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混沌學園(ID:hundun_university)
分享:納瓦爾·拉維坎
納瓦爾·拉維坎,硅谷知名企業家和天使投資人。他投資了 Twitter、Uber 等 200 多家初創公司。除了在商業上的成功,納瓦爾更廣泛的影響力來自于他對財富創造、幸福和人生哲學的洞見。
前不久,在播客節目《Modern Wisdom》中,納瓦爾與主持人Chris Williamson展開了一場長達三小時的深度訪談。兩人一起探討了如何看待成功,個人成長,自由,人生決策等多個話題,非常值得一看。如何擺脫精神內耗,一步步走向自洽人生?在《納瓦爾寶典》后,他又做了哪些深度思考,做了什么精煉總結?我們為你摘選了一些觀點:
1
博弈論與社會
1.我認為從長遠來看,出于自私,也應該保持美德。
2.社會中最常見的博弈被稱為獵鹿博弈。在博弈中,如果我們合作就能捕獲一只大鹿,吃上豐盛的晚餐,但如果我們不合作,就只能去獵兔子,各自只能吃一頓簡單的晚餐。這個游戲有兩個穩定均衡——可能我們都獵兔,也可能我們都獵鹿。
3.高信任度的社會是一個更有美德的社會,在這個社會里,我可以相信你會和我一起去獵鹿,按時出現,完成工作,然后合理分配獵物。
4.你希望生活在人人擁有美德并遵循準則的社會體系中,這樣我們都能受益。但我認為你不需要為了他人而做出犧牲,可以純粹為了自己這樣做。你會有更高的自尊心,你會吸引其他有高尚美德的人。
2
自私與自由
5.我想每個人都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這是人性。
6.馬克?安德森的博客說不要制定日程表,我就刪掉了我的日歷,不再制定日程安排,試著把所有事情都記在腦子里,記不住就不做。我還聽說杰克?多爾西用 iPhone 和 iPad 處理所有業務,甚至不用電腦,所以我也通過短信來處理事情,還設置了不太客氣的電子郵件自動回復,“我不查看郵件,也不要給我發短信”。
我把所有時間都解放出來了,所以我的整個人生都充滿意外之喜。我可以在任何我想的時候、任何我想去的地方,和任何我想交往的人交流,但我會先收到邀請,然后再做決定。
7.我不會對未來的任何事情做出承諾,如果某件事很有趣,當我有心情的那天,我會看看能不能去做。最糟糕的就是被過去的承諾綁架現在的自己。它會毀了你的一天,因為就好像有那么一個小時的空檔,像一坨屎一樣擺在我的日程表上,我一整天的安排都得圍繞著它來。在那之前的二十分鐘和之后的二十分鐘我都什么也做不了。
8.過度安排的生活不值得。它不是人類的進化方式,我們也不是這樣成長起來的,除非你有一個像直升機一樣時刻盯著你的家長。我們的自然狀態就是自由。
9.我有一個朋友曾經對我說:“我從不想在特定的時間出現在特定的地方。” 我當時就想,天哪,這就是自由。這句話立刻改變了我的生活。
3
自由與生產力
10.我們當然要履行重要的工作責任,只是別把生命浪費在隨機安排的瑣事、無意義的婚禮、或是和討厭之人的無聊飯局上。盡可能創造生活自由度,反而能提升生產力。
11.在你的生活中,你能帶來的自由越多,你越高效。因為你可以專注于眼前的事情,不管那天最大的問題是什么。當我早上醒來時,前四個小時是我精力最充沛的時候,我想用這段時間解決所有難題。
12.靈感稍縱即逝,要立即付諸行動。想寫一篇博客文章,立刻就動筆。想發一條推文就立刻編輯。想解決一個問題就想立刻鉆研。想讀一本書立刻就翻開。想學習某樣東西,好奇心一出現,我就立刻去學習相關內容。我會下載相關書籍,去谷歌搜索,使用 ChatGPT 等等,當場就把問題弄明白,學習就是在這樣的時刻發生的。
學習不是因為你安排了時間或者專門留出了一個小時才發生的。因為當那個預定的時間到來時,我的心情可能已經不同了,我可能只想做些別的事情。
13.真正留在你記憶里的,是你在真正有學習欲望的時候學到的東西。那種自由,那種想做某件事的那一刻就能付諸行動的能力是如此令人解脫,我們大多數人在一生中很少能體會到這種感覺。如果你一生都這樣生活,那就是獲得幸福的秘訣。
14.拖延是因為你此刻不想做那件事,你想做別的事情。那就去做別的事情好了。效率、成功與幸福自由并不沖突。
4
找到你的游戲
15.找到對你像是玩樂,但在別人看來卻是工作的事情。這樣你就會在競爭中勝過他們,因為你做這件事是為了開心,別人做這件事是為了某種副產品。對你來說,這是藝術,是美好,是快樂,是心流,是一種滿足感。
16.你越去做那些對你來說自然而然的事情,你面臨的競爭就越少。通過做真實的自己,展現出真實的一面,你就能擺脫競爭。
17.如果非要我用兩個詞來總結如何在生活中取得成功,我會說"產品化自己"。找到你天生擅長、世界需要且可規模化的事,將其轉化為產品。
18.選擇泛濫的世界里,最大的錯誤就是過早地做出承諾。如果過早決定成為一名律師或醫生,五年后可能發現自己錯過了其他機會,最終在錯誤的職業、錯誤的位置,和錯誤的人在一起,辛苦地度過三十年的人生。弄清楚自己方向的最佳時間是“當初”,第二好的時間就是現在,所以直接做出改變就好了。
5
默認說不
19.默認情況下,你應該舍棄所有事情。拿不定主意,答案就是“不”,我們對大多數事情都應該說“不”。我能讓日程表保持空白的一部分原因,就是默認對所有事情說“不”。
20.在人生早期,你在尋找機會,所以對所有事情都說“是”,這是你會經歷的一個階段,也是探索階段。當你找到了想要從事的事情,開始深耕,必須默認對所有事情說“不”。不默認拒絕,光是處理拒絕就要耗費時間。
21.也許人們長期生活在義務中,難以觸及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隱藏愿望、渴望和需求,長久以來把自己置于次要位置。他們會問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 到底是什么? 我想不想參加這件事?被別人的欲望像牽線木偶一樣操縱,說"不"的感覺像是犯罪。
6
思維縫隙
22.能夠客觀地審視自己的內心和想法真的非常有益。它在你有意識的觀察自我和你的思維之間創造出一個小小的間隙,這樣一來,你就可以像審視第三方的言論那樣,去審視和評估自己的想法。
23.如果你能夠觀察自己的想法,并稍微客觀地看待它們,你就可以更有選擇性,更具批判性,而且你會意識到,除了那些可能對你身體造成傷害的事情之外,現實世界中本沒有什么問題。
24.如果你不會無意識地、下意識地、被動地到處給自己找問題,你就會有更多的精神能量去專注于你真正想要解決的實際問題。所以在任何事情成為占用你情感精力的問題之前,你必須先接受它是個問題,你可以對自己要面對的問題有所選擇。
25.一個理性的人可以通過培養對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的漠不關心來獲得內心的平靜。
7
模仿性欲望
26.彼得·蒂爾借鑒勒內·吉拉德的理論指出,“模仿性欲望” 是如何從他人那里產生的:有些欲望是社會潛移默化植入的,比如讀法學院、醫學院或者商學院;也可能是因為效仿朋友,受周圍人影響產生的;又或者是來自父母的期望。
27.愧疚感其實是社會的聲音在你腦海中回響,它是一種社會編程,讓你成為一個“乖孩子”,做對群體有益的事情。最好的結果來自獨立思考并自主決策,我們在這方面投入的時間遠遠不夠。
28.人們往往輕率地決定居住在哪個城市,這個決定會影響到交友、工作、機遇、天氣、食物、空氣質量以及生活質量。我認為,如果你要做一個為期四年的決定,應該花一年的時間真的深入去思考,也就是花四分之一的時間。
8
“一萬小時定律” 和“一萬次迭代”
29.“秘書問題” 定理,是一位計算機科學教授想弄清楚應該花多長時間面試秘書,以及雇傭秘書后應該留用多久。比如說他打算雇傭一個秘書十年,是應該花一年、兩年、三年,還是一個月、兩個月的時間去尋找合適的人選呢?
結果發現,最佳的時間大概是總時間的三分之一左右。大概在你面試進程進行到三分之一的時候,你要選擇你面試過的人中最優秀的那個,然后繼續尋找和這個人一樣優秀或者更優秀的人。當你面試到大約三分之一的人時,有了足夠的經驗,知道什么樣的人是符合標準的,之后任何達到或超過這個標準的人都是合適的。這個理論適用于約會,也適用于找工作和職業發展,基本上在很多方面都適用。
30. “秘書問題” 定理有趣的一點是,它實際上并不是基于時間的,而是基于迭代次數的。你需要進行大量的迭代。
31.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讓“一萬小時定律” 這個概念變得廣為人知。但我想說的是,實際上達到精通需要的是一萬次迭代。不一定是確切的一萬次,具體數字是未知的,關鍵是迭代的次數推動了學習曲線的上升。迭代和重復是不同的概念。重復是一遍又一遍地做同樣的事情,而迭代是在學習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改進,然后再進行下一個版本的嘗試。這就是糾錯的過程。如果你在任何事情上進行了一萬次糾錯,你就會成為這方面的專家。
9
焦慮和壓力
32.一根鋼梁它受到壓力,是因為被向兩個不同的方向彎曲。大腦處于壓力之下時,是因為你同時有兩個相互沖突的欲望。比如,你既想被人喜歡,又想做一些自私的事情。你想為別人做點事,但又想為自己做點事。你不想去上班,但又想賺錢。
33.焦慮有點像普遍存在、難以名狀的壓力。太多未解決的問題、未解決的壓力點,它們在你的生活中堆積起來。你的大腦里就像有一座垃圾山,只有一小部分像冰山一角一樣露在外面。
34.對我來說,緩解焦慮的一個好方法就是思考死亡。一切都會化為烏有,你什么都帶不走。聽起來很老套,但我們沒有花足夠的時間去思考這些重大問題,甚至在很小的時候就放棄思考這些問題了。
35.如果你沒有好好把握當下,感到有壓力,感到焦慮,或者在想著別的事情,你就錯過了這個瞬間。任何一個你沒有全身心投入的瞬間,對你來說都如同不存在。你就好像死了一樣,因為你的心思在別的地方,活在某個想象的現實中,那遠遠比不上真實的現實。
10
時間與當下
36.我最近的一個感悟是,怎樣才算浪費時間?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切都是浪費時間。從終極意義上講,沒有什么是重要的,但在每一個瞬間,當下的事情又都是重要的。你眼前發生的事情實際上蘊含著所有的意義,所以重要的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當你沒有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眼前的現實中時,你就是在浪費時間。
37.生活將會按照它該有的方式展開。有好的一面,也會有不好的一面。實際上,好壞都取決于你的詮釋。你出生,經歷一系列的感官體驗,然后死去。如何解讀這些體驗取決于自身,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詮釋。
38.我不想告訴任何人如何生活,我只想說,如果你想提高生活質量,最簡單也最好的方法就是觀察自己的內心的思想,不要評判,而是更客觀地觀察。你會逐漸意識到自己的思維循環和行為模式。
39.只要做你想做的事,真正去探索你想要的是什么,而不是做別人期望你做的事情,或者社會期望你做的事,又或者是你默認應該做的事,你就能從生活中獲得滿足感。大多數年長且成功的人都會告訴你,當他們毫無歉意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時,生活是最美好的。
11
過程就是一切
40.如果痛苦指的是身體上的疼痛,那它就是真實存在的,你無法忽視它。但我們所說的痛苦,更多是精神上的折磨和痛苦,它意味著你不想做手頭的事情。
41. 我喜歡做一個小的思維練習:穿越回五年前、十年前、十五年前、甚至二十年前。試著回憶當時處境,和你在一起的人是誰?你在做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你的情緒是怎樣的?你的目標是什么?真正地把自己帶回到過去,看看是否有什么建議給自己,是否有什么事情你會做得不一樣?
別想買股票、買比特幣這種事兒。僅憑現有的閱歷和性格認知,你會不會做的不一樣?對我來說,我不會改變任何事情。但我會少一些憤怒,少一些情緒,少一些內心的痛苦。
42. 過程不僅是回報,它本身就是一切。就算成功帶來的滿足感也會轉瞬而逝,這是人性使然。我們會陷入一種循環:無聊,產生對某物的欲望。為了獲得它,開始痛苦或期待的追逐。得到了你會很快適應,然后再次陷入無聊。沒得到,你會有點兒不開心,再投向其他欲望。無論最終是否如愿,情緒波動終會平息。
43. 如果你想要成功,就必須對自己的欲望有所取舍。很多不必要的欲望,是我們從外界沾染來的。意識到欲望是不快樂的根源,就會慎重選擇。
12
驕傲的代價
44.驕傲是學習的敵人。那些困在過去、成長最少的人,恰恰是最驕傲的人。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有了答案,不想在公眾面前修正自己。
45.驕傲是陷入了局部最優解,是不愿回到原點重新攀登。所以驕傲是一種昂貴的特質,因為你會不斷地以這樣或那樣的形式為此付出代價。
46.偉大藝術家總具備重啟能力,偉大的企業家也是,他們愿意重新開始。比如馬斯克,他說"我出售PayPal賺了兩億美元,一億美元投入SpaceX,八千萬投入特斯拉,兩千萬投入SolarCity,最后還得借錢付房租。"這個人永遠在重新出發。他不在乎別人認為他是成功還是失敗。他愿意從頭再來。我認為這是一種甘當傻瓜的勇氣,是一種愿意重新開始的態度。
47.很多人就是沒有這種態度。他們獲得了成功,變得富有、出名,然后就滿足了,被困住了。他們不想回到原點。創造任何偉大的事物都需要從無到有,這意味著你要歸零,而這真的很痛苦,也很難做到。
13
幸福與成功的悖論
48. 幸福是個非常復雜的話題。我一直很喜歡蘇格拉底的故事,他走進集市,看到那些奢華精美的物品,說:“這世上有多少東西是我不需要的啊。”這就是一種自由,不渴望某物與擁有它同樣珍貴。
49. 亞歷山大出去征服世界,遇到了住在木桶里的第歐根尼。亞歷山大感嘆:“我多希望來世能像第歐根尼一樣。” 而第歐根尼說:“可我并不想成為亞歷山大。”追求幸福有兩條路:要么通過成功滿足了物質需求;要么像第歐根尼那樣,你根本就不去渴望。
50. 幸福會阻礙成功嗎?傳統觀念和現實經驗都暗示著,當你幸福的時候,會失去欲望和行動力。但另一方面,人始終要有所作為。作為動物,我們要生存、繁衍,我們有驅動力,有動機。大多數人還是想要投身在競技場中拼搏的。
我個人而言,隨著我變得更幸福 ,我更平和、更冷靜、更專注、更滿足于自己擁有的。我仍然想要做事,只是我想做更大的事情,更純粹的事情,更符合我認為應該做的,和唯有我才能做的事情。 從這個層面上說,我認為幸福會讓你更成功,但你對成功的定義會在此過程中改變。
相比2019年的采訪,這是納瓦爾時隔6年再次參與長播客的錄制。這次錄制是他主動提出來參與的,意圖通過這個渠道把近幾年的一些新想法表達出來。很多觀點都有了更新與深入,正如納瓦爾自己所言:不斷學習與迭代自己。這期播客節目真的值得反復看,相信你會有所感悟。
說明:發布并不意味著我們贊同其觀點,只為多一個視角看待問題,部分信息和圖片無法核準,如涉權益,煩請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有融資需求請加微信(FA_rzj),為方便備注,申請好友時請發送(姓名·城市·公司·職務)
- The End -
我們已經與阿里巴巴創新投資、達晨創投、高瓴資本、高榕資本、高特佳投資、戈壁創投、國新風投、國中創投、紅杉資本、華映資本、火山石投資、IDG、經緯中國、今日資本、紀源資本、君聯資本、聯想之星、藍馳創投、梅花天使基金、平安創投、啟賦資本、軟銀中國、賽伯樂投資、賽富基金、深創投、天圖資本、騰訊投資、五源資本、毅達資本、英諾天使基金、優勢資本、真格基金、浙商創投、中國風投、中國文化產業投資等近千家知名投資機構2000余名專業投資人建立廣泛聯系和合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