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曹旭
一
“有難相救,有患相死”是一家宗教似的組織(彌勒教)的信條之一。我想的是,那里的壓迫使人無助,只好這樣反抗,以至于殺人放火或者說殺妖焚墓;我想到的還有,這樣信條的結晶,是不通俗而不俗的人,高過一般人的“精”,轟轟烈烈稱為民-變也好,說是革-命-造-反也行,但這種精神是一個文人可以比較心學的,一個不會殺妖燒墳的人,只是用來啟發靈智,為藝術的靈魂去創新去解放的一扇黑暗中的窗,一縷狂躁中的風。
這是早上睡醒之后,看到的一點兒資訊,于是在恍然之間,知道應該起來,順便起來要燒開水,順便到衛生間洗漱,更為重要的是我要拿筆和日記本過來,在我的床頭,如果有什么想法,順手留痕,筆記下來,并不勉強自己,春天來了有花,夏季光臨有夜,是夏夜還是冬夜的星空最為美麗?這心態的向往,或者心態一直睜著眼睛,看那星空與季節,看那心靈著呢。而且悄悄地幾趟出去,并不打擾兒子,他睡得晚,還沒醒,不驚動。外面傳來灑水車的音樂聲。
從午休到3:30,我喊他起床,他的母親送他到車站,現在6點,估計已經到學校了吧,穿的是馬褲,短身淺色邊的球鞋里,理好的發。精精神神的和他一塊兒去超市,無意之中,和他并肩走著,有一種自豪感淡淡,這就是傳說中的幸福吧,父子之間的幸福。這樣的小家天倫,如何是社會意義的“有難相救,有患相死?”那“救死”之信念與普惠方法?但我已足夠,單位里的人事,還需要謹慎,維持現狀,不去破壞自己的良好環境,盡管不“普惠。”仍然是“立身存在”的根本,這休假的自由時光。
這樣地學習之中。“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歸云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這又是“有難相救,有患相死”的別一種境界。
二
今天天氣特好,清晨的朦朧中,感覺到夏雨中的清涼,5點即醒,昨晚睡得舒適,蘇醒之后閱讀,又復睡,睡到9點,窗外的鳥鳴車聲中,臥床讀歷史,聲聲如嘶,“高柳亂蟬嘶”。
而蘇軾“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佳節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這純粹是一場大夢,命運不就,作樂飲酒,若展報復,有危有機之中,何愁?就是活的自然一點兒,快樂一點兒,不可“嘶鳴蟬。”所謂的炎涼榮枯,愛恨情仇,酸甜苦辣,長度,高度,寬度,緯度與無常,如此而已。
雨卻在此時,漸漸停歇,唯恐有溫度升高,壞了這夏日中難得的好節日、好天氣、好端午。家人聲聲讓我一起回到她家,假情假意。卻真是唯恐我不愿她亂走亂去,隨她去吧,這些也是好天的氣息。
卻又“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如何“落幕影像旭日升,古墳郊外嬰兒啼。”好凄涼啊,倒不如天涯何處無芳草,哪怕社會意義的“有難相救,有患相死”。那些造-反-或-革-命的宗教信條。
☆ 本文作者簡介:曹旭,河南省許昌市魏都區教師進修學校干部,筆名陳草旭變,近年來有數百篇散文、小說見散文在線、紅袖添香、古榕樹下、凱迪社區等文學網站,合著有人物傳記《那年的燭光》。
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易書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