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預賽亞洲區 18 強賽的硝煙散去,世界杯擴軍帶來的新格局逐漸清晰。西亞球隊的崛起成為本次賽事的一大亮點,而東亞足球則在傳統強隊的穩健表現與部分球隊的掙扎中,呈現出復雜的態勢。接下來,讓我們深入剖析本次世預賽東亞足球的得與失,并展望即將到來的東亞杯。
本次世預賽,西亞足球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世界杯擴軍讓他們獲得了更多晉級的機會。烏茲別克斯坦和約旦直接晉級世界杯,伊朗也穩穩占據一席之地,此外,6 個附加賽名額中西亞更是占據了 5 個,西亞足球的整體實力提升有目共睹。
相比之下,東亞球隊的表現則喜憂參半。日本隊以 7 勝 2 平 1 負的成績輕松晉級世界杯,最后一場 6-0 大勝印尼歸化隊,印尼隊全場無一腳射門,這一數據甚至比國足 0-7 慘敗日本時還要慘。
然而,印尼卻能夠打進附加賽,這背后反映出的不僅僅是實力差距,更是世界杯擴軍帶來的機遇。反觀國足,面對印尼僅以 1-0 小勝,面對日本更是慘敗 7 球,這背后暴露出的不僅是球員能力的不足,更是教練團隊在排兵布陣和戰術安排上的問題。
韓國隊在本次世預賽中表現十分出色,10 場比賽保持不敗,直接晉級世界杯。韓國足球一直以來都保持著較高的水平,他們不僅在世界杯賽場上屢有建樹,還通過不斷的努力和投入,提升了整個足球行業的水平。
韓國隊連續 11 屆晉級世界杯正賽,這一紀錄足以證明他們在亞洲足球中的領先地位。在本次世預賽中,韓國隊更是亞洲區唯一在 18 強賽沒有輸球的球隊,展現了強大的實力和穩定性。
然而,部分韓媒在報道中卻對中國足球缺乏尊重。例如,韓媒 sportschosun 在報道王大雷的賽前發布會時,稱王大雷是個“20 年沒成功過的愛哭鬼”,這種帶有貶低性質的言論不僅顯得傲慢無禮,也反映出部分韓媒缺乏對中國足球的客觀認識。
中國足球雖然在整體實力上與韓國存在差距,但也在不斷努力和進步,這種嘲諷并不能幫助中國足球的發展,反而會引發兩國球迷之間的不必要爭議。
盡管國足在本次世預賽中未能晉級世界杯,但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在最后一場比賽中,國足 1-0 擊敗巴林,擺脫了倒數第一的位置,收獲了 13.57 個 FIFA 積分,即時排名升至第 94 位,保住了金球獎投票權。
雖然球迷對金球獎投票權的看重程度不一,但對于媒體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值得驕傲的成就。他們每次投票都會認真對待,并在投票后長篇大論地闡釋原因,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中國足球在國際足壇的影響力正在逐步提升。
然而,國足在本次世預賽中也暴露出諸多問題。在面對沙特、澳大利亞等球隊時,國足多次在先進球的情況下被逆轉,這反映出球隊在關鍵時刻缺乏足夠的韌性和穩定性。在與印尼的比賽中,雖然最終獲勝,但僅以 1 球小勝,也顯示出球隊在進攻效率和把握機會能力上的不足。
這些問題的背后,與球員能力不足有關,但主教練的排兵布陣和戰術安排同樣是一個重要因素。如果當初在主場能夠打平沙特,首回合少輸給日本幾個球,主場再打平澳大利亞,或許國足的出線形勢將大不相同。
7 月 7 日,東亞杯即將開賽,國足將與韓國、日本、中國香港隊展開激烈的競爭。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伊,萬科維奇很有可能繼續帶隊出征。在贏下巴林的賽后發布會上,伊萬科維奇已經透露出為東亞杯做準備的信號。
他在戰術安排上可能會繼續采用菱形中場單后腰的陣型,李源一和王上源可能會成為后腰位置的首選,后衛線上蔣光太將繼續坐鎮,前鋒線上張玉寧和王鈺棟有望搭檔首發。球迷們也對國足在東亞杯上的表現充滿期待,紛紛為球隊出謀劃策,希望國足能夠在東亞杯上取得好成績,為亞洲杯積累信心。
東亞足球在亞洲足壇一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日本和韓國的強大實力是東亞足球的驕傲。然而,中國足球的現狀卻讓人感到擔憂。雖然國足在本次世預賽中也有進步,但與日韓等強隊相比,差距依然明顯。在未來的比賽中,國足需要更加努力地提升自身實力,同時也要在教練團隊和戰術安排上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改進。
世界杯擴軍為亞洲球隊帶來了更多的機會,但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西亞球隊的崛起給東亞足球敲響了警鐘,中國足球在需要青訓體系、球員培養、教練團隊建設等多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提升。只有這樣,中國足球才能在未來的比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為東亞足球的榮耀貢獻自己的力量。
本次世預賽已經結束,但東亞足球的征程還在繼續。讓我們期待在即將到來的東亞杯中,國足能夠展現出全新的面貌,為球迷們帶來驚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