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和科技成果轉化是目前社會熱議的兩個詞。《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于2002年6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后,又于2024年12月2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修訂通過。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第四條規定:
“科普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基礎性工作。國家把科普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強科普工作總體布局、統籌部署,推動科普與科技創新緊密協同,充分發揮科普在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發展中的作用。”
該規定確定了科普的法律地位和作用,明確了科普與科技創新的關系。科普又進入了高光時刻。
自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修訂以來,科技成果轉化作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任務、科技與經濟結合的重要環節、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的途徑,一直受到高度重視和廣泛關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有較大篇幅對科技成果轉化的體制機制改革進行系統部署。
不難看出,科普和科技成果轉化都在國家創新體系中扮演重要角色、發揮重要作用。那么,兩者之間有什么關系?筆者認為,兩者關系極為密切,且有較強的互動關系,可相互促進。
01 兩者可互為目的和手段
一方面,科普,顧名思義,是科學技術普及的簡稱,包括“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活動,旨在提高公眾的科學素養。公眾科學素養越高,越能接受新知識、新觀念,也就越能接受并使用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這有利于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正因如此,一些企業、科技人員在實施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中,會選擇先向受眾普及科學新知識、技術新原理,受眾接受了背后的知識及原理以后,就自然而然地樂于購買運用該科學新知識、技術新原理的產品或服務。
由此可見,科普不僅是科技成果轉化的一部分,更是科技成果轉化的一個重要環節。這就將科普融入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
另一方面,提高科學技術普及水平,需要運用新的技術手段、利用新的材料、采取新的方式方法、開拓新的途徑渠道等,而科技成果正好可以被轉化為提高科學技術普及水平的新技術手段、新材料、新方式方法等。也就是說,科技成果轉化可促進科學技術普及。
由此可見,科普與科技成果轉化之間是相互促進的,可互為目的和手段。
02 兩者可以相互轉化
筆者認為,科普是一種特殊的科技成果轉化活動,科技成果轉化也是一種特殊的科普活動。
一方面,通過科普可以向公眾或特定對象傳授科學技術知識,公眾(包括特定對象)在獲得科學技術知識以后,其行為會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從這個角度看,科普直接表現為一種科技成果轉移活動,是一種知識轉移,或者可以說是特殊的技術轉移,最終表現為一種特殊的科技成果轉化活動。
另一方面,從科技成果轉化的定義看,科技成果轉化活動就是對科技成果進行后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其中,科技成果的應用、推廣也是一種科學技術普及活動。換而言之,科技成果轉化是一種特殊的或基于特定條件的科普活動。
03 促進科普與科技成果轉化緊密結合
正是因為科普與科技成果轉化之間存在相互促進的關系,新修訂的科普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研發機構、高等學校要“促進科技研發、科技成果轉化與科普緊密結合”;第二十三條規定“鼓勵企業將自身科技資源轉化為科普資源”。前者強調科技成果轉化與科普具有很強的相關性,后者強調科技資源向科普資源的轉化。
至于如何促進科普與科技成果轉化緊密結合,2022年8月4日印發的《“十四五”國家科學技術普及發展規劃》提出“發揮科普對于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作用”,具體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科技成果科普化,即圍繞科技成果開發系列科普產品,運用科普引導社會正確認識和使用科技成果,通過科普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二是鼓勵科技企業、眾創空間、大學科技園等創新載體和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結合科技成果轉化需求,加強科普功能開發,即各類科技成果轉化載體應具備科普功能,在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中做好科普工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三是依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搭建科技成果科普宣介平臺,即科技成果轉化載體須具備科普的條件,可以將科技成果轉化與科普同部署、同推進;
四是鼓勵在科普中率先應用新技術,打造應用場景,營造新技術應用的良好環境,即利用科普為科技成果轉化創造良好的條件。
上述四個方面是國科發才〔2022〕212號文規定立足科普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舉措。
綜上所述,科普與科技成果轉化都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都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任務,兩者之間具有很強的相關性,任何機關,高校、科研機構等事業組織,任何企業,廣大科技人員以及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都可以將科普與科技成果轉化緊密結合或者促進彼此相互轉換,使科普事業與科技成果轉化事業都得到較快較好的發展。
而這與2022年印發的《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堅持統籌協同,樹立大科普理念,推動科普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各環節,加強協同聯動和資源共享,構建政府、社會、市場等協同推進的社會化科普發展格局”的努力方向是一致的。
吳壽仁,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級高工。文章觀點不代表主辦機構立場。
◆ ◆ ◆
編輯郵箱:sciencepie@126.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