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子彈財經
作者 | 段楠楠
編輯 | 馮羽
美編 | 倩倩
審核 | 頌文
5月28日,漢得信息公告稱,公司2023年授予員工的1200萬股股權激勵解鎖條件已成就——即2024年營業收入不低于32億元,扣非后凈利潤不低于1.2億元。
僅從經營結果而言,2024年漢得信息交出的成績單尚可。但細究后發現,自2022年以來公司營收增長較為緩慢,扣非后凈利潤遠不如2018年。值得注意的是,在業績增長的背景下,漢得信息連續兩年裁員,實控人接連減持。
作為國內知名的數字化方案提供商,在數字經濟日益火爆的今日,漢得信息扣非后凈利潤為何遠不如6年前?在AI帶動下,公司又能否恢復往日榮光?
1、員工解鎖2億元股權激勵,扣非凈利潤僅相當于2018年一半
在ToB辦公企業業績普遍不佳的背景下,漢得信息2024年交出的成績足夠驚艷。
2024年,漢得信息實現營業收入32.35億元,同比增長8.57%,實現歸母凈利潤1.88億元,同比扭虧為盈,扣非后凈利潤為1.37億元,亦實現扭虧為盈。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由于業績表現出色,漢得信息2024年股權激勵順利解鎖,公司部分員工獲得1200萬股股權激勵,以公司現有股價計算,該部分股權價值超2億元。
雖然2024年漢得信息業績表現出色,但拉長時間看漢得信息自2018年以來經營成果并不理想。
東方財富數據顯示,2018年漢得信息營業收入便多達28.65億元,這也意味著6年時間公司營業收入增幅僅為12%左右。
公司收入放緩,與國內ERP整體需求放緩有很大關系。2019年以前,漢得信息主要代理SAP、Oracle、微軟的ERP軟件,給有ERP需求的企業提供安裝、服務、咨詢、運維服務,公司很大一部分收入來源于ERP系統。
所謂ERP系統,即是一個在全公司范圍內應用的、高度集成的系統,覆蓋了客戶、項目、庫存和采購供應生產等管理工作,通過優化企業資源達到資源效益最大化。
2010年以后,受益于ERP滲透率的快速提升,漢得信息營業收入及歸母凈利潤大爆發。2010年,漢得信息營業收入及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61億元、6328萬元。到2018年,公司實現收入及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8.65億元、3.87億元。
隨著ERP滲透率的提升,自2018年該行業增速也在下滑,加之全球貿易爭端加劇,央國企背景的大型集團紛紛尋找國產ERP廠商,作為代理微軟高端ERP的漢得信息深受影響。
在此背景下,漢得信息業績大幅下滑。2019年,漢得信息實現營業收入27.23億元,同比減少4.95%,實現歸母凈利潤8611.42萬元,同比減少77.74%。
為了挽救不斷下滑的業績,2019年以后漢得信息陸續推出了核心技術平臺如H-ZERO企業級PaaS平臺,基于AI推出的一系列AI應用產品、垂直行業產品如財務數字化等。
隨著產品的陸續推出,漢得信息逐漸從ERP失利的陰影中走了出來,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公司扣非后凈利潤分別增長264.61%、27.32%。
雖然扣非后凈利潤持續增長,但利潤規模較2018年仍有較大差距。2018年,漢得信息扣非后凈利潤為2.71億元,2024年則為1.37億元。
對此,「界面新聞·子彈財經」試圖向漢得信息了解,2018年公司轉型以來,營業收入已創新高,2023年毛利率與2018年僅相差不到3%,為何2024年扣非后凈利潤僅相當于2018年一半左右?未來,公司凈利率還能否回到2018年以前水平?未來,公司營收增速會不會提升?截至發稿,未獲得漢得信息回應。
2、兩年裁員1300人,實控人累計套現超3億元
雖然漢得信息業績有所復蘇,但從公司裁員及股東表現來看,外界很難相信公司業績能持續增長。
一般而言,處在擴張階段的科技企業都會加大對外招聘力度,而增長乏力的企業一般會選擇裁員來維持公司利潤。
自2022年以來,處在轉型階段的漢得信息卻在連年裁員。Wind數據顯示,2022年漢得信息員工總數為10344人,2024年漢得信息員工數下降至9026人,兩年時間公司減員超1300人。
(圖 / Wind)
從漢得信息披露的數據來看,公司減員主要集中在生產領域。2022年,漢得信息生產人員多達6076人,2024年公司生產人員下降至4854人。
除裁員外,由于債券完成兌付,漢得信息利息支出大幅減少,加之較為充足的貨幣資金,也為公司帶來了不少財務費用收入。
2022年,公司財務費用為473.6萬元,2024年則為-1461萬元,這也意味著,相較于2022年,2024年公司財務費用增厚近20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公司扣非后凈利潤為8321萬元,2024年則為1.37億元,僅相差5400萬元左右,這也意味著漢得信息利潤的增長一部分來源于成本的壓縮。
對此,「界面新聞·子彈財經」試圖向漢得信息了解,互聯網科技企業的生產人員主要工作職責是什么?為何自2022年開始公司生產人員減員超1300人?相較于2022年,公司2024年扣非后凈利潤增長一部分來源于財務費用帶來的收益,這是否意味著公司轉型成效并不顯著?截至發稿,未獲得漢得信息回應。
除裁員外,公司實控人接連減持也讓投資者有所擔憂。Wind數據顯示,自2021年至今,公司實控人陳迪清、范建震合計減持352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高達3.5%左右,累計減持金額超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與其他控股股東高比例持股不同,截至2025年3月31日,陳迪清、范建震直接持股比例同為4.88%,兩人為一致行動人。即便持股比例如此之低,陳迪清、范建震還大幅減持公司股份,也讓外界質疑實控人是否還看好企業發展。
對此,「界面新聞·子彈財經」試圖向漢得信息了解,作為公司實控人陳迪清、范建震合計持股比例較低,為何還在2021年至2023年大幅減持公司股份,是否意味著公司實控人不看好公司未來發展?在公司業績回暖的背景下,實控人是否會增持公司股份,提升持股比例?截至發稿,未獲得漢得信息回應。
3、信用減值影響公司,其他客戶壞賬計提比例超43%
ToB企業,在銷售產品時一般會經歷開發客戶需求、根據客戶需求定制產品方案、簽訂合同、項目部署、回款等多個階段。漢得信息也與其他ToB企業一致面臨賬款回收的問題。
某金融科技企業對「界面新聞·子彈財經」表示,標準化產品銷售回款相對簡單,但定制化產品客戶一般會在合同里要求產品供應商明確產品實現什么功能才會付款,第一筆款項會在合同簽訂時支付,產品使用如果大致能滿足客戶要求,客戶會支付第二筆款項,尾款回收則難度較大。
而漢得信息的產業數字化-C2M、財務數字化-GMC等產品均需要為部分客戶提供定制服務。因此,應收賬款回收也是漢得信息需要面對的難題。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余額為14.66億元,2023年底則為12.03億元。
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余額較大,每年也給漢得信息造成較大損失。2021年至2024年,公司信用減值損失分別為9051萬元、6242萬元、9417萬元、4306萬元。如此高的信用減值,對于年利潤僅1億元左右的漢得信息而言不可謂不多。
令人欣喜的是,2024年公司信用減值較前幾年大幅下降。
對此,「界面新聞·子彈財經」試圖向漢得信息了解,2024年公司信用減值僅4306萬元,較往年減值金額大幅下降,是何原因所致?截至發稿,未獲得漢得信息回應。
值得注意的是,漢得信息2024年報顯示,公司期末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多達20.13億元。按客戶性質劃分,其中來源于國企客戶應收賬款賬面余額為7.52億元,為此漢得信息計提了1.34億元壞賬準備,計提比例高達17.82%。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來源于其他客戶應收賬款余額為12.53億元,為此漢得信息計提的壞賬準備高達5.42億元,計提比例高達43.25%。
僅20億元左右的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其計提的壞賬準備便多達6.76億元,占公司應收賬款余額比例超三分之一。
對此,「界面新聞·子彈財經」試圖向漢得信息了解,按企業性質劃分,公司來源于其他客戶應收賬款余額為12.53億元,但壞賬準備便多達5.42億元,計提比例高達43.25%,如此高的壞賬計提比例在ToB企業當中較為罕見,公司計提如此高的壞賬準備依據是什么?其他客戶具體包含哪些企業?壞賬準備比例如此之高,對該類客戶的銷售是否還有必要?截至發稿,未獲得漢得信息回應。
對于漢得信息而言,在高端ERP需求放緩的背景下,公司經歷了一段陣痛期。為此,公司也在加大自有產品研發,加快企業轉型力度。但僅從盈利來看,若不是公司嚴控各項成本的支出,其經營業績較2022年增幅不大。未來漢得信息轉型之路依舊任重而道遠。
*文中題圖來自:漢得信息官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