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達醫曉護的第5526篇文章
子宮內膜是孕育胚胎的基礎
我們知道胚胎的成功孕育,除了需要優質的胚胎外,還需要良好的子宮內環境。子宮內膜就是胚胎著床的“土壤”,適合的子宮內膜厚度與胚胎是否成功著床密切相關。子宮內膜分為功能層和基底層。功能層是胚胎植入的部位,是適合胚胎著床的松軟的“土壤”,受卵巢激素變化的調節,具有周期性增殖、分泌和脫落性變化;基底層在月經后再生并修復子宮內膜創面,重新形成子宮內膜功能層。
在每個有排卵的月經周期中,子宮內膜僅在極短的敏感期允許胚泡植入,一般是在排卵后的7~9天,即月經周期的21~23天,此期為種植窗期。
在種植窗期,子宮內膜容受胚胎的能力稱為子宮內膜容受性,子宮內膜容受性與臨床妊娠成功率呈正相關。而子宮內膜厚度是目前臨床評價子宮內膜容受性的重要指標。子宮內膜是胚胎發育的基礎,過薄的內膜不利于胚胎著床,會降低受孕幾率。即使胚胎成功著床,薄型子宮內膜也可能無法為胚胎提供足夠的營養支持,增加流產的風險。
你目前算是薄型子宮內膜嗎?
目前尚無薄型子宮內膜統一診斷標準,公認是指在超聲檢查下,子宮內膜厚度低于能夠成功妊娠所需的正常范圍。指在卵泡晚期或排卵期,反復子宮內膜厚度小于7mm可視為薄型子宮內膜。
為什么姐妹們的子宮內膜會變薄?
1、宮腔手術史
反復的宮腔內操作,比如人流、清宮手術,這會損傷子宮內膜的基底層,導致內膜難以正常生長增厚。嚴重者致內膜修復障礙常導致宮腔粘連。中重度宮腔粘連的患者子宮內膜基底層破壞較嚴重。
2、內分泌紊亂
體內雌激素水平不足也是常見因素。雌激素能刺激子宮內膜增生,當雌激素分泌減少,如卵巢功能減退、多囊卵巢綜合征等,影響卵巢正常功能,導致雌激素分泌異常,子宮內膜就無法充分增厚。另外,甲狀腺功能異常等也可能間接影響內分泌平衡,從而影響子宮內膜厚度。
3、生殖器結核
子宮內膜結核導致損傷子宮內膜使內膜纖維瘢痕形成及修復障礙,影響妊娠也是臨床常見的子宮內膜薄的原因。
4、年齡
內膜厚度與年齡因素呈負相關。隨著年齡增長,尤其是接近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漸衰退,雌激素分泌減少,子宮內膜也會隨之變薄。
研究發現ART周期中年齡<26 歲組患者平均內膜厚度11.9±2.5mm,而年齡>40歲組平均子宮內膜厚度相對較薄(9.6±2.4mm),且在>35 歲組中發現隨著子宮內膜增厚臨床妊娠率提高,而<35 歲組中并無此相關性,因此強調“內膜年齡”的概念。
5、不明原因薄型子宮內膜
臨床上相當一部分患者表現為不明原因子宮內膜反應不良,其宮腔鏡檢查宮腔形態正常,無瘢痕粘連及結核病變病灶,僅表現為內膜菲薄,部分患者甚至既往并無宮腔內操作史。研究表明子宮內膜血流減少及基因多態性是不明原因子宮內膜薄的因素。
6、外在因素
長期(≥5年)服用復方口服避孕藥,可導致內膜生長受限,月經量減少。突然或長期的工作壓力增大及環境應激等,均可成為導致子宮內膜薄的潛在影響因素。同時,原發性高血壓、糖尿病等,吸煙、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及體重過輕均與子宮內膜薄存在一定相關性。
薄型子宮內膜該怎么治療?
01
西醫常用治療方法
1、病因治療
對宮腔粘連、子宮內膜結核等導致內膜薄者,首先予解除病因治療。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解術是治療宮腔粘連的標準方法。對于結核病所致子宮內膜結核,血行傳播為主要傳播途徑,結核導致子宮內膜菲薄及萎縮性子宮內膜,除了足夠療程的抗癆治療外,需要配合中醫中藥、雌激素、宮腔鏡等的治療,比較棘手,這也是臨床一大難題。
2、激素補充療法
激素療法是特定的時期給予雌激素(如補佳樂),可以促進子宮內膜細胞有絲分裂以助內膜生長,提高子宮內膜上多種分子的表達,從而修復子宮內膜厚度。但雌激素的劑型及用量方案也尚無統一的規范,臨床需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及臨床治療經驗綜合考慮。
3、抗凝藥物等調節和增加子宮內膜血運
小劑量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聯合黃體酮支持、維生素 E、硝酸甘油、枸櫞酸西地那非、己酮可可堿等血管活性藥物改善子宮動脈血流量、改善子宮內膜的發育。
4、子宮內膜機械性刺激改善宮腔環境
如移植前常用的宮腔鏡下子宮內膜輕柔搔刮術對大家來講并不陌生。研究表明對子宮內膜進行搔刮或組織活檢刺激,能夠促進子宮內膜螺旋動脈的生成和子宮內膜局部新生血管增多,促進新周期子宮內膜。上皮和基質細胞的增生和分化,調節毛細血管舒縮功能,增加子宮內膜血流,改善子宮內膜形態和內膜下的血流,提高與著床有關的細胞因子或生長因子分泌和表達,同時還可以去除不規則或者有病變的子宮內膜,有利于胚胎著床。
5.宮腔灌注術
宮腔灌注術是指向宮腔內灌注某些藥物以達到刺激子宮內膜,改善子宮內膜容受性的一種方法。宮腔灌注常用的藥物有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生長激素、富血小板血漿(PRP)、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
02
中醫藥特色優勢
1、中藥口服內治
中醫認為薄型子宮內膜病機以腎虛沖任失調為本,氣血瘀滯為標,治當以補腎活血、填補腎精、活血化瘀法為主。現代藥理學研究亦發現,補腎活血類中藥能降低子宮動脈的血管阻力,提高子宮內膜的血液供應及容受性。
2、中醫外治
針灸及溫針灸(足三里、帶脈、氣海、關元、子宮、三陰交等穴位),分期(卵泡期、排卵期)治療,督脈熏蒸等治療,對患者子宮內膜厚度治療前后增幅均有升高,且一定程度上提高臨床妊娠率。
面對薄型子宮內膜這片“凍土”,請不必過早陷入絕望的寒冬,它是一次需要耐心與科學共同應對的挑戰。讓我們攜手,用科學喚醒希望,靜待生命在這片復蘇的沃土上綻放最美的春天。您的好孕之路,我們全程守護!
作者: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
吳勝男 副主任醫師
部分圖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