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羽翼天朝 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原載《清史研究通訊》1989年第4期。旨在知識分享,如涉版權問題,聯系小編刪除。
近年,王慶成同志在英國劍撟大學圖書館,仔細檢閱了不同版本的《太平軍目》。其中有一冊是“戊午遵改”本。慶成同志發現“其最重要的修改是,此書各版中的‘翼王旗長闊俱八尺內寫太平左軍主將翼王石’一行,改為‘翼王旗長闊俱八尺向寫太平開國軍師左軍翼王石’”慶成同志由此推論,石達開膺封開國軍師,是在“楊韋內訌”之后,石回京輔政之時。他又說:“石達開在八年新歷獻歷奏中有‘通軍主將’頭銜,而《太平軍目》戊午本中仍作‘左軍’,這應是改刻時之粗忽,因為石達開‘通軍主將’之稱早在出走告示中就已經有了。”(《太平天國學刊》第五輯210頁)慶成同志對《太平軍目》這一修改的發現,是富有新意的。但是,對他的兩點推論,尚需斟酌。其一,石達開膺封開國軍師不是在回京輔政之時,而是在丁已出走之后。其二,戊午修改本《太平軍目》中的“太平開國軍師左軍”八字,都是對的。“左軍”非“通軍”之誤。鑒于學術工作的需要,作《石達開官爵考》,以就正于慶成等同好。
金田起義后,洪秀全任命楊秀清、蕭朝貴、馮云山、韋正、石達開為五軍主將,石達開任左軍主將。《天命詔旨書》:“辛亥七月十九日,時在荼地。天王詔令:‘前軍主將貴妹夫、左軍主將達胞同統戊一監軍、中一軍帥、前二軍帥、左一軍帥、左二軍帥,開通前路;中軍主將清胞統土一總制、中一軍帥、中二軍帥及前選侍衛二十名護中;右軍主將正胞、后軍主將山胞同統右一軍帥、右二軍帥、后一軍帥,后二軍帥押后、”其中“達胞”即石達開。洪秀全旋任命楊秀清、蕭朝貴、馮云山、韋正為軍師,又封東、西、南、北、翼王,石達開膺封翼王。《天命詔旨書》“辛開十月二十五日,時在永安。天王詔令:‘今特褒封左輔正軍師為東王,管治東方各國;褒封右弼又正軍師為西王,管治西方各國;褒封前導副軍師為南王,管治南方各國;褒封后護又副軍師為北王,管治北方各國;又褒封達胞為翼王,羽翼天朝。’”從此,石達開的官爵為“左軍主將翼王'。一見之于壬子初版、癸好重印的《太平軍目》。“翼王旗長闊俱八尺,內寫‘太平左軍主將翼王石’。”又見之于《太平天國癸好三年新歷》所載五王奏請頒歷詔“太平天國禾乃師贖病主左輔正軍師東王楊、右弼又正軍師西工蕭、前導副軍師南王馮、后護又副軍師北王韋暨左軍主將翼王石伏奏我主我兄天王萬歲萬歲萬萬歲,為治歷定時事”云云。《太平天國甲寅四年新歷》載此奏所列石達開的頭銜與上同。按太平天國制度,每年十月印行下一年的新歷。甲寅新歷是癸好十月印行的。由此可見,直到癸好三年十月,石達開的官爵全稱仍是“左軍主將翼王”。
不久,太平天國以東、西、南、北、翼諸王上應風、雨、云、雷、電天象,為諸王加銜,其詳見《頂天侯秦日綱等頌贊詞》:“贊美東王,為圣神風,是圣靈贖病救人。贊美西王,為雨師,是高天貴人。贊美南王,為云師,是高天正人。贊美北王,為雷師,是高天仁人。贊美翼王,為電師,是高天義人高天,猶言天上。由是,從甲寅四年起,石達開的頭銜全稱為“電師左軍主將翼王”。
還在起義初期,太平天國規定,群下稱東王為九千歲,西王為八千歲,南王為七千歲,北王為六千歲,翼王為五千歲。均有文獻為證。楊秀清稱九千歲,見《太平救世歌》。“賜爵東王,九千歲錫。”蕭朝貴稱八千歲,見《天兄圣旨》。“辛開元年十月十八日,天兄勞心下凡,時在永安。”其記錄有“東王等奏曰:‘遵命。我們眾小弟沾得天兄從前代贖罪功勞甚大,今朝貴妹夫八千歲又代世人如此受苦’云云。”南王稱七千歲,北王稱六千歲,翼王稱五千歲,見《天父下凡詔書》(一)“(辛開)元年十月二十九日,馮南王、韋北王、石翼王同小臣曾天芳、蒙得天齊到東王殿前請安,并會議天父上主皇上帝江山大事,言不數語,忽然天父下凡。……天父冋天后,小臣曾天芳、蒙得天與七千歲、六千歲、五千歲將天父圣旨回稟東王九千歲。”因此,按規定,自秦日綱以下,一律尊稱石達開為“電師左軍主將翼王五千歲”或“翼王五千歲”見《賊情匯纂》。又見北京大學圖書館所藏《舊遺詔圣書》封面題字。
又按規定,東王對下文告稱“誥諭”,北王稱“誡諭”,翼王稱“訓諭”。以故前期石達開對下文告的統一格式是:“真天命太平天國電師左軍主將翼王石訓諭”云云。也見《賊情匯纂》。
“楊韋內江”之后,石達開回京輔政,他的頭銜有了變化。丁已七年刊行的《太平天國戊午八年新歷》所載諸王請頒歷奏,反映出政局變動的痕跡。其一,北王韋昌輝的銜名已被削去,剩下東、西、南、翼四王署名。其二,石達開署銜已變作“電師通軍主將義王”。按通軍,即全軍。因避洪秀全名諱,故以通字代。《天命詔旨書》:“今恐通軍大小男女兵將未能熟知天父圣旨命令,及熟知天兄圣旨命令,致有誤逆天命天令也”。通軍,作全軍解。通軍主將,即全軍統帥。關于“義王”,曾國藩曾經詢問過李秀成,李答:“義王即石達開,本系翼王,后來大家喜其義氣,推為義王,石不肯受。”見龐際云藏《李秀成答詞手卷》。
丁已七年洪石分裂之后,石達開有了兩套頭銜:一是他自己沿用原來的官爵;二是洪秀全給他加封或改封的官爵。從中顯示出雙方的微妙關系。
石達開離天京出走后,留下了一些有時間可考的文告原件:一件是壬戌十二年二月十四日給涪州城內四民的訓諭,文件開頭就是:“真天命太平天國圣神電通軍主將翼王石,訓諭涪州城內四民人等知悉。”文末年月上蓋長方朱印,印文是:“太平天國圣神電通軍主將翼王石達開”。一件是癸開十三年四月二十三日給松林地總領王千戶的訓諭,文件開頭也是“真天命太平天國圣神電通軍主將翼王石,為訓諭”云云。翼王部下給翼王的稟報,也有原件可考。壬戌十二年十一月初二日,掀天燕李福猷給翼王的稟報:“小官李福猷跪稟報圣神電通軍主將翼王五千歲千歲千歲千千歲殿下”。按“圣神電”即電師。一如西王是雨師,又稱“圣神雨”,見《太平天國戊午八年新歷》所載四王請頒歷奏。東王稱“圣神風”,天王在《欽定前遺詔圣書》的批注中有解釋:“即圣神風亦是上帝圣神之風。非風是圣神也。風是東王,天上使風者也。”“如今上帝下凡降東王,降托東王是圣神,東王本職則是風勸慰師也。”依此類推,西王本職是雨師,稱圣神雨。翼王是電師,稱圣神電。上述文獻證明,石達開從出走以后,直至失敗,他一直沿用原來的官爵:“圣神電通軍主將翼王”,群下稱他仍是“五千歲”。他對下的文書稱“訓諭”,群下給他的文書稱“稟報”也悉依舊章。
但在洪秀全方面,對石達開的官爵曾進行改封和加封。
戊午八年,洪秀全改封石達開為開國軍師。當年頒行的《醒世文》在追敘東王、西王的勛績之后說:“南翼軍師為佐輔,前導開國扶圣君。”此文已將前導副軍師南王與開國軍師翼王并列為天王佐輔,確證是時石達開已從通軍主將改封開國軍師,以故“戊午遵改”的《太平軍目》,將翼王旗改刻為“太平開國軍師左軍翼王石”。王慶成同志訪尋海外所藏太平天國文獻的新發現,為我們對《醒世文》這兩句的解釋,找到了鐵證。至于“左軍”,即“殿左軍”。一如以后洪仁玕頭銜中的“殿右軍”。實際這是虛職。
己未九年,天王封授洪仁玕為開朝精忠軍師千王。從此,石達開列名在干王下,他的頭銜又有變化。從開國軍師變為開朝公忠軍師。《太平天國辛西十一年新歷》所載請頒歷奏,由已故的楊秀清、蕭朝貴、馮云山和在世的洪仁玕、石達開、陳玉成、李秀成、蒙得恩、李世賢、楊輔清、林紹章聯銜署名。石達開列名在“開朝精忠軍師殿右軍干王洪”后,他署銜為“開朝公忠軍師殿左軍翼王石。”
辛酉十一年二月二十一日天王詔旨:“自今東西至豫印,通刻頂天扶朝綱。某軍等字俱除去,換刻五字世襲長。”他規定石達開的印文是“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國公忠軍師頂天扶朝綱翼王石達開”,不再有“殿左軍”字樣。
太平天國的軍師原分:正、又正,副、又副,共四員。楊秀清、蕭朝貴、馮云山先后死去,所遺左輔正軍師、右弼又正軍師、前導副軍師三職,分別由幼東王、幼西王、幼南王襲位。見抄本《敬避字樣》附件。韋昌輝死后,所遺后護又副軍師一職不予世襲。洪仁玕膺封的開朝精忠軍師,按級別是又副軍師。辛酉十一年出版的《誅妖檄文》公布洪仁訐的官爵全稱是命文衡正總裁開朝精忠又副軍師頂天扶朝綱干王”。石達開膺封的開朝公忠軍師,按級也是又副軍師。抄本《敬避字樣》附件所列石達開的軍師全稱是“開朝公忠又副軍師”。《求闕齋弟子記·賊酋名號譜》所載同。
后期,洪秀全重訂禮制,幼東王仍稱九千歲,幼西王仍稱八千歲,幼南王仍稱七千歲。但群下對石達開的稱謂,已從“五千歲”改為“喜千歲”。按《太平禮制》(辛開元年頒行本“貴岳與貴岳兩相稱,自因其等職,譬如七千歲貴岳見九千歲貴岳則稱東貴親兄,又譬如七千歲貴岳會六千歲、五千歲貴岳則稱北貴親弟、翼貴親弟,如此為兄弟相稱也。”查己未九年以后重印的《太平禮制》(原是戊午八年頒行本),已被補充修改。茲節引一段:“貴岳母與貴岳母兩相稱,自因其等職,譬如七千歲貴岳母見九千歲貴岳母,則稱東貴親嫂;又譬如九千歲貴岳母會七千歲、福千歲、喜千歲、祿千歲、榮千歲、耀千歲、雄千歲、威千歲、壽千歲貴岳母,則稱南貴親嬸、千貴親嬸、翼貴親嬸、英貴親嬸、忠貴親嬸、贊貴親嬸、侍貴親嬸、輔貴親嬸、章貴親嬸,如此則為嫂嬸相稱也。”又說:“王岳母會貴岳母,亦因其等職,譬如會九千歲貴岳母則稱東貴嬸,會七千歲貴岳母則稱南貴嬸,會福千歲貴岳母則稱干貴姉,會喜千歲貴岳母則稱翼貴嬸……如此王岳母為嫂,貴岳母為嬸也王岳母,天王的岳母;貴岳母,列王的岳母。從兩本《太平禮制》的規定看,東王稱九千歲,南王稱七千歲,一直未變;但對翼王的稱呼變了,先是五千歲,后是喜千歲。
壬戌十二年,太平天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僚,每部設正、又正、副、又副部僚四員,共二十四部僚。天王任命洪仁訐為吏部正天僚,見護王部下的來文底簿。石達開為吏部又正天僚,陳玉成等均加封或追封兼任部僚。見抄本《敬避字樣》附件。
由上述可見,王定安《求闕齋弟子記·賊酋名號譜》稱石達開為“吏部又正天僚開朝公忠又副軍師翼王喜千歲”,這不是石達開自己的署銜,而是洪秀全給他加封或改封的官爵。
附記兩則:①或謂:石達開在受任左軍主將之前,曾任天官正丞相。張汝南《金陵省難紀略》:“賊在修仁、荔浦時,止天賊及東、西、南、北四賊旎號而已。翼賊偽天官正丞相,秦曰綱偽天官副丞相。及圍桂林,天賊下詔封翼賊為偽左軍主將翼王,羽翼天朝,日綱始轉正與太平天國文獻所載有出人。錄此備考。
②壬子二年八月初九日,曾水源、林鳳翔、李開芳稟:“東北王兩翼王下各千歲殿下”(見《倫敦大學東方與非洲學院公報》第三十九卷第一期),按《洪大全自述》有“石達開為天官丞相右翼王,秦日昌稱為地官丞相左翼公”。(秦日昌,即秦日綱。)吳君良祚謂曾水源等稟文所說的“兩翼王”,即《洪大全自述》的右翼王與左翼公。可備一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