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流芳,德藝雙馨 —— 論高治業先生的書法藝術
對于書法藝術而言,傳統的筆墨根基恰似大廈之基,不可或缺。然而,若無深厚的文人修養作支撐,作品終究會淪為空洞無物的筆墨堆砌。古人論書時便強調,習書之人 “一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唯有先修養品德,將書法之道內化于心,方能創作出有靈魂的作品。在當今書法界,高治業先生便是這樣一位德藝雙馨的翰墨大家。
從藝數十載,高治業先生在書法研習上始終秉持向古取法的態度,且已臻入化境。他深入鉆研二王法度的飄逸靈動、米芾真意的奇崛豪放、蘇軾的瀟灑自如以及王鐸的氣勢磅礴,從前賢的筆墨神韻中汲取精華。正因如此,先生的書法作品擺脫了長期臨摹一家而形成的僵化習氣,完美詮釋了清人王淑所言 “書道,即自運在服古,臨古須有我,兩者合之則雙美,離之則傷神” 的藝術真諦。他將傳統與自我風格相融合,既尊重古法,又展現出獨特的藝術個性。
高治業先生揮毫作篆,對筆墨意趣的雕琢臻于極致。古樸典雅,憑借深邃的思考與反復的研磨,讓碑刻的筋骨血肉化作靈動墨痕。其筆下篆字,形神相生,更以神韻為要,將千年篆書傳統與個人藝術哲思熔鑄一爐。或如蛟龍騰空,遒勁中藏灑脫;或似幽澗清泉,婉轉間顯風骨,使篆書突破程式桎梏,重煥藝術生機。駐足賞鑒他的篆書佳作,觀者無不為其貫通古今、推陳出新的精湛造詣所傾倒,于一筆一劃間,盡覽傳統與創新交織的獨特藝術氣象。
在技法層面,高治業先生的筆墨盡顯逸氣風范。揮毫落筆間,如行云流水,灑脫自然;筆鋒回轉時,似銀鉤鐵畫,剛勁有力;旋折進退之際,若驚鸞飛舞,靈動飄逸。其筆勢流暢自如,一氣呵成,即便偶有筆斷之處,卻也意脈相連,正所謂 “一點之內能夠殊衄挫于毫芒,一畫之間更可以變起伏于鋒杪”。每一筆都剛柔相濟,字與字之間氣勢貫通,章法上上下牽絲映帶,左右布局相得益彰,通篇洋溢著濃郁的書卷氣息。
高治業先生的書法作品不僅在技法上爐火純青,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在創作中十分注重內在情緒的自然流露,而非單純追求技藝的炫示。在當今快節奏的時代背景下,許多書法家為追求名利,熱衷于 “批量式” 生產作品,忽視了書法作為藝術所應承載的精神內涵。但先生卻不為所動,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浸潤著深厚的文化學養,以書法承載詩情高韻,用筆墨涵養堅質浩氣,真正做到了詩書交映,精神外顯。
高治業先生的作品宛如矗立在書壇的一面旗幟,既彰顯著高雅的文人品質,又為后來者指明了學習方向。他用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與創新,詮釋著書法藝術的真諦,這也正是他令我由衷敬重的根本所在。
高治業先生與這些人截然不同。作為一位深諳傳統的學養型書法家,他的書法作品猶如一面標示正宗源流的藝術旗幟,不僅為書壇樹立了高雅的文人品質,更為后來者提供了寶貴的學習范例。這,正是我對先生滿懷敬重的根本原因。
(文/田野)
歡迎點贊留言,喜歡老師作品隨時留言聯系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