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自從廚子執掌蘋果之后,熬夜看WWDC已經被我排除在了每年的必做功課外,不過今年錯過WWDC25讓我稍微有些后悔——后悔沒有第一時間找樂子了。
先說一些我個人覺得這次開發者大會比較正向的內容:
一、系統命名規則變更
iOS、macOS、iPadOS等蘋果全家桶放棄使用以往的版本號,統一改用發布年份來命名,比如iOS 26、iPadOS 26、macOS 26、watchOS 26、visionOS 26等。
二、IOS支持通話篩選
這一功能可以幫助用戶屏蔽一些騷擾電話,并且根據手機來電者的信息來決定是接聽還是忽略,小米用戶看到之后頗為欣慰,果子終于用上小米前幾年就提供的功能了。但是實際效果還得看看,畢竟大家都是C口,有些能跑120W快充,有些只能跑5V1A。
三、相機界面更加簡潔,用戶可以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拍攝畫面上,上手拍攝的難度也近一步寶寶巴士。
四、macOS 26采用了全新的菜單和控制中心,并且可以和用戶的iPhone實時信息互聯,比方在電腦上直接查看打車、外賣等信息,怎么感覺有種iPad的UI味兒...
五、iPadOS史詩級加強,一方面采用了新的多窗口系統,可以把APP擺放到你想放的位置,并且可以同屏開啟更多窗口;另一方面iPad被詬病已久的文件管理系統得到了更新,用戶終于可以像在macOS上那樣整理文件了,并且解鎖了更強的后臺執行任務能力。
比方說你在后臺用剪映等APP輸出視頻,你可以切換至抖音去準備進行發布,后臺視頻的渲染進度會以小窗的形式呈現出來,應該不會真的有人用iPad上的FCPX吧。
六、AirPods4、AirPods Pro2更新錄音棚級錄音和遙控相機的功能,同時大幅提升通話時的聲音清晰度和自然感。
七、手表端這次watchOS 26添加了全新的界面和手勢(通過翻彎關閉通知、來電、鬧鐘和計時器等),一項新的體能訓練APP(可以配合Apple Music選擇適當的音樂)。
接著說點看樂子的內容:
首先是蘋果這次主推的號稱跨平臺統一視覺架構“液態玻璃”(Liquid Glass),主打半透明毛玻璃特效、流體動態響應和立體層次感,圖標圓角增大,系統組件(通知中心、控制中心等)視覺反饋更柔和,并且覆蓋iOS、iPadOS、macOS、CarPlay等全生態,減少設備切換的視覺割裂感,為十年來最大設計革新(堪比2013年iOS 7的擬物化轉向扁平化)。
丑不丑我不知道,但是我覺得他們的靈感大概不是源于Vision Pro的visionOS,而是源于下面這個東西,主打一個復古,我反正真的沒有get到任何“易讀性”和“直觀性”,求求安卓廠商千萬不要跟風。
接著就是蘋果AI,老的餅還沒圓上,蘋果這次又開始畫起了新的AI大餅,比如基于端側模型的實時翻譯功能,和ChatGPT合作的視覺智能搜索功能等,不過這些功能都需要等蘋果AI正式更新后才能使用,至于猴年馬月?我覺得并沒有人敢說出一個確定的日子。
那么你對今年的蘋果WWDC25有什么看法呢?據說第一批嘗鮮更新的用戶已經在罵人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