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企查查數據顯示,山東煉化能源集團(以下簡稱“山東煉化”)股權結構發生重大調整——原100%控股股東東明石化持股比例驟降至33.33%,中聯能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以66.67%的持股比例成為新晉控股方。與此同時,山東煉化注冊資本從10億元猛增至30億元,增幅高達200%。
內部資本運作
根據公開信息,此次股權調整后,東明石化雖然持股比例從100%降至33.33%,但仍保持重要股東地位;中聯能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聯能”)成為控股股東,持股66.67%;注冊資本從10億元增至30億元,顯示公司資本實力大幅增強。
值得注意的是,中聯能的實際控制人仍是東明石化董事長李湘平,這意味著此次股權調整可能是東明石化集團內部的資本運作,而非外部資本介入。
來源:東明石化官網
將注冊資本從10億元提升至30億元,這一變化預示著山東煉化正在為后續大規模融資與并購行動夯實基礎。通過擴充資本實力,山東煉化能夠在資本市場上獲得更強的議價能力,為后續產業鏈整合、技術升級等重大項目儲備資金,以更靈活的姿態應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
更加聚焦核心產業
當前,國內煉化行業產能已逼近10億噸“紅線”,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中小地煉企業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行業整合已成為大勢所趨。在此背景下,山東煉化調整股權結構,有助于進一步優化內部資源配置,提升整體運營效率,增強在行業洗牌中的抗風險能力,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求長遠發展贏得先機。
東明石化近年來全力投入原油直接制烯烴(UPC)技術研發,該技術已被列為山東省重大項目,總投資高達220億元。這項技術突破傳統煉化路徑,可顯著提升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具備極強的市場競爭力與發展潛力。此次股權調整后,山東煉化極有可能被打造為UPC技術產業化落地的核心平臺,通過整合多方資源,加速技術從實驗室走向規模化生產的進程,搶占行業技術制高點。
來源:視覺中國
新的整合策略正在醞釀
山東煉化集團成立于2017年,初衷是整合山東地煉行業,提升國際競爭力。最初由8家核心地煉企業聯合組建,東明石化持股22.63%,其他股東包括新海石化、清源集團等。
然而,由于各股東經營獨立、利益難以協調,整合效果不佳。2020年起,股東陸續退出,至2024年7月,僅剩東明石化一家股東。如今,東明石化雖讓出控股權,但仍通過中聯能保持影響力,這或許意味著新的整合策略正在醞釀。
對于整個煉化行業而言,這樣的股權變動和資本運作也有著風向標的意義。一方面,行業整合與資源優化配置的趨勢愈發明顯。通過股權變更和資本運作,企業可以實現資源的更高效利用,提升產業集中度,從而更好地應對市場競爭和行業變革。另一方面,這也反映出行業正在不斷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和合作方式。不同企業之間通過股權紐帶加強合作,優勢互補,共同開拓市場,推動行業向更高質量的方向發展。
綜合中國石油和化工、經濟導報整理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