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備案增速77%!多重因素驅動備案熱潮
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前五個月中國私募證券行業呈現顯著增長態勢。截至2025年5月31日,全行業年內累計備案私募證券產品達4361只,較去年同期實現45.03%的顯著增長。其中,5月單月備案產品數量達到870只,同比增幅高達77.19%,顯示出行業強勁的發展勢頭。
融智投資FOF基金經理李春瑜表示,2025年私募證券行業迎來新一輪產品備案熱潮,其背后主要受多重因素驅動:首先,A股市場企穩回升,在科技創新政策利好及產業升級預期的帶動下,人工智能、新能源、半導體等核心賽道表現活躍,市場風險偏好顯著提升,投資者情緒持續回暖。其次,監管環境持續優化,隨著私募行業合規體系的進一步完善,信息披露透明度提高,運作規范性增強,為市場參與方提供了更加穩定、可預期的發展環境,進一步提振了投資者信心。此外,私募證券產品業績表現亮眼,尤其是量化產品超額收益能力凸顯,吸引了更多資金關注和配置需求。最后,產品創新與策略多元化趨勢明顯,為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提供了更靈活的投資選擇,進一步推動了投資者配置需求的增長。
量化強勢出擊,股票策略穩居主流
從策略分布來看,股票策略仍占據絕對主導地位。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備案的私募證券產品中,股票策略產品達2749只,占比高達63.04%,凸顯其作為核心配置資產的市場地位。多資產策略和期貨及衍生品策略分列第二、三位,備案數量分別為646只和510只,各占總量的14.81%和11.69%,顯示出投資者對多元化資產配置的需求。相比之下,組合基金和債券策略的市場熱度相對較低,年內備案數量均未突破200只,兩者合計占比不足10%。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2025年以來量化私募產品備案總數達1930只,占全市場私募證券產品備案總量的44.26%,顯示出量化策略在私募領域的重要地位。
細分來看,量化產品主要集中在股票策略,年內備案產品達1339只,占到備案量化產品總量的69.38%,其次是期貨及衍生品策略和多資產策略,分別備案量化產品299只和231只,依次占到備案量化產品總量的15.49%和11.97%。另外組合基金和債券策略中,還存在少量的量化產品,但合計占比不足4%。
股票策略中的量化產品主要來自于指數增強策略(股票量化多頭),年內備案產品850只,占到備案股票量化產品總量的63.48%。期貨及衍生品策略中的量化產品主要來自于量化CTA策略,年內備案產品285只,占到備案期貨及衍生品策略量化產品總量的95.32%。
總體來看,當前量化私募產品呈現明顯的策略集中化特征,指數增強(股票量化多頭)和量化CTA構成量化產品的主要發展方向。
誰在猛發產品?頭部量化機構備案領先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有產品備案的私募機構達1558家,其中0-10億規模的私募有1177家,備案產品2062只。10-50億規模的私募有259家,備案產品914只。50億以上規模的私募有122家,備案產品1385只。
190家私募機構年內備案產品較為積極,備案產品數量不少于5只,平均每月備案產品不少于1只。其中124家備案產品5-9只,43家備案產品10-19只,11家備案產品20-29只,12家備案產品不少于20只。
今年以來,備案產品數量不少于10只的私募機構共有66家,管理規模在50億以上的私募占比超5成,共計40家,其中量化私募占到31家。百億量化私募黑翼資產(點擊查看公司業績)年內備案產品87只居首,其次是百億量化私募寬德私募備案產品79只緊隨其后。
另外,備案數量不少于30只的百億量化私募還包括北京正定私募、量派投資、明汯投資、世紀前沿、博潤銀泰投資、茂源量化和鳴石基金。
風險揭示: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均來源于網絡,本平臺無法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作出實質性判斷和保證,文中所涉及觀點亦不代表本平臺觀點,結論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宣傳推介及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任何個人或機構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將其用于商業用途。轉載、引用、翻譯、二次創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現作品內容)或以任何商業目的進行使用的,必須取得我司許可并注明作品來源為私募排排網,同時載明內容域名出處。文章封面由即夢AI生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