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好爸!從事教育從行多年,我發現一個現象,就是小學成績好的這批孩子,到了初中后成績還會繼續好的占有60%-80%。
也就是說大部分還是挺好的,尤其是小學班上前幾名的孩子,到初中后還是那幾個。
相反的,小學成績差的孩子,到初中后還是差,甚至是更差!能逆襲的有沒有?有,但是非常少,可能一百個孩子里面不到一個!
是不到一個,也就是說連1%的逆襲概率都不到。
這種現象其實是近些年才有的,以前小學成績差,到初中能逆襲的多,我自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但現在,真的不太可能。
所以大家也別總是抬杠了,老是拿以前逆襲的案例來說事,那沒什么意義。
為什么以前能逆襲的多,現在能逆襲的少?原因主要有三個:
一是以前教什么,考試就考什么,不會出現超綱的情況。所以就算之前沒怎么學,只要想學,用點心,考點全在那里,你就去死磕唄,總能磕出來。
但現在嘛,教的不考,考的不教!上課講的是“如何包餃子”,考試卻考怎么“煎牛排”,需要你通過各種聯想,千絲萬縷,最后把兩件完全不沾邊的事情串在一起。
所以即使前面有認真學了,都不一定能學得好,更不要說前面沒有學,半路突然想發力,你根本就找不到發力點。
二是現在大家都太卷了,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和升學壓力,大家都拼命往前跑,很多都在提前學,他們早早就在學習上建立了優勢。而那些前面沒有學的,后面才想努力去趕超他們的,基本不可能。
三是如今的環境下,孩子們所面對的誘惑太多太大了,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短視頻游戲的沖擊,讓很多孩子天天沉迷其中,腦袋逐漸變得不會思考,性格逐漸變得叛逆暴躁。
這種狀態,你說怎么逆襲?以前咱們那一代,手機這些東西可沒有那么普及,相比現在的孩子來說,干擾因素沒那么多,想逆襲還是比較輕松的。
而現在,基本上是一步落后,步步落后,與其總想著日后逆襲,不如把握好當下,好好將孩子的學習抓好,小學階段至少保持中上水平,到初中才有得“玩”。
那么問題來了,小學階段的學習要怎么抓?咱們按照學科來說。
一、數學這一科,依賴計算,同時又考驗思維。1-4年級,重點放在計算能力的訓練上面。5年級到6年級上學期,可以重點抓抓思維,搞一搞奧數,或者淺奧。
6年級下學期,根據孩子的情況,適當的提前學初一的課程,這樣能大大降低孩子到初中后熬夜學的次數。
二、英語這一科,有多提前學就多提前學。有條件,懂規劃的家長,就讓娃走原版路線,原版娃的水平完勝應試娃。
沒條件,不會規劃,就踏踏實實抓課內,小學一年級開始刷分級閱讀,到六年級結束至少刷至Q級,這相當于中考水平。
有余力的,去學一學新概念,經典的東西永遠不過時,到六年級結束,至少學完新一,到初中后再學新二。
學過新概念后,初中的那點語法點根本就難不倒你家孩子。
三 、語文這一科,重點在于積累。小學階段把閱讀量抓起來,不僅要泛讀,還要精讀,閱讀量太少,到初中可能讀題都讀不明白。
四、小四門三年級之后就要逐漸啟蒙起來,有很多孩子到初中后天天背卻沒效果,考試一考一個不吱聲。還有一些孩子,連背都懶得背,因為他們根本就對小四門提不起興趣,不想背不想學。
所以你得在小學就提前讓孩子接觸小四門,去啟蒙。正好暑假到了,這個假期建議領著孩子去看一些與小四門有關的紀錄片,像《河西走廊》、《航拍中國》、《工作細胞》等優質紀錄片都可以看起來,這些紀錄片自己在網上就能找得到。
五、學習要抓,運動也不能落下!如果孩子學習確實沒啥天賦,那起碼你要把運動抓起來,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這比什么都強。
最怕的就是學習沒搞好,運動也落后,眼睛近視體質差,那就真說不過去了。
以上這些就是給小學家長的一些建議,可以參考一下!具體還要根據自家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執行,畢竟沒有哪一種方法,哪一個規劃是適合所有孩子的,可以借鑒,不要照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