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走進銅鋅礦暨遼寧省散文學會工業題材‘火車頭’專業委員會啟動儀式”活動在中國有色集團撫順紅透山礦業有限公司正式啟動。這是遼寧省散文學會全面進軍工業領域,深耕工業題材,用文學為工業發展賦能的一項新舉措。
當日上午,遼寧省散文學會會長黃文興、副會長張瑞、秘書長杜丹、副秘書長馬靜懿、劉萬山,撫順創作基地主任徐銘霞及撫順市作協第十七文學活動組等20多名作家來到中國有色集團撫順紅透山礦業有限公司進行實地采風。中國有色集團撫順紅透山礦業有限公司銅鋅礦礦長閆忠軍,黨委書記劉巖詳細地向作家們介紹了紅透山礦業的發展史,重點講述了近年來企業傳承發揚“釬子頭”精神,直面困難挑戰,堅持科技創新驅動,加大了技術攻關改造,加快了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綠色化發展建設,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為國家和地方做出了突出貢獻。
遼寧好人、遼寧省雷鋒研究會副會長王立軍講述了紅透山礦礦工子女白潔與雷鋒的故事及40多年如一日照顧植物人丈夫的感人事跡,號召紅透山礦全體員工向雷鋒學習,學習他愛黨愛國、愛崗敬業、助人為樂,把雷鋒精神傳承發揚光大,讓雷鋒精神助力企業和員工共同成長。
遼寧省散文學會和中國有色集團撫順紅透山礦業有限公司互贈圖書,鼓勵企業賦能文學,鼓勵作家們深入企業創作出更多的佳作、精品。作家們一同實地參觀了現代化的指揮中心,下到了坑洞口了解下井等情況,一起來到卷揚八樓參觀了解生產流程,親身體驗感受工人的真實工作場景。
遼寧是共和國工業奠基地,曾為中國工業貢獻了1000多個全國第一。同時,遼寧也是當代工業文學創作的重鎮。1948年12月沈陽解放后,著名女作家草明以軍代表的身份進駐沈陽皇姑屯鐵路工廠做接收工作,隨后深扎沈陽皇姑屯機車車輛廠,出版了第一部描寫工業發展的長篇小說《火車頭》,而成為中國工業文學創作的拓荒者,是“一生寫工人的唯一中國女作家”,還著有代表作《乘風破浪》。從草明、李云德等文學前輩當年的拓荒奠基,到今天一大批作家的執著耕耘,工業文學的創作傳統在遼寧都有著良好的傳承。2024年5月,遼寧省作家協會啟動新時代遼寧文學“火車頭”創作計劃,加大了對工業文學創作的扶持力度。
遼寧省散文學會經研究決定成立工業題材“火車頭”專業委員會,聘請著名作家張瑞為主任,著名作家張篤德、卜慶祥為副主任,閆忠軍、劉巖為委員。遼寧省散文學會會長黃文興頒發聘書,并號召廣大作家要扎根工業領域,用筆書寫謳歌新時代工業的圖景,為工業發展賦能助力。
遼寧省散文學會工業題材“火車頭”專業委員會主任張瑞,長年扎根于工業創作,著有《圣地工人村》《鐵西那些路》,曾榮獲遼寧文學獎。張瑞表示,遼寧的工業文化底蘊深厚,資源豐富,為我們的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為有效推動散文學會工業題材“火車頭”專業委員會創作活動的順利開展,在組建一支專業、高效的寫作委員會的前提下,在全省范圍內精心篩選采寫點位,將涵蓋遼寧工業的各個重要領域和代表性區域,從而確保創作能夠深入挖掘遼寧工業的豐富內涵和獨特魅力。
張瑞主任表示,委員會以此次啟動儀式為契機,繼承和發揚遼寧工業題材創作的優良傳統,通過深入生活、參觀采風等活動,深刻挖掘新時代產業工人的喜怒哀樂與酸甜苦辣,全方位、多視角展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厚重與生機,推出更多反映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散文佳作,充分發揮和展示遼寧省散文創作隊伍的實力和地位,向社會展示工業之美、工人之魂,讓工業題材散文在遼寧省乃至全國的文學舞臺上綻放光彩。
活動當日,與會人員還參觀了撫順戰犯管理所舊址陳列館、撫順雷鋒紀念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