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點,王驍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手邊的筆記本電腦早已黑屏,咖啡涼透。窗外是他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北京六月的夜,沒有風。墻角那臺曾陪他熬過無數加班夜的服務器主機,還發著幽幽的藍光,像某種瀕死的記憶。
他已經失業三個月。
原本他是公司里的主程,帶過項目、救過火、寫過幾萬行代碼,骨灰級碼農,別人眼中“靠譜的技術中堅”。可在一次組織架構調整中,他被裁了——理由是“崗位合并”,HR面無表情地遞給他一份協議書,說,“你還年輕,機會多著呢。”
王驍笑了笑,沒有爭辯。四十五歲,頭發已花白一半,技能樹的枝椏早被新技術剪得光禿。他清楚,市場要的不是經驗,而是便宜、聽話、會AI的新鮮人。
妻子是他大學時的同班同學。兩人一起走過了十幾年,從合租房到二環小屋,從泡面到煙火人家。可這份婚姻,早在他開始頻繁加班、她沉迷瑜伽和朋友圈點贊時,就出現了裂縫。他失業的第三十五天,在偶然一次她手機的亮屏中,他看到了那個名叫“阿彥”的人。
“我不是不愛你了,”她說,“只是我們都變了。”
他沒有吵,也沒有罵。他太累了。像一個被重構無數次的老系統,終于停機維護。
這些天,他嘗試投簡歷,沒人回;嘗試寫博客,也無人問津。他甚至一度想回老家開個小網吧,或干脆轉行做外賣。朋友勸他,“想開點,重新開始。”可“重新開始”這四個字,對一個中年人來說,意味著將生活拆解成碎片,再一個個吞下去。
夜很深了。他站起來,給自己泡了碗面。熱水沖開的一瞬,騰起的霧氣模糊了眼鏡,也模糊了未來。他打開電腦,屏幕亮起,代碼框里還殘留著上次未提交的幾行注釋:
# TODO: 再試一次# 或者,就此停下
王驍按下了“保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