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爾邦節(拉丁文 Eid Adha),又稱宰牲節,爾德節。古爾邦節與開齋節(肉孜節)、圣紀并列為伊斯蘭三大宗教節日。今天,埃塞俄比亞全國上下都在慶祝穆斯林第1446屆古爾邦節。
古爾邦節,阿拉伯語音譯“爾德·古爾邦”、“爾德.阿祖哈”,意為“犧牲”、“獻牲”,故又稱“宰牲節”、“獻牲節”,或“忠孝節”。 古爾邦節是穆斯林最盛大的節日之一,在伊斯蘭歷每年十二月十日舉行,以舉行會禮、宰殺牛羊、聚餐為主要內容。伊斯蘭教歷12月10日,即朝覲期的最后一天。
伊斯蘭教在非常早的時候就傳入了埃塞俄比亞。在615年,先知的妻子和表弟,以及先知穆罕默德的早期追隨者們(以下簡稱“Assabs”)在阿克蘇姆尋找避難所。這些人民是從麥加統治的部落逃離出來的,反動派的Kuraysh,派出了使者,想要帶他們回到阿拉伯半島,但Negus Armah保護了他們。
他們被阿克蘇姆國王所接受,并且可以在阿克蘇姆國王的保護下蓬勃發展。值得欣賞的一點是,默罕默德先知,統治了他的隨從一定要尊重和保護埃塞俄比亞人民。
古蘭經里,有明顯的禁令反對任何穆斯林在埃塞俄比亞發生直接沖突。因此,在默罕默德先知的期間,有一輩子都信奉穆斯林教的埃塞俄比亞人民。絕大多數的埃塞俄比亞的穆斯林人民是遜尼派教徒,這個是穆斯林派底下最大的教派。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隨著越來越多的移民和商人從阿曼和也門來到這里,索馬里和厄立特里亞的穆斯林教徒的數量也是增加了很多。
在海岸地區,伊斯蘭教法逐漸扎下了根,到了14世紀,這個叫法甚至成為了很多地區的司法判定的基礎。這一現象反映出,在東部的絕大多數居民,都是穆斯林了。這些教派和基督教能夠共存,并不是那么容易的,當時的統治埃塞俄比亞地區的統治者還是公開和基督教國王發生過沖突。
然而,歷史學家普遍認為,在埃塞俄比亞的穆斯林領導者還是容忍了在他們地盤上的的基督教活動,很少去強迫他們轉信新教。
1668年,一個皇帝頒發的圣旨宣布,穆斯林(Jabarti)和貢德爾的猶太人(Felasha)今后將不得不和基督徒們保持距離,但是他們可以在自己的地區自由的從事和自己宗教有關的事情。宗教之間的爭論并沒有結束,但是到了十九世紀,宗教信仰的分歧最終被放到居民的和平安定生活環境之后。
在當地的信奉穆斯林教的阿拉伯人的數量一直都不太多,但是埃塞俄比亞在歷史上曾經和也門還有沙特阿拉伯的阿西爾地區有過緊密聯系。大多在這些國家的埃塞俄比亞人都是穆斯林教徒。據估計,穆斯林教徒占整個埃塞俄比亞人口的30%-40%。
古爾邦節起源于《古蘭經》啟示中記載的一個故事:伊斯蘭古代先知易卜拉欣夜間夢見安拉命他宰殺愛子伊斯瑪儀獻祭,以考驗他對安拉的虔誠。易卜拉欣把刀磨得閃閃發光,非常鋒利。當伊斯瑪儀側臥,父親把刀架在兒子喉頭時。易卜拉欣傷心痛哭,淚如溪流。然而第一刀下去,只在兒子脖子上留下了一道白印,第二刀下去僅刮破一層皮。
伊斯瑪儀說:“我的父啊,你把我翻個身,讓我匍匐而臥,這樣你就能下決心順從真主的命令了。”易卜拉欣聽兒子的勸言,把他翻了個身,然后解下刀子再使勁宰時,真主受感動,派天仙吉卜依勒送來一只羝羊作為祭獻,代替了伊斯瑪儀。這時易卜拉欣拿起刀,按住羊的喉頭一宰,羊便倒下了。
從那以后,穆罕默德就把伊斯蘭歷十二月十日規定為宰牲節,這就是傳說的“古爾邦”的來歷。
于是后來過古爾邦節時,穆斯林都要宰殺一只羊以示紀念。古爾邦為阿拉伯語詞匯,意為“犧牲”、“獻牲”,因此中國穆斯林學者將其直譯為宰牲節,也有受儒家文化影響意譯為“忠孝節”的。
所有埃塞華人都在關注的公眾號!
獲取更多資訊可關注「走進埃塞」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版權所有人同意,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擅自將其作為商業用途。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
【免責聲明】本平臺對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本平臺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安保定制 |安全信息 |
咖啡種植 | 礦產開采 |
軟件開發 | 電商平臺 |
代言 |
微信:enterethiopia
網站:www.2eth.com
郵箱:enterethiopia@qq.com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