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又稱牙周病,是指發生在牙齒支持組織(包括牙齦、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質)的、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癥性疾病。這種炎癥通常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引起,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口腔慢性疾病。
根據全國第四次口腔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在我國,成年居民的牙周健康率平均不到10%。牙周炎是成年人牙齒喪失的首要原因,是口腔健康的頭號殺手。
牙周炎的八個典型癥狀
1.牙齦紅腫、松軟(健康牙齦應為粉紅色、堅韌);
2.刷牙或咬硬物時牙齦出血(最常見的早期信號);
3.持續性口臭(細菌代謝產物);
4.牙齦萎縮,導致牙根暴露、牙齒看起來變長;
5.牙齒敏感(冷熱酸甜刺激不適);
6.牙齒松動或移位(中晚期表現);
7.牙縫變大(牙齦萎縮和牙槽骨吸收導致);
8.牙齒脫落。
牙齒就像一棵樹,應該長在土壤里,牙槽骨就像土一樣把牙齒牢牢包圍住,牙齒表面附著的菌斑,會形成牙結石,如果菌斑和牙結石沒有得到及時的清理,牙周組織就會有炎癥表現,導致牙槽骨被破壞,致使牙齒松動,最終脫落。
可見,從偶爾刷牙出血,到牙齒掉光,或許僅有三步:細菌堆積→形成牙石→牙齒松動、脫落。
小小牙周炎威脅全身健康
牙周炎與心血管系統疾病
牙周炎患者的心血管發病率是正常人的兩倍,口腔中的致病菌能直接進入血液,在血管系統中累積形成細菌斑塊,從而加重現存的心臟問題。
牙周炎與呼吸系統疾病
口腔衛生差或者沒有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會導致大量致病菌在口腔內堆積,這些細菌可進入呼吸系統,成為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生的危險因素。
牙周炎與內分泌系統疾病
牙周炎已經被確認為糖尿病的第六大并發癥,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與牙周炎密切相關,兩者相互影響。
牙周炎與免疫系統疾病
牙周炎可通過促進炎癥細胞因子的表達加重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情。
牙周炎或誘發癌癥發生
牙周炎癥反應及其代謝產生的化學致癌物質可誘使癌癥的發生、發展,如口腔鱗狀細胞癌、胰腺癌等。
牙周炎或引發老年癡呆
牙周炎的致病菌可通過血腦屏障直接進入腦組織,破壞神經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退化,引發老年癡呆。
如何正確預防牙周炎?
有效控制牙菌斑是預防牙周炎的核心。
首先,正確刷牙。每天至少2次(巴氏刷牙法),每次至少3分鐘,使用含氟牙膏。
其次,每天使用牙線/牙縫刷。清潔牙刷難以到達牙縫鄰面,必要時使用漱口水,輔助抗菌(但不可替代刷牙和牙線)。
再次,定期口腔檢查和洗牙。每6個月至1年看一次牙醫,進行專業檢查和潔治(去除齦上結石),早期發現問題。
與此同時,注意戒煙,積極治療并控制全身性疾病,健康均衡飲食,保證充足的維生素(尤其C、D)、礦物質(鈣)和抗氧化物質攝入,少喝含糖飲料,少吃甜食、糖果等零食。
另外,注意處理局部因素,如矯正牙齒擁擠、修復不良修復體等。
牙周炎無法完全根治,但通過專業的系統治療和患者嚴格的自我維護,可以控制其進展,長期有效保持牙周組織的穩定和功能。
本文綜合自:
①21世紀經濟報道2025.06.09《粉絲猛漲2200萬,韋東奕引全網心疼!成年國民牙周健康率不到10%,專家提示》
②央廣網2025.06.08《北大“韋神”患牙周炎引發熱議 醫生:或與營養不良有關》
③健康時報2025.06.07《北大“韋神”患上這種牙病!從偶爾刷牙出血,到牙齒掉光僅有三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