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系四聯機槍運載車M16,也稱為M16半履帶車,是M13半履帶車的火力升級版,屬于M3半履帶自行高射炮系列的第二個變體。戰斗權重為2.7,在更新1.45“鋼鐵將軍”中引入。
1940年至1942年間,為了增強防空火力,懷特汽車公司承擔了設計和生產任務。它以M3半履帶車的底盤為基礎,將原來的后部車廂進行改造,安裝了一個活動的高射炮炮塔,炮塔上配備了四聯裝炮架,搭載4挺勃朗寧12.7毫米M2型重機槍。最初該原型被指定為T61多聯裝機槍運載車,在阿伯丁試驗后,被正式認可為M16多聯裝機槍運載車。在1943年初開始生產前,還對試驗車輛進行了一些改進,如增加了炮盾。1943年5月至1944年3月,共生產了2877輛,期間另有568輛M13和109輛T10半履帶車被改裝為M16。
1943年,M16開始服役,它在歐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都有廣泛的應用。在歐洲,美軍參與了意大利戰役、諾曼底登陸(霸王行動)、阿爾庫爾戰役以及北歐的阿登反擊戰等。M16在這些戰役中為部隊提供了重要的防空火力,對低空飛行的德軍飛機起到了很大的威懾作用,同時也可用于對地面步兵目標進行壓制射擊。此外,少量M16還通過租借法案提供給了英國和法國軍隊。
在朝鮮戰爭期間,由“聯合國軍”在戰場占有前線制空優勢,M16的對空作戰功能發揮空間有限,因此主要被用于平射,對志愿軍和朝鮮軍隊的地面部隊造成了較大威脅,因其強大的火力而獲得了“絞肉機”的綽號。
戰后,隨著飛機技術的不斷發展,M16作為移動防空武器的作用逐漸受限。1951年末,M16被宣布為“有限標準”武器,美國陸軍在朝鮮的大部分M16開始退出現役,不過仍有少數車輛服役至戰爭結束。1958年,M16被美國陸軍正式宣布淘汰。但它仍有部分幸存至今,比如在美國遺產博物館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