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全家都是土生土長的鄭州人,燴面的湯頭要濃,休閑的方式愛逛商都遺址、大衛城,連旅游都習慣往中原大地跑。
但今年我老婆突然提議:"要不換個地方?去張家界轉轉!" 說實話,我對張家界的印象還停留在電影《阿凡達》和奇峰異石上,但架不住全家投票通過,于是在兒子的監督之下,我定了高鐵票,踏上了南下的列車。
一到張家界,我就被那股 "仙氣" 迷住了!天門山像一條巨龍盤踞在城市上空,云霧繚繞間若隱若現的玻璃棧道,仿佛通向仙境。
住在武陵源區的民宿里,清晨推開窗就能看見群山環繞,鳥鳴聲聲入耳,土家族阿妹的銀飾在晨光中叮當作響,背著竹簍走過青石板路,《馬桑樹兒搭燈臺》的調子飄得滿山都是 —— 這場景在鄭州可不多見。
頭兩天我們就在景區里轉悠:天門山必須去,坐著世界最長的高山索道上山,一抬眼就是壯觀的 99 道彎盤山公路,宛如一條巨龍蜿蜒在山間。
站在天門洞前,云海翻騰,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我爸感嘆道:"這云霧翻涌的架勢,看得人比登嵩山時還想喊兩嗓子!"
至于袁家界嘛,哈利路亞山原型就在眼前,阿凡達的取景地讓人仿佛穿越到了電影世界,我兒子興奮得直跳;而一轉身,金鞭溪正靜靜流淌,細鱗魚在碧透的溪水里擺尾,陽光掠過石面,能看見它們肚皮上的金色光斑,宛如一幅流動的山水畫。
后幾天我們跑得更遠:大峽谷玻璃橋挑戰了我的膽量,站在橋上俯瞰深淵,雙腿不由自主地發抖,我老婆卻興奮地擺出各種姿勢拍照。
黃龍洞里的鐘乳石千姿百態,在燈光的映照下宛如仙境,我媽看得目不轉睛:"這鐘乳石的紋路比刺繡還精細,難怪說‘黃山歸來不看山,黃龍歸來不看洞’!" 最驚喜的是寶峰湖,湖水碧綠如玉,四周群山環抱,當地的山歌在湖面上回蕩,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說到吃,張家界人真是把 "土家菜" 做成了藝術!三下鍋麻辣鮮香,臘肉炒蕨菜香氣撲鼻,血粑鴨口感獨特,我連吃三天還沒嘗遍。
巖耳燉土雞試了,湯鮮味美,但我媽又偷偷說:"還是咱鄭州的燴面更合口味!一方水土一方味,這話真不假。"
最驚喜的是土家臘肉,煙熏火燎的香味讓人回味無窮,我老婆連吃了兩碗飯。至于酸酢魚?酸辣可口,魚肉鮮嫩,攤主大哥問我:"要加辣椒不?" 我一激動飆出鄭州話:"多放點咯!" 結果被辣得直吸氣。
在張家界待了整整五天,臨走前夜我們在天門山看星空,坐在寶峰湖邊聽著土家阿哥的船歌,望著遠處云霧纏繞的石峰,忽然想起地質課上學過的 "喀斯特地貌",我忽然冒出三個怎么也想不通的疑問:
第一,張家界的奇峰異石,為什么能形成如此獨特的地貌?難道是大自然這位藝術家在這里特別用心?
第二,土家族的吊腳樓,為什么能建在懸崖峭壁之上卻依然穩固?難道這里的工匠都有 "絕壁建筑師" 的天賦?
第三,走了那么多山水勝地,張家界總讓我覺得格外 "奇幻" 又格外親切,為什么它能把奇峰、秀水、深谷和濃郁的民族風情結合得如此完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