民李先生來說,是件大事。圍繞車型、付款方式、貸款利率,一家人琢磨了不少日子。
李先生看中一款車,價格不便宜,猶豫不決時,恰巧聽了工商銀行宜賓分行客戶經理楊焯的“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宣講。
“大伙要是有買車、買家具等想法,這段時間可得抓緊下手,辦理消費貸款,就能享受貼息政策!”楊焯解釋,居民辦理1年期及以上線下消費貸款,用于汽車購置、購買電子產品等,可享受貼息政策。
一合計,挺劃算,李先生趕緊提交申請資料。工行宜賓分行快速審核流程,沒過多久,1500元的財政補貼就到了賬。“一開始,沒政策,這輛車得花14萬多。現在貼息政策不僅直接降低了購車成本,手續也很簡便。”李先生介紹。
為了有效發揮提振消費需求作用,四川省財政廳聯動省級相關部門分階段實施消費信貸貼息政策,對銀行機構向省內居民發放的1年期及以上,貸款用途為汽車、電子產品、住房裝修材料、家電家具耐用品4類商品線下消費貸款,財政部門按照年利率1.5%、單筆不超過3000元給予居民1年期一次性貼息。
“撬動作用很明顯。政策實施以來,我們已兌現財政貼息資金超5800萬元,支持省內銀行機構發放消費貸款41.1億元。”四川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24年末,全省住戶消費貸款(不含住房貸款)余額4894億元,帶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2%。
政策覆蓋廣泛,申報流程簡便。四川省戶籍居民或在川長期居住群眾,均可申請貼息,在川銀行機構發放的消費貸款,均可享受貼息。政策實施以來,近千家銀行機構發放消費貸款2.7萬筆。
“為充分激發消費動能,要進一步簡化申報流程、縮短審批周期、擴大適用商品覆蓋范圍、調整貼息時間。”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區域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麗程說,相關部門要構建消費信貸財政貼息支持的長效機制,合力推動消費潛力不斷釋放。
6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指導意見》對外公布,引導金融機構從消費供給和需求兩端強化金融服務,滿足各類主體多樣化融資需求,助力釋放消費增長潛能。
保障體系優化,能提升消費意愿。6月,互聯網保險平臺螞蟻保聯合人保健康、平安健康,在百萬醫療險“好醫保”的新版升級中,將全國470家三甲醫院國際部、特需部和部分私立醫院納入保障范圍,癌癥等特定疾病在這些醫院住院治療也可獲得保障。同時新增了包括全目錄進口藥、近400種原研藥在內的1500多種先進藥械,醫療服務可及性、普惠化不斷提升,能為消費提供更大的底氣。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09日 19 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