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mym1323
皮膚偶爾緊繃本是常見現象,但若逐漸變硬、失去彈性,甚至影響關節活動,則可能是硬皮病的信號。
從中醫角度看,硬皮病多與肺腎虧虛、寒凝血瘀相關。肺主皮毛,腎主一身之陽,若肺腎陽氣不足,寒邪凝滯,則氣血運行不暢,肌膚失于溫養,逐漸硬化、萎縮。
今天分享一個方子,僅用兩味藥,就能溫補肺腎、散寒通絡,改善皮膚硬化——
黃芪15克、桂枝10克。將兩味藥洗凈后,加入500毫升水,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煮20分鐘,取汁代茶飲用。
黃芪: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能大補肺脾之氣,推動氣血運行,使肌膚得到充分濡養,改善因氣虛導致的皮膚僵硬。
桂枝:味辛甘,性溫,歸心、肺、膀胱經,具有溫通經脈、散寒解表的功效。它能驅散體內寒邪,促進氣血流通,緩解寒凝血瘀引起的皮膚硬化。
兩藥配伍,一補一通,既增強肺腎功能以治本,又溫散寒邪以治標,使氣血通暢,皮膚逐漸恢復柔軟。
案例分享
一位中年女性患者,近年來皮膚逐漸變硬,尤其手指、面部緊繃感明顯,遇冷時顏色蒼白甚至發紫,西醫診斷為“硬皮病”。嘗試多種治療效果不佳,轉求中醫。
辨證屬肺腎陽虛、寒凝血瘀,予方:
黃芪、桂枝、當歸、制附子、丹參等。
本方以黃芪、桂枝為主,補益肺腎、溫通經脈;輔以當歸養血活血,制附子溫補腎陽,丹參活血化瘀。
諸藥合用,共奏溫補肺腎、散寒通絡、柔潤肌膚之效。
治療效果如何呢?
患者服藥1個療程后,皮膚緊繃感減輕,手指活動較前靈活;堅持治療一段時間后,面部皮膚逐漸軟化,遇冷發紫現象明顯改善,生活質量顯著提升。
此方適合肺腎陽虛、寒凝血瘀型硬皮病,若兼有濕熱或陰虛火旺,需配伍清熱或滋陰藥。硬皮病病程較長,需耐心調理,建議在醫生指導下辨證用藥。
(注:本文僅供參考,個體情況不同,具體用藥需臨床醫師指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