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內向的人比外向的人更難獲得成功嗎?事實并非如此。I人自有他們的“隱藏力量”。
沃倫·巴菲特也曾說過,自己是一個害羞的內向者,而他懂得如何發揮自己內向性格的優勢——他能花好幾個小時仔細研究財務文件,同時還會非常謹慎地挑選經理,然后真正地授權并依賴這些人。
內向者其實更擅長通過一對一的交流建立深層次的關系,也更擅長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出謹慎的決策。今天我們摘編了暢銷書《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的作者Susan Cain的一期播客內容,探討了I人如何在職場和生活中發揮自身優勢并取得成功的實用策略。
每期監測和精編全球高價值情報,為你提供先人一步洞察機會的新鮮資訊,為你提供升級思維方式的深度內容,是為[ 紅杉匯內參 ]。
內向≠缺陷,而是被誤解的天賦
或許你會迷惑:怎么樣才能判斷自己是否內向?你可以想象這兩個場景:
· 在你參加完兩個小時的聚會后,你是感到精力充沛并想繼續待下去,還是感到疲憊并想離開?
· 你會怎樣度過一個完全沒有任何社交和工作上的義務的周末?你會把它分配給一兩個親密的朋友或家人,還是會期待參加一個滿是不太熟悉的人的聚會?
內向者并非害怕社交,而是需要獨處來給自己“充電”。就像手機電量,社交是耗電模式,獨處才是充電模式。也就是說,內向并不能同“社交恐懼”劃上等號。
內向和外向,是兩種不同的優勢,它們不是非此即彼的事情。
也許你會發現,以前的自己非常容易害羞,害怕公開演講和大型社交活動,但成年之后,已經逐漸不再那么害怕了,但也遠遠算不上外向——“不再害怕”的原因并不是因為你變成了一個外向的人,而是因為你學會了在這些場合中應對自如并取得成功,你獲得了這項技能。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獲取這些技能可能需要你走出舒適區,但掌握技能與強迫自己成為“一個外向的人”之間是有區別的。關鍵在于,掌握技能之后,還要學會做真實的自己。
諸多“隱藏的內向者”的成功人士都向我們證實了這一點:沃倫·巴菲特曾表示自己是一個害羞的內向者,他在21歲時通過學習,熟練了如何在公眾場合表現得親切自然;比爾·蓋茨在他的自傳中表示,兒時的他常常不懂社交暗示,會長時間“原地搖晃”,但會在特定主題上展現出極強的專注力;馬斯克在采訪中坦言,童年時期因社交笨拙被稱為"怪胎",成年后仍需要通過高強度工作逃避社交焦慮……但他們卻都通過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式,充分發揮了優勢。
所以,真正的成功來自于擁抱并忠于自己內向的特質,而非試圖變成外向者,更重要的是找到你所在領域“內向但成功”的榜樣,向他們學習。
內向者如何突圍職場?
內向者可以借助好的策略有效地社交和工作。
內向者如何獲得關注?
1.展示你的價值。主動展示自己,如果你擅長寫作,可以通過寫作來傳播你的專業知識,從而獲得關注;如果你對公開演講感到自在,或者打算去掌握這個技能,那么如果你能主動站出來演講,哪怕只有兩分鐘、五分鐘,都是可以的。
2.反復練習技能,提高熟練度。很多內向且能力強的人擅長與人一對一地交流,并以此方式建立深厚的關系。他們并非那種一進門就能憑魅力征服所有人、讓人一眼認出的角色,但是會像涓涓細流般,一點一滴地建立起這些關系。這種積累最終會展現出無比強大的力量。
3.如果你是一個有抱負的人,你要確保你的別人知道這一點。內向安靜的人常被誤解為沒有雄心壯志。對此,你可以一對一地向人請教,詢問關于如何實現目標的建議。在這個過程中就能讓那個人知道你未來一年、三年、五年內的實際目標、希望和抱負。或許他們會想出一些策略,對你來說會有很大的幫助。
4.提前為會議準備幾個你想要提出的觀點或問題。如果你更傾向于事先準備,那就做好準備。也要推動自己,在會議開始時盡早發言。一方面是因為那些早期提出的想法在心理上往往成為基準想法,會更引起人們的注意;另一方面,對你自己來說,你會覺得自己更處于中心位置。如果你早點發言,人們會把目光投向你,這就會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5.不必刻意地附和他人。即使你在開會之外,也要養成習慣思考:我是在深層次地表達自己嗎?當我說到我喜歡這部電影時,我真的相信我喜歡這部電影嗎?你并不需要成為房間里最吵的人才能讓人注意你,因為人類會在無意識中對那些從內心深處、充滿信念地表達的人產生共鳴。
內向者如何找到自己的“超能力”?
1.找到你的熱情所在。找到一個感興趣的主題深入且徹底地研究,這是內向者非常自然會做的事情。而且,有時他們還會帶動其他人一起享受。觀察那些在眾多領域中成為杰出領袖的內向者,你會發現他們并非那種從小就被視為“天生的領袖”的人,但他們通常是那些擁有極其深厚熱情的人。如果你擁有熱情,你最終會獲得很多專業知識,并建立一個擁有相同熱情的人際網絡,贏得那些關心你所關心事物的人的信任。
2. 無論你有什么樣的力量,你都要想辦法將其最大化。
3. 拒絕那些會消耗你精力的事情。你需要更具策略性地去想其他人的請求。當有人請你做一件三四個月后的事情時,你往往會傾向于答應,因為這件事感覺起來還遙不可及,似乎很安全。但在你答應之前,不妨問問自己,如果你明天或下周就得做那件事,你會有什么感覺?當然,這并不是意味著所有的請求都要拒絕,畢竟每件事都有其意義所在,但是你需要有意識地限制頻率,以便集中精力。
4. 建立起一個你真正喜歡的社交網絡。內向者有時候會拒絕參加社交活動,但是,你可以這樣想,如果能在這樣的活動中遇到兩三位自己真心喜歡、真正想保持聯系、真心愿意幫助的人,這就是一場成功的社交。
管理者如何挖掘內向型員工的潛力?
一個包含內向者和外向者的多元化團隊往往能更好地互補和協作,實現更大的成功。那么,我們如何讓組織里的內向者,充分展示TA的能力呢?你可以從設計更包容的會議形式入手。
凱洛格商學院的一項統計顯示,在典型的會議中,有三個人占據了70%的發言時間。但如果你希望確保每個人都能發表意見,那你需要設計一下會議形式,比如在會議中繞著房間走一圈,確保每個人都有發言的機會。
如果你知道某個特定的人很有想法但比較內向,你可以在會議前對那個人說:“嘿,我知道你對xx話題有很多很好的見解。我可以在會議上和你討論那個問題嗎?”這樣的話,TA就更有可能在提前整理好自己的思路,并且在會上談論這個問題了。
另一種你可以使用的方法是用書面的方式“頭腦風暴”。讓每個人都必須提出他們解決問題的想法,并寫下來,然后你把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再展示給大家。這樣所有想法都呈現出來了,而且大家看到的就是這些想法本身。
此外,確保每個人都能靜下心來,在不被打擾的狀態下工作,這對提高人類生產力至關重要,但對內向者尤其如此。因此,若能根據你的工作流程,創造出某些時段讓大家能夠不受打擾的“深度工作”,將對團隊大有裨益。
壹
貳
叁
肆
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