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佑五年,宋仁宗的長女福康公主與內侍梁懷吉,在月下喝酒。駙馬李緯的母親在外面偷看不小心被發現。福康公主跑出去將婆婆打傷,駙馬大打出手后,公主披頭散發夜叩宮門向宋仁宗告狀。
這若是發生在普通人家,也就是個媳婦一怒回娘家的戲碼,可發生在宮里,事情就大不一樣了。夜叩宮門,除非十萬火急的事,否則宮門是一概不允許開的,宋仁宗為了公主將宮門打開,這一行為再造次一點,就和烽火戲諸侯差不多了。
你想軍國大事才能開禁門,還得報批一堆手續,逐層審批,等領導確認才行。結果領導愛女兩口子吵架跑回來敲敲門就給開了,這像話么?
不像話!
所以,當時群臣激憤,一面討伐福康公主,一面勸諫宋仁宗有點正形。
那么福康公主到底為什么回來,她和駙馬之間發生了什么呢?
看過《清平樂》電視劇的朋友們應該有點了解,福康公主和內侍梁懷吉一直處于一個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關系,至于為什么戀人未滿,也不是感情不到位,主要是梁懷吉是個太監,滿不了。
歷史上的福康公主也是被宋仁宗慣壞了,但卻沒這么纏綿的故事。
宋仁宗的子嗣都不堅挺,活過成年的屈指可數。當時,苗貴妃生下的福康公主是宋仁宗十多年來僅有的一個孩子,皇家獨苗一份,地位尊崇,備受寵愛也是能夠理解的,仁宗對愛女幾乎是有求必應,捧在手心里呵護。
福康公主四歲的時候,遼國前來和親,希望宋朝表示一下兩國交好的誠意。宋仁宗手里就這么一個寶貝閨女,生怕嫁得太遠自己膝下無人,而且也擔心公主吃不了遠嫁的苦,愣是沒同意。
宋朝寧愿每年多給遼國一些錢,免去公主和親之苦,一整個財大氣粗的護女的老父親。公主也是好樣的,特別孝順。福康公主6歲的時候,宋仁宗生了一場大病,公主赤足祈禱,希望自己替父皇承受病痛,不要再折磨爹爹了。
孝順之心感天動地,將宋仁宗的心都暖化了,從此對福康公主更加寵愛。
這萬千寵愛之下,福康公主性格逐漸跋扈起來,行事作風頗有些恃寵而驕不管不顧。仁宗愛女,將她的婚事拖延到了19歲才選定了駙馬。正常來說,女子一般十三歲左右就該談婚論嫁了,福康公主到19歲還沒找到夫家。
福康公主20歲的時候成為了宋朝第一個有冊封禮的公主,晉福康公主為兗國公主,并為她斥巨資打造奢華府邸。如此這般,想必仁宗挑選駙馬眼光定然很高,尋常人家應是匹配不上。
可這駙馬偏偏家世一般,屬于乍富起來的家族,性情品貌還有家庭教育都和皇室大相徑庭。
宋仁宗的身世就是民間廣泛流傳的“貍貓換太子”的原型。真宗將李宸妃生的孩子抱給了劉娥撫養,可憐的李宸妃一直到死都沒能和兒子相認,日子過得苦不堪言。仁宗直到劉娥去世才知曉真相,對生母李宸妃所經歷的一切十分愧疚,他便將這些愧疚補償到了母舅家。
李宸妃沒享受到榮華富貴,但李家因為仁宗這一層緣故逐漸崛起,備受榮寵。
為了讓舅族的榮華更上一步,仁宗決定把結親的機會給到他們。于是,選定了自己的表弟李瑋做駙馬,迎娶福康公主過門。仁宗的表弟從輩分上來說應該是福康公主的表叔,但二人年齡相差四歲,差距不算大。
輩分亂怎么辦呢?不要怕,真宗早就想到這個問題了。
真宗發現皇室的公主要想選年齡得當的人匹配,一般都得是朝臣們的孫子輩的,這樣以來,代表皇室地位的公主就得喊臣子爺爺,顯得對皇室極不尊重。于是,皇帝一拍腦袋定個規矩,公主下嫁,駙馬就抬位。
簡單說駙馬輩分小不要緊,給你抬上平輩就行了。
駙馬李瑋自身實力也還湊合,書法和水墨畫都還能拿得出手,就是人長得丑,性格也悶,無趣,自然不及那些能說會道的內侍討人喜歡。
公主嫁給李瑋后婚姻生活十分不和諧,她瞧不上駙馬小門小戶的做派,自然也看不起婆婆等人行徑,言語中對婆家輕慢,對駙馬也是趾高氣揚。大概是在宮里驕縱慣了,婚后也沒有收斂性子。
駙馬脾氣好,能忍便忍越發的縱著福康公主沒輕沒重。
公主對駙馬怠慢,那些公主帶來的下人久而久之也不拿駙馬當回事。
福康公主的內侍梁懷吉長得好看,又懂得討好公主,平日陪公主看天看雪看月亮的,走的很近。
1060年2月,福康公主和梁懷吉月下對酌,場景很浪漫啊,有說有笑的。看不下去的婆婆就躲在旁邊偷看福康公主,準備抓住公主的小辮子拿捏一下,也替自己那個不成器的兒子出口惡氣。
不料這婆婆偷看被抓了個現行,公主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對著婆婆就一通損,婆婆也是個潑辣的,話說得很難聽,估計公主從小到大也沒被人指著鼻子這么罵過,心懷不忿又爭執幾句,駙馬見狀出來維護母親,三個人亂作一團。
公主氣急連夜回宮,敲開宮門就找到宋仁宗告狀。這本是家事,卻因為開宮禁惹得群臣非議。群臣非要給福康公主治罪,宋仁宗不忍心,便將梁懷吉等人全部遣送,替公主背鍋。
然而,梁懷吉等人一走,公主心病難醫,開始發瘋,動不動就自殺。皇帝等人一看,這不行,還得把梁懷吉叫回來。可是病已經做成,梁懷吉回來,公主也恢復不到從前。苗貴妃心疼女兒,就想慫恿皇帝讓他們夫妻和離。
仁宗原本就是要照顧母舅家,怎能同意,苗貴妃又想讓駙馬犯錯,可李瑋做事很謹慎一點把柄沒有,苗貴妃甚至想過暗殺李瑋,不過失敗了。
駙馬受公主連累被貶,他的哥哥只好主動出面解圍:“我弟弟不成器,配不上公主,自請和離。”
李家也是沒招了。
仁宗這才同意了。
可是仁宗臨終前,忽然又覺得對母舅家不公平,還是得嫁公主保他們富貴,又把駙馬給了李瑋。
然而,這一次福康公主失去了驕橫的資本。
仁宗去世,英宗將仁宗的子女都攆了出去,福康公主被迫和駙馬再次同居屋檐下。駙馬李瑋對公主不再尊敬,言語苛責,吃穿用度也都苛刻。公主的被子生滿了虱子也沒人管,病了也不請大夫。
1070年,福康公主年僅33歲郁郁而終。
其實,如果不是為了富貴顯赫,大多數的男子應該都不會愿意娶公主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