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山微文明
文明 / 資訊 / 熱點 …
曾國藩,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與胡林翼并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并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謚號“文正”,后世稱“曾文正”。
1811年,曾國藩出生在湖南湘鄉的一個普通耕讀家庭。他從5歲開始就隨父親讀書,受家庭的熏陶,有著非常強烈的進取心。曾國藩幼時稱不上聰明,與同齡孩子相比,甚至有些笨,一篇二三百字的文章,背一晚上仍背不下來,連躲在暗處的小偷都看不下去了,嘲笑他笨。曾國藩暗暗發誓,一定要用勤奮來彌補自己的笨拙。從此,他更加用功,無論嚴冬還是酷暑,每天天一亮就起來讀書,絕不貪睡。為了培養一顆恒心,他還堅持寫日記,記錄每天做的事情,并時常反省自己是否有做錯的地方。
經過持之以恒的勤奮努力,曾國藩在27歲時考取了“同進士出身”,踏上了仕途。他為官清廉,既不貪污,也不接受別人的禮金賄賂,除了俸祿外再沒有其他收入。
曾國藩非常注重對子女的教育,無論公務多忙都不忘教育子女。曾國藩有寫家書的習慣,據說僅在1861年,就寫了253封家書,幫助子女制定嚴格的學習計劃,敦促他們每日學習。
曾國藩還十分注重子女美好品德的培養,他教育子女:“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通,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氣息,則難望有成”,使他們不因生于官宦之家就養成驕奢淫逸、貪圖享樂的惡習,而是培養他們慎獨、勤勞、儉樸和謙虛謹慎的好作風,這對于子女來說都是受益無窮的。
“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這就是曾國藩家訓的十六字箴言。在篤厚家風的熏陶下,曾家后世人才輩出。據不完全統計,從曾國藩開始,這個家族涌現出的知名人物達200多人,活躍在科學技術、文化藝術、商業等各個領域,成為近現代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曾國藩家族”。
稿件來源:福州市婦聯綜合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 綜合編輯:倉山微文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