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也單作“八仙過?!保烧Z原指八位仙人法力高深,比喻各有各的本領,各有各的身手,也引申為做事時各有各的辦法。成語出自明朝吳承恩《西游記》第八十一回,“正是八仙同過海,獨自顯神通”。
關于“八仙”的傳說起源很早,說法也各不相同,例如淮南八仙,指的是幫助西漢淮南王劉安著成《淮南子》的八位文人;又如唐朝杜甫寫的《飲中八仙歌》,指的是李白、賀知章等八位能詩善飲的文人;再如蜀中八仙,指的是容成公、李耳等八位相傳在蜀中得道成仙的仙人。
直到明朝吳元泰作《東游記》 ,隨著漢鐘離、張果老、呂洞賓、鐵拐李、韓湘子、曹國舅、藍采和、何仙姑等八位仙人的故事廣為流傳,“八仙”的說法才正式被確定下來。
相傳,一日八仙在蓬萊閣上聚會飲酒,酒至半酣,鐵拐李意猶未盡,遂對眾仙說道,“都說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景致秀麗,我等何不乘興前去游玩、觀賞一番?”其余七位仙人齊聲附和。
呂洞賓隨之起身說道,“我等既為仙人,渡海自然不能與凡人一樣,今番渡海不得乘舟,只憑個人道法,大家意下如何?”眾仙聽了,全都欣然贊同,于是八人先后棄座起身而去。
八人聚到海邊,各自亮出自己的法寶。鐘漢離率先動身,只見他將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那扇子大如蒲席,漂浮于海面之上,只見他醉眼惺忪地跳到了扇子上,袒胸露腹地往扇子上一趟,優哉游哉地向著大海深入飄蕩而去。
清婉動人的何仙姑緊隨其后,只見她將手中荷花往水中一拋,頓時紅光四射,花像磨盤,何仙姑一步踏出,輕輕佇立于荷花之上,迷人的風姿便也隨波漂流而去。
其余六仙不甘落后,也紛紛使出自己的手段,將手中的寶物投入水中,紛紛隨波而渡,鐵拐李以鐵拐投水而渡,張果老以紙驢投水中而渡,呂洞賓以簫管投水中而渡,韓湘子以花籃投水中而渡,藍采和以拍板投水中而渡,曹國舅以玉版投水中而渡。
八仙法力高強,他們渡海而行,海面卻如翻江倒海一般,滔天巨浪震的東海龍王宮殿搖搖欲墜。東海龍王不知何故,急忙派蝦兵蟹將出海巡查,這才得知是八仙各顯神通,興海所為。
東海龍王聞之惱羞成怒,率兵出來交涉,八仙據理力爭,雙方各執一詞,誰也無法說服誰。東海龍王一怒之下,命令蝦兵蟹將上前攻擊藍采和。藍采和不甘示弱,與對方爭斗,卻因寡不敵眾落敗,被抓住后關進了龍宮。
其余七位仙人見狀大怒,紛紛上前廝殺,雙方在海里一場惡戰, 龍宮方面根本不是八仙的對手,一番鏖戰之后東海龍王兩個龍子被斬,嚇得那些蝦兵蟹將魂飛魄散,紛紛逃回了龍宮。
龍子被斬,東海龍王怒不可遏,急忙派人請來南海、北海、西海龍王,四海龍王共戰八仙。四海龍王匯集之后,立即催動海水掀起驚天巨浪,殺氣騰騰地向著眾仙沖殺而去。
曹國舅見四海龍王殺氣騰騰而來,卻是絲毫不慌,只見他懷抱云板向前行去,向前射出一道金光,金光所及之處,海水迅速向兩邊退去,露出中間一條坦途,其余幾位仙人緊隨其后,任憑巨浪排山倒海,卻根本奈何不了他們。
四海龍王見此情景,心知僅憑法術根本奈何不了對方,于是又調動四海兵將意圖再戰。就在雙方大戰一觸即發之際,恰巧南海觀音(另說如來佛)從此經過,見狀立即喝住雙方,親自出面予以調停,東海龍王這才放出藍采和,雙方休戰。
之后,八仙拜別觀音,各自手持寶物,乘風破浪、遨游而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