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中國人認財神,個個都是講緣分。正月初五“迎財神”,那鞭炮聲堪比過年;但你知道嗎?農歷六月初十,是道家財神劉海蟾的誕辰。傳說中的劉海蟾,原本是個少年才俊,后來棄官入道,跟著呂洞賓學藝,手里總不離一只“招財金蟾”。你在小巷里瞧見的那個挑著銅錢繩、左手提金蟾的憨態(tài)仙人形象,說的就是他。
元朝的《金蓮正宗記》里寫得明明白白:這一天,道觀里香煙繚繞,老百姓紛紛來求平安、求好運。南北各地流傳的“劉海戲金蟾,一步一招財”,就是圖個家里紅火、人丁興旺。有人說,每到這一天,財神爺偷偷溜下凡,穿著便裝到處走動,專門挑那些心善勤快、生活有序的人家贈送好運。說起來像個美麗童話,但老祖宗的話其實道理十足——福氣和財運,最愛落在踏踏實實、心里常存善念的家里。
細數(shù)財神日的冷門趣事,還有這些讓人忍俊不禁的“小儀式”:有些地方要在飯前燙碗,寓意“潔凈迎財神”;也有的店鋪在柜臺塞一串銅錢,說是金蟾留福。詩書里不常寫,老百姓記在心里,才最鮮活。
6道時令好菜,好彩頭吃出來
別看菜只是尋常美味,其實每道端上桌的菜肴背后,都有點講究,都藏著寄托。今年菜便是今年財,素凈熱烈皆是情。六月天的餐桌,只需幾味在地時鮮,香味就有了“過節(jié)”的意味——
1、錢袋餃子——“財”氣滿袋
農村習俗,財神誕日常包餃子,講究包成小錢袋子形——嘴緊袋滿,寓意財寶不會漏。老人喜歡邊包邊念叨:“多包幾個,招財進家門?!?/p>
家常做法:肉餡(可加點蔥姜)、餃子皮。餡料、皮包成小袋型,捏緊收口,沸水下鍋煮熟,點點醬油香醋,吃著踏實。
2、清拌絲瓜——清涼消暑好運來
六月是絲瓜豐收的季節(jié),新鮮絲瓜皮青身翠、切絲拌點蒜泥香油,清清爽爽。據(jù)說絲瓜形如“通天管”,吃了氣順福寬。
家常做法:絲瓜去皮切條,鹽腌五分鐘,沖洗去澀。瀝干拌蒜末香油,喜歡再加點青椒絲,夏天一碗,神清氣爽。
3、玉米蒸餅——金玉滿堂
玉米鮮嫩、顏色金黃,像元寶堆在盤中。家里年年種玉米,吃一口,仿佛咬下了金燦燦的好光景。農村老人常說,“金玉滿堂”就是求它來的。
家常做法:玉米粒剝下,少許面粉和發(fā)酵粉拌勻,加點糖,攪拌成糊糊,蒸鍋上汽后蒸15分鐘,松軟香甜。
4、蓮藕排骨湯——家和連心
藕象征連年有余、親情不斷。六月藕剛上市,脆嫩水靈,和排骨燉湯再合適不過。一家老小圍坐喝湯,福氣綿綿。
家常做法:新鮮蓮藕切塊,和排骨一同冷水下鍋,焯水撈起,再加清水、姜片慢燉一小時。撒點蔥花,咸鮮清潤。
5、三鮮瓜丁——五谷豐登好前景
夏天時蔬最多,像黃瓜、胡蘿卜、苦瓜隨手切成丁,清炒出鍋就是一道三鮮菜。彩色瓜丁湊成一盤,家和日子多亮堂。
家常做法:三種瓜果切丁,熱鍋下油,依次下鍋快速翻炒,加點鹽和蒜末,出鍋即成。簡單利落,瓜香撲鼻。
6、銀耳蓮子羹——安順團圓
銀耳雪白,蓮子飽滿,本就有圓滿、貴氣的意思。六月天氣熱,煮一缽銀耳羹冰鎮(zhèn)后食用,嘴里生涼、心里甜,看見家人吃得有滋有味,就是過節(jié)的氛圍了。
家常做法:銀耳泡發(fā),蓮子、冰糖同煮,慢燉至糯糯滑滑。無論冷吃熱喝,都是家的清甜。
民俗小心思,“3宜2忌”——生活才有滋有味
3宜:
點香敬財神。
老規(guī)矩,財神誕日要在家中小神龕或案前點香致意。不求奢華,只需一份清凈誠心。有的店鋪還會擺個小金蟾、放串銅錢,愿“和氣生財,行善得?!薄?/p>
清掃門庭。
舊時講究“屋里干凈,財神才肯進門”。六月多塵,早晨打掃門前屋后,就是迎新納福的象征。細節(jié)見溫情,也是對生活的敬重。
家人共食、說好話。
這一天家里要一起吃飯,哪怕簡簡單單幾碗小菜,也別冷落誰。飯桌上多夸少怨,誰都希望一句“吃了這道菜,財氣旺”能成為現(xiàn)實。
2忌:
忌摔打碗筷、潑灑米面。
老話說:“碗碎財碎,米翻財翻?!蹦呐略僦?,也要手穩(wěn)心細,把一日三餐當作過節(jié)。
忌爭吵埋怨。
“財神最怕屋里冷清、吵鬧?!绷鲁跏@天,大家最好心平氣和地過日子,小矛盾放一放,就是給家運留余地。
這些講究,說到底,不光是迷信,更是老百姓日子里的細膩講究。和和氣氣守著規(guī)矩,煙火氣里自有財氣升騰。
六月的天,熱烈而明亮。財神未必常在廟堂,可能就在陋室鍋勺、忙碌人家。其實人生大富大貴,往往從一頓家常飯開始。你愿意給日子添點儀式感,生活便會越來越有生氣——哪怕柴米油鹽,依然能開出一枝“富貴花”。
“煙火中的小富足,才是最大的安穩(wěn)?!泵磕炅鲁跏?,和家人圍一桌好菜、說幾句吉祥話,比什么都來得實在。愿你我守著一粥一飯,也守住了愛和豐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